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0 毫秒
1.
苏东坡游庐山,在西林寺壁上题过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大意是说,同一座庐山,我们站在东、西、南、北看,站在远、近、高低看,却有种种  相似文献   

2.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研究 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 日本创造学家角比嘉佑典说:“我们应学会从各个角度看问题,一样东西,从坐着、站着、蹲着、站在凳子上看,各个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苏东坡的名作《题西林壁》是一首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创作这首诗,运用了发散思维。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的奇特的风光:正看,高岭横空,侧看,奇峰峻峭。从远近高低的角度看,庐山的形状,各不相同。它形象地说明,一个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发…  相似文献   

3.
五岳之外.黄山、庐山、峨眉山也属于了不得的名山。苏东坡有一首《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际上,无论进入哪座大山,苏东坡在庐山的这等感觉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是谓通感。  相似文献   

4.
苗学军 《初中生》2006,(11):33-3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止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  相似文献   

5.
诗的理趣     
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他在庐山西林寺的题壁诗。诗人以大气包举的手笔.概括地抒写出游览庐山的总印象: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亘绵长的山梁;从侧面看。它又是一座耸立峭拔的山峰。当你再从不同的距离、不同的高度去看它的时候,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又是各不相同的形象。从这个印象出  相似文献   

6.
正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历来是文人骚客流连忘返、文思泉涌的地方。在苏轼吟咏庐山的二十多篇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就是这首《题西林壁》。这首诗的产生也绝非偶然。  相似文献   

7.
一种深含哲理而又形象鲜明的诗,叫作“理趣诗”。宋代许多诗人都写过这种诗。其中的精品,当推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已选为五、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共四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北宋元丰七年(1804年),苏轼由黄州(在今湖北)去筠州(今江西高安县)探望他的弟弟苏辙,途经庐山,游山后他在山下西林寺墙壁上题写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8.
我读理趣诗     
一首诗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表达出某种哲理,使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我们说这诗含有理趣,是一首理趣诗。说到理趣诗,首推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前两句写了游庐山  相似文献   

9.
晓寒 《宁夏教育》2013,(2):41-I0001
一位哲人说:“角度比距离更重要!”人们察人观物,并非距离越近,看得越仔细,而是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观察才能认识得更全面、更透彻、更清晰。宋代诗人苏东坡《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谓是对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庐山中,反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庐山看庐山,则远近高低,各显异彩。  相似文献   

10.
宋代苏轼<题西林寺壁>诗日:"横看成岑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是,西林寺是庐山上的一座庙宇,从正面望去,庐山宛如横空出世的高岑;而从侧面观看,它则成了峭拔峥嵘的险峰.那么,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真面目呢?只因为自己处在庐山之中,既不能高瞻,也不能远瞩,只能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部.然而,有些事物,即使我们不处在"庐山"之中,有时也是很难识其"真面目".如李白的<静夜思>即是一例.……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题西林壁》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庐山形象也就各不相同。而语文学科的非科学性特征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追求的多元化目标,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解读文本。所以,“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相似文献   

12.
苗学军 《初中生》2006,(33):33-36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让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  相似文献   

13.
(课前组织男女生赛诗)师 :从刚才同学们的赛诗可看出 ,大家的积累相当丰富。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宋朝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请同学们伸出手在桌面上与教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课题)师 :自己把课题读一次 ,看看哪个字的意思不明白?生 :“题”是什么意思?生 :“西林”指什么?师 :真会思考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书中的注释。生齐 :“题”是书写。“西林”指西林寺。师 :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 ,自己说一次。(生练说)谁来说给大家听?生 :在西林寺的墙壁上写诗。生 :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师 :学古诗一定要看书中的注释。注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内容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公元前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上的诗。庐山景色秀美、气象万千。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及作者在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想要对某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因此,在描景中揭示哲理是此诗最主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引言] 宋代诗人苏轼在一首描写庐山的诗中说得极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山,从正面看去是一个样,从侧面看去是另一个样,从高处看去则又是别一种景象。为何?道理非常简单:山,是立体的,世间一切皆立体。  相似文献   

16.
一、古诗,是语文教学的好素材1.学观察。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引导学生品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两句诗境。体会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横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大岭;侧看庐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远、近、高、低,都是指  相似文献   

1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大文豪苏东坡的这首《题西林壁》不但让人们从不同角度看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更让人们体会到诗中的数学哲理.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中,随时随地看到的和接触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同一个物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能看到的却是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这就是视图.如图1,就是从三个角度观察同一架战斗机得到的图片.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完整准确地认识和了解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特征.为了研究立体图形,在数学中,我们通常选择从正面、上面和左面三个不同的方向看一个物体.从正…  相似文献   

18.
<正>很喜欢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苏轼游庐山后的感悟之一,既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又借景说理,阐述了观察事物应客观全面,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道理。其实,我们做教师的,要想与学生走在一起,更应该具备"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风采,只有这样,  相似文献   

19.
江美利 《云南教育》2002,(13):32-32
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赴汝州任团练副使途中,路经九江,登临庐山,庐山胜景令诗人赞叹不已。“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的瑰丽景色触发了诗人的逸兴遐思,写下了若干首庐山纪游诗,《题西林壁》是其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道诗寓哲理于景物描写之中,给人以启迪,“以筋骨思理见胜”,使形象与哲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人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庐山峰岭的奇秀风姿。由于作者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和角度,移步换景,感受各异。横观庐山,连绵起伏,重峦叠嶂,侧观庐山,高峻挺拔,峭壁突兀,可谓多姿多…  相似文献   

20.
苏武《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搞好课堂教学问题的认识,也是这样:当我们置身于教育学的“庐山”之中时,对各种方法优劣的“峰岭”之争难以裁判;而当我们离开原有的“观”点,在“庐山”之外看时,“峰岭”之争或许会随之而清。此正所谓“超越方知当局迷”。下面,乃是笔者在“庐山”之外看时,所见到的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途径和方法的另一种“庐山风光”。一、泛系五互律的运用泛系(Pansystem)是泛系理论的基本范畴。系指“广义的系统、广义关系或它们的种种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