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因此,作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系统训练、积极引导,激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以发挥其质疑、释疑的潜能。一、遵循师生感情交融的原则,使学生敢于质疑当老师的都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平时爱提问题的大多是成绩较好的学生。这不奇怪,有道是“学贵有疑”嘛。质疑和释疑都需要对所学的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核心,而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急需有一个能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活动教学在这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明显的优越性,是落实创新教育的优选模式。变“老师讲”为“学生做”确保学生...  相似文献   

3.
余红 《语文天地》2015,(5):47-48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教材中蕴藏着的丰富的创新因素,多角度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其具体做法如下。一、鼓励学生读书,大胆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中蕴涵着创新的萌芽,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借助教材内容,引导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促使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具体做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学会生存》中指出:创新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而在教学内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课堂教学的决定因素是教学模式。因此,确定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   先进的教学模式都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教学在这方面尤其具有突出的特点和明显的优越性。活动教学是怎样实现创新教育的呢 ? 一、变“教师讲”为“学生做”,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主体”是教育界普遍倡导的一条基本的教学原则,它体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上强调指出 :每一所学校 ,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独立思考 ,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江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指明了创新教育的方向。为了更好地实践江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发挥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 ,下面就创新教育课堂教学的“导”和“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导质疑 ,忌批评、嘲讽。课堂质疑是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精神的具体体现。“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十…  相似文献   

6.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13):29-30
小学数学新修订的教学大纲提出了“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应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造契机,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一、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质疑、争辩,最终统一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妙…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只有老师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创造的原野”。这充分体现出了教师民主对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性。尤其是近两年来民主教学被作为“课堂质量工程”的四个一级指标之一,对课堂质量的评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可以说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原则乃至体制的又一巨大冲击。那么,在具体的课堂中该如何体现教学民主呢?我认为这种民主应突出一个“人”字。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到首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第一,授课时老师要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  相似文献   

8.
祝春德 《教学随笔》2007,(11):33-33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始终围绕老师转,老师也始终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不敢大胆质疑,更不敢创新,生怕高考考砸锅。教师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的时间里教给学生终生受用的全部知识,大量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去探索,如果一个人缺乏创新意识,他就不可能有探索。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质疑”,“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常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引导学生敢于动手、敢于发现、有所创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课堂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主渠道。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创新学习“五步”教学法,即“自学质疑一筛选问题一讨论交流(动手实验)一反馈归纳一深化创新”,就是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始终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动手、动脑、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能勇于探索,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1.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十分重要。物理创新教育就是通过物理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表明,许多课堂教学中的行为都可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以下四方面来进行简单说明。一、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课本,敢于质疑权威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迷信书本、资料,要引导他们各抒己见,敢于质疑、不畏权威。因为只有敢于质疑,才能有所创新。物理学史上有很多物理学家和学者都是因敢于质疑、不畏权威才最终成功的。近代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中就敢于质疑,大胆提出并创…  相似文献   

12.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应成为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3.
朱元枝 《湖南教育》2003,(10):43-43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由过去的教“学问”转变为现在的教“思维创新”。 一、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自由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14.
张鸿 《云南教育》2004,(11):23-24
课堂教学离不开“问”,这个“问”在课堂上表现为老师向学生提问和学生自己主动的发问、质疑。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只设计课堂提问,而忽视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发现真知。为实施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教师除了精心设计提问,还必须设计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每一位有责任心的老师所孜孜以求的,问题是如何营造和构建有效课堂,在探求之中,我找到了一个现成的突破口——引导质疑.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其有疑.”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教其有疑”?我从把握质疑时机、推敲质疑角度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走向正轨的必然趋势,是对应试教育的一次破冰。走在教育改革前沿的老师常常大谈特谈自己的教学创新经验,把课堂教学当作教育创新的主渠道、主阵地,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把创新思维当作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目的,在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强调不能用标准答案来束缚学生,否则,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毋庸置疑,创新的教学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确实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了活力。然而,我们的“创新”教育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一位小学教师在数学公开课上,出示这样一道…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强调“这个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我国目前进行的第二次课程改革也把“创新”作为核心理念加以强调,在《纲要》的培养目标里就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及环境意识。”然而,由于我国长期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使得创新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困难重重。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呢?韩国一位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质疑解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可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多数学生不愿质疑,也不善质疑的现状,要分析原因,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上许多发明创造都缘于质疑。因此,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一、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例如: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时,说到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笔者听过一位老师上的讲读课《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读了课题产生哪些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踊跃质疑:谁写的信?他的家乡在哪里?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这封信有多长(几页纸或多少字)?作者干嘛不打电话而要写信呢?……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可提的问题越来越古怪、越来越“离谱”,很多问题显然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很“民主”,没有粗暴地打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