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艺术例说黄爱华之五十二: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趣“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教师以一个小故事导入新课。猴山上,猴王带着一群小猴子,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猴子既贪吃又...  相似文献   

2.
贺子珍的乳名叫“桂圆”。而“贺自珍”这个名字是她上学后给自己取的学名,取“善自珍重”之意。贺自珍与毛泽东结婚后,曾请他为自己另取个名字,毛泽东说:“不必了,自珍这个名字就很好。”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两次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上课,收益颇多。这两堂课,孙老师都很重视学生质疑,在引导释疑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一个“扫描”,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回到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  相似文献   

4.
倪俊 《上海教育》2009,(9):31-31
依稀记得与孙老师的初次见面是在一次乐理辅导课上。孙老师没有一丝老师的架子,她的微笑有一种难以形容的亲和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孙老师到苏州参加一个会议,她主动打电话给我,说要来我家给我上乐理课。这让我心里一阵惊讶,立马放下手头的事情把孙老师接回家上课。老师在百忙之中还惦记着她的学生,这种责任心,顿时让我感到无比敬佩。  相似文献   

5.
甜品小段     
点名有一个刚毕业的师范老师到一所小学教一年级的新生,她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作业簿上。之后,她收回作业簿再一个一个叫名字发回去,同时借此认识学生。可是有一本,她喊了十次都没人来领……“黄肚皮!黄肚皮!……”。“怎么搞的,人跑哪去了!……”最后,作业都发了,可还是剩下那一本,“还没拿到的人举手!”这时有个个子小小的女生举了手,老师问:“你叫什么名字?”“黄月坡,老师……”爸爸帮我做的老师:“这作业都是你自己做的吗?”学生:“不,爸爸帮我做的。”老师:“回去对你爸爸说,星期天他也要补课…  相似文献   

6.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7.
长大了像你     
快下课时,和学生们谈起了自己的童年。我讲了自己第一天入学的故事。老师年老慈祥,她用温柔的声音给我们讲课。那时的我还不知什么叫上课,平时自由玩耍惯了,在教室里时间一长,只觉得很闷,便尖叫了一声。老师的课被打断了,但她没有发火,仍然微笑着问我:“你怎么了?”我红着脸站起来没回答。老师继续温柔地说:“坚持一会儿,下课再出去玩,好吗?”我点点头坐下来。“那位老师真好!”一个学生大声说出来。“你就像那位老师,也对我们这么好!”另一个学生跟着说。一个女生站起来,轻声问:“李老师,你是跟那位老师学的吗?”“是…  相似文献   

8.
认识你自己     
长大了的小风小风一直是老师和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学习很认真,成绩也很好。吃饭的时候她总爱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绘声绘色地说给爸爸妈妈听。可自从上了初中,小风的爸爸妈妈发现她变了,先是每天放学一回家,就走进自己的小房间,把门一关,也不知道在干些什么,书包和衣服也不让妈妈收拾了。后来,对妈妈的“唠叨”也开始有些不耐烦了。更让小风妈妈担心的是,以前小风房间的抽屉是没有锁的,可后来小风自己买了把锁把抽屉给锁上了,也不给爸爸妈妈说学校里的事了,却开始记日记了。以前小风是不太在意自己的衣着打扮的,现在她妈妈发现,小风的书包…  相似文献   

9.
信息博览     
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并不是孙老师最看重的北京22中实验一班的孙之星是传奇老师孙维刚的学生,日前她给《北京青年报》寄去一篇5000字的长文。她说,人们提起孙老师总会因为“全班55%考上清华北大”而说他神奇,可这55%并不是孙老师看重的,他最想做的是把我们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人们应该从更多的视角来认识真正的孙老师。  相似文献   

10.
2002年9月,一个名叫胡雨的女孩转到我班。报到那天,孩子的父亲介绍说:“我家孩子生来胆小,不爱说话,请教师多多关照。”小女孩站在父亲的背后,怯怯的。我伸手去拉她,她连忙往后缩,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她红着脸说出了自己的名字,一口地道的方言,第二天上课,我抽她朗读课,她刚一开口就遭到了同学们的嘲笑。她的朗读带着浓浓的方言味,并且缺乏语感,纯粹是唱读。  相似文献   

11.
“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大家都这么说,她自己也这样觉得:精明能干的爸爸,温柔贤淑的妈妈。爸爸妈妈爱她,她也“爱”爸爸妈妈。她总喜欢告诉朋友,“我经常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朋友总是羡慕与惊奇,因为很少有人这么做。这天语文课,老师讲了《背影》。结束之时,老师突然问大家有谁对爸爸妈妈说过“我爱你”?全班只有少数人举手,其中自然包括她。老师又问:“有谁把爱付诸于行动?”她的脸“唰”的红了,她知道,自己没有,只是为了让大家羡慕,她才会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她闷闷不乐地想:“不就是行动吗,我也可以的。”“怎样才算行动呢?…  相似文献   

12.
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省枣庄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暨优质课评选活动,置身于课堂教学中,看到授课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禁连声赞叹.尤其是孙景权老师讲述执教的《乘法分配律》一课,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到课堂是快乐的、轻松的,也是成功的. 一、导入新颖,故事激趣 教师讲述数学小笑话《乘法分配律》引入新课.一个学生的作业本在“姓名”栏里写着:木(1+2+3).老师问:“这是谁的作业本?”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是我的.”老师又问:“你叫什么名字?”学生:“木林森.”老师:“那你怎么这样写呢?”“老师,您不是说要学以致用吗?”“嗯,是呀……那你这是用的什么?”“乘法分配律.”老师恍然大悟.在这个环节,孙老师通过数学小笑话引入新课——乘法分配律,对初步预习过的学生来说一定会哈哈大笑,对没预习过的学生也会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课前两三分钟的导入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入像是打开了殿堂的大门,使学生进入学习新课的最佳精神状态。1.故事猜谜导入法:小学生对故事、童话、谜语等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往讲台上一站,常因为一句:“今天我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而把学生的心神、智力全部调动起来。如教学“积的近似值”,老师以这样的故事开头,菜市场上黄瓜标价一元钱3斤,一个机灵鬼每次买1斤,结果只花9角钱就买了3斤。在学生怀疑惊奇之时,老师说:“今天我们学了积的近似值后…  相似文献   

14.
微格情境下课前,孙老师布置学生预习《骄傲的孔雀》一文,给学生留了三道预习题:1.会读、会写课文中的12个生字;2.把不懂的词找出来,学会解释;3.仔细阅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孔雀很骄傲的。老师说完了预习题,问学生们:“听明白了吗?”学生们拉着长声回答:“听———明———白———了———”老师说:“那好,下课。”微格评析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直到今天,许多教师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孙老师能较认真地给学生布置预习,让学生提前通过自学,解决学习中将要遇到的问题,这是难能可贵的。预习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学阶段孙老师教我语文,我记得她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学生毕业踏向社会就好像猎人进入大森林.不能只带干粮不带猎枪。对我们老师来讲。不但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教会每个学生适舍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孙老师对精读课文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给我们讲解,孙老师更善于用图表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要说明的对象,所用的说明方法,诸如举例子、  相似文献   

16.
丁香是班上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学生,相貌平平,衣着朴素,成绩中等,不善言谈,在班上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角色。班主任教了她近一学期的语文课,有时连她的名字也叫不出来。昨天,丁香在班上的一次口头作文比赛中偶然得了第一。下午,语文课代表用诡谲的语气告诉她说:真看不出,你的作文水平还真高,老师说会选你去参加年级的作文初赛呢!”“真的?”丁香又用异样的声调问,“老师真说过?”课代表漫不经心地点了点头。那一刻,丁香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老师居然会选自己参加作文比赛?一种满意快活的感觉像暖流一样涌遍全身。她的嘴角浮起…  相似文献   

17.
咪咪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咪咪很想念他们。今天咪咪想自己打电话跟爸爸妈妈说些话,可是咪咪又不知道怎样打电话,于是她急急忙忙去找姜老师。一进门,咪咪就说:“姜老师,我想请您教我打电话,行吗?”姜老师笑着点头答应了,问咪咪给谁打电话。咪咪说:“我想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妈妈打电话,自从‘非典’流行,在医院工作的爸爸妈妈从没回来过,我很想念他们。”姜老师说:“要打电话,首先要知道爸爸妈妈工作单位的电话号码和区号。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114’台查号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咪咪听到这里,站起来刚要走,被姜老师一把拉住了。“光知道…  相似文献   

18.
涂皓 《教育》2013,(5):24-25
在北京各区县中,家长们一向认为西城区的学校相对均衡、学生课业负担相对也比较轻。但清明节假期的第…天,西城区某名校读初中的王莉雅下午就有“课”,要到培训班参加考试——学校减负,作业少、考试少了,培训机构的课和测试就多起来了。她告诉《教育》旬刊记者:“老师说了,你们如果现在给自己减负,将来后悔都来不及。”不仅培训班的老师这样说,学校的老师也这样说,只不过后者不公开说。王莉雅的母亲、一位高学历的中央媒体工作者直言不讳地说她不赞成“减负”:学校减了,孩子只能到校外培训机构去。  相似文献   

19.
一、导入要激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确,导入这一环节既像整台戏的序幕,又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通过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开启思维的闸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许多老师在备课时都非常精心地设计“导入”。黄爱华老师在大连讲课时,曾为“百分数”一课的导人苦思冥想到深夜;吴正宪老师在石家庄讲课,“厕的认识”一课的导入让人听后叫绝。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导入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20.
幼儿世界     
我叫小祖宗英语课上,老师让小朋友用英语给自己取一个外国名字。比如:我叫玛丽,我叫杰克,我叫雅格布等等。小朋友依次为自己取了个外国名。轮到小胖子尧尧的时候,她瞪着大大的眼睛,挺着高高的胸脯,神气地说:“老师,我不用取了,妈妈已经给我取好了,我的名字叫‘小祖宗’。”(由辽宁省丹东市第二幼儿园宋晓红老师提供)动物园跑出来的瑞瑞姑父是美国人。一次老师与瑞瑞交谈时问:“瑞瑞,你姑父叫什么名字呀?”瑞瑞连忙回答:“叫吉米。”老师又问:“他在什么地方上班呢?”瑞瑞说:“在动物园,是动物园跑出来的……”(由长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