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崟 《煤炭高等教育》2004,22(1):125-125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是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要素 ,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程度的深浅 ,参与体育教学活动能力的强弱 ,常常决定体育教学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建立学生主体地位 ,强化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 ,提高主体参与体育教学的能力 ,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同时 ,还必须看到主体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受自身素质的影响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 ,而这一局限性常常障碍着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积极…  相似文献   

2.
思维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自然教学的首要任务。自然学科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主要渗透在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过程中。谁去认识?学生。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思维是主体的思维。所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经历认识周围的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亲自去经历,即强调实践活动对思维能力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值。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 ,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目标 ,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 ,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二、坚持学生主体参与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认识世界的过程 ,是通过调动学生自己的智力参与和主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必须抛弃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 ,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以 ,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要更新教学观念 ,打破“教学定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坚持学生主体参与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要求师生的角…  相似文献   

4.
经验是成功的最大助力。一个有经验的人的学习速度远快于那些没有经验的人,就像老师学的比初学者好一样。往往人们在课堂上得到的东西最多,且是最方便的。把握好了课堂学生可以快速学到很多东西。教师在教学中要让那些有经验的人发挥作用,代替老师做一些老师没必要的重复教学,避免教学资源浪费。要发挥学生已有经验,提高课堂教学速度,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获得更多经验,积蓄力量。其实,初中生本身就拥有很多经验,像学习经验,交往经验,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的经验,甚至有人知道野外该做什么,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野外生存经验。所以老师要做的其实一点都不多,只需教会他们如何获得和运用经验即可。这说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很难。所以老师们要多思多想,多实践,以便于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经验,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历史教学进步。这是老师必须要完成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也让老师改变的学习活动,并在学生身上立下精神和思想。教学把知识从一个静态的东西变成一个动态的东西。它就像血液一样,流在学生的身体里,出了课堂,还依然在流。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看到一个成长的学生、一个不断地去追求自我成长的人。  相似文献   

6.
教学是一种让学生也让老师改变的学习活动,并在学生身上立下精神和思想。教学把知识从一个静态的东西变成一个动态的东西。它就像血液一样,流在学生的身体里,出了课堂,还依然在流。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看到一个成长的学生、一个不断地去追求自我成长的人。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和教材内容的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因为传统的教学思想把学生当客体,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基于这样认识,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引导法教学法,即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自觉自主的学习。所谓以学生为主体是要学生做  相似文献   

8.
人的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人在实践中获得认识,并检验和发展认识,最终达到更好地实践的目的。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是联系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否具有真理性、现实性、指导性,仅凭教师的单纯理论灌输是难以让学生信服的,只有经过实践,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观点、原理、方针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并内化为学生的信念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正杜威说:"人们如果发现某种东西,就必须对事物做一点什么事;他们必须改革。这是实验室方法给我们的教训,一切教育都必须学习这个教训。"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与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做中学那样牢固。活动教学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老师把结论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把感受告诉学生,不如让学生获取自己的体验。在思品教学中活动的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多少年来,我们数学教师一直以为自己就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带着设计好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概念体系。可是,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数学教学内部问题的累积,学生学习状态的改变,否认了我们这种做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认同了这个事实,我们必须对以下三个“怎么办”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没有问题怎么办?问题就是疑点。它是一个人在面临某种不认识的东西而又不能应用某种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弄清它时产生的。它是个体学习的动力之源和主体之本。可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已习惯…  相似文献   

11.
时代呼唤“出格”的人。不信,请看美国立邦涂料中国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  在同事眼里,  你不够机灵,不知道主管不在的时候正好可以偷懒“开小差”;  你太好表现,任何工作总想抢在前头,总想做得比别人更好;  你有点吹毛求疵,工作明明已经完成,你又提出改进的意见;  你自命清高,你从不屑于参加上班时同事们的“聊天大会”;  你太过愚笨,不用你承认错误,你却说你也有一部分责任;  你好管闲事,公司的前途有老板操心,你在一旁瞎起什么劲;  ……  你处处和别人不同,你实在是有点“出格”,  如果在那…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和学生是教学实践和认识实践的主体 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认识实践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实践者。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认识实践者,以对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感知为基础,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感知到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得出结论,达到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一、诱发动机,于思中培养心理学研究证明,不论任何事物,如果它没有成为人的一种需要,也就不可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没有兴趣的东西是难以进入人的头脑的,更谈不上让它在头脑中生根。因此,要在思品课教学中启发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潜能,使思品教学过程成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探索和追求真理的过程。如教师在讲《谁勇敢》一课时,可先设问:大家都喜欢做一个勇敢的孩子,可是谁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呢?像过马路时别人不敢闯红灯,我敢!这是不是勇敢呢?想弄明白吗?那好,我们学…  相似文献   

14.
教育就是培育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予学生以教育。”所以离开“人”的培养去讲“语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志和认识潜能的实践者,也就必须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徐建美 《云南教育》2005,(25):47-47
“自主”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即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主动地进行认识实践活动。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维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新课改的实施为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此,我们做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白杨》是一篇适合儿童阅读的清新明丽的课文 ,文章借用白杨这种美丽挺拔而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树木 ,比喻边疆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劳动生活。但这种比喻没有像《落花生》那样由人物直抒胸臆 ,没有像《种子的力》那样由作者点明衷曲 ,也没有像《彩色的翅膀》《金色的鱼钩》那样进行直接的象征 ,而是话到嘴边 ,引而不发 ,留有余地 ,让读者用心领悟。因此 ,教学这篇课文就必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认识白杨和边疆建设者二者之间的内在类比关系上 ,这是全文的一个难点 ,但也是关键。要突破这一难点 ,就必须完成对两个问题的深入钻研 :白杨的特点和边疆建…  相似文献   

17.
塘栖     
正夏目漱石的小说《旅宿》中有这样一段文章:"像火车那样足以代表二十世纪的文明的东西,恐怕没有了。把几百个人装在同样的箱子里蓦然地拉走,毫不留情。被装在箱子里的许多人,必须大家用同样的速度奔向同一车站,同样地熏沐蒸汽的恩泽。别人都说乘火车,我说是装进火车里。别人都说乘了火车走,我说被火车搬运。像火车那样蔑视个性的东西是没有的了……"我翻译这篇小说时,一面笑这位夏目先生的顽固,一面体谅他的心情。在二十世纪中,这样重视个性,这样嫌恶物质文明的,恐怕没有了。  相似文献   

18.
讨论学习问题,首先涉及的概念是主体。学习的主体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说, “是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具体来讲就是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过去,一些教育工作者谈到教育的主体,往往不是把教师当成主体,就是把学生当成主体。单一主体论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认识活动,当然要考虑到活动中的人,所以,不管是教师、学生、家长,还是其他人,只要参加了教学活动或学习活动,都应该被认为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习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皮亚杰认为: “认识在当前越来越被看做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学习过程就是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文化生成、能力生成、素质生成的过程。在这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地训练,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探索、认识自然界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是引导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基础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数学学习跟现实生活的接轨成了全球数学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就在我们轰轰烈烈地进行数学课程改革,努力将数学教学向现实生活靠拢的时候,我们这些一线上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却尴尬地发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却并没有像我们所期待的那样欢迎新课程。相反,他们身上存在的因素竟然成了课程改革的一大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