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艺术的珍贵财富,亦是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推动民族音乐的不断传承与发展,要以学校教育为基础,深入探索多样性教育形式,如借助高校音乐钢琴教学推动民族音乐传播与传承.本文在分析民族音乐和高校音乐钢琴教学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民族音乐对高校音乐钢琴教学改革的积极影响,以及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钢琴音乐在中国艺术行业占据着重要地位。在钢琴创作方面只有融入中国民族元素,才能发挥出中国自己的特色,拥有自己的风格。本文通过分析钢琴创作与教学中民族性音乐元素的应用,分析了民族音乐元素在钢琴创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从音乐发展史上看,钢琴与中国民族乐器的结合使之更具有音乐魅力,真正进入了"洋为中用"的历史进程。虽然中国人见诸钢琴只有一百多年,但真正使钢琴融入中国的教育殿堂始于20世纪,使中国人开始真正接受这部西洋乐器的教育。通过几代中国钢琴教育家的艰苦努力探索和创新,中国钢琴艺术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最终使钢琴教育事业代表中国音乐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目前,新疆很多高校的艺术专业钢琴教材存在选曲范围窄、民族音乐少等弊端。笔者认为,教材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钢琴集体课教材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法体系,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注重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注重融入地方民族特色、注重发挥钢琴集体教学特点,以系统钢琴教程为主,融入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结合地方民族特色并配套音响音像等资料,形成多元化钢琴集体课教材,在训练学生实用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钢琴教学是一个艺术学科,学习的目的就是促进音乐素养和提高学生身心发展,钢琴教育首先要以审美要求为主要要求,以演奏的心里为技术支持,创造出演奏心理,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德国优秀的钢琴教育方法,结合我国钢琴的教育优势,提高钢琴教育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研究一种适合于中国钢琴教育的方法,为我国的钢琴教育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钢琴作品在审美与韵味、旋律与节奏、音色与模拟、装饰与风格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弹奏中国钢琴作品的兴趣,并让学生对中国钢琴作品的美学特征及风格有一个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维拉·洛勃斯是20世纪巴西最伟大的作曲家,也是第一位世界闻名的南美作曲家。他的创作是他个人的宏伟意愿以及在生活中饱经沧桑的结果。文章从分析他的生活背景以及音乐创作生涯着手,力求展现他在钢琴作品领域中所展现的独特的巴西风情,从而深入肯定他在致力于巴西民族音乐创作上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关于加强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钢琴作品教学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港台地区对中国钢琴作品的重视,和我国钢琴音乐作品教学的发展现状,对如何加强中国钢琴作品教学的意义、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实践探索进行了论述。因此,如何加强中国钢琴作品教学,传承钢琴文化是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钢琴作为西方文化,渐渐传入中国,与中国古老文化相碰撞,给欣赏者带来全新的听觉盛宴。为了将钢琴与中国文化更好地相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现制定一系列方案,通过高师,以民族化视角将现有的钢琴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0.
钢琴音乐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开始与中国音乐文化融合,尽管钢琴音乐在中国发展的时间短暂,但表现出其独有的音乐特性.对不同地区音乐特点,代表性作曲家钢琴作品,以及不同区域风格钢琴作品演奏方式进行了剖析.音乐所呈现出的区域性特征,从地理环境、历史沿革、人文背景、音乐形态等方面,由浅入深地分析中国钢琴作品中存在的区域性划分及区域性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并从音色、指触、踏板三个方面探索其演奏诠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与海外钢琴师生大量的学术交流使得中国学生有了更多与国际水平相比较的机会,也让中国专业钢琴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学生的优缺点。本文意在探讨中国钢琴学生的常见弱点及其成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钢琴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实现中国钢琴音乐与其他文化之间的有效融合,并通过跨文化音乐交流和教育等方式,实践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中国钢琴音乐与文化音乐教育之间的融合,具有很大价值和意义,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钢琴音乐学习意识和文化音乐交流意识,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在中国钢琴音乐与文化音乐教育融合发展中,也能对有传统音乐特色的内容进行弘扬,并通过宣传中国历史文化、特色音乐文化、民族精神等方式,提升中国钢琴音乐与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力,推动多元化音乐文化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中国为数不多的钢琴音乐家和作曲家,崔世光先生在其创作生涯中,一直执着于中国风格的钢琴创作,其音乐创作风格为:其一,创作中"中西结合"的平衡性;其二,钢琴技巧与音乐思维结合的合理性。崔世光的钢琴音乐以其优美动听、耐人寻味、平易近人的特点给中外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4.
钢琴,被誉为"乐器之王者",它除了在西方音乐文化中扮演着至尊的角色之外,还在人类艺术进程上演绎着一段长长的重要历史。钢琴,是西方音乐文化上举足轻重的乐器之一,被引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文化的不断碰撞,促使了其的衍生与发展,使之在现代音乐发展的过程中立下了经典的里程碑。钢琴,音乐艺术发展的重要代表,它在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我国钢琴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唯有深入探究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历史,才能有效地指引钢琴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钢琴结构精巧,构件上万,材料种类众多,并由踏板机械、击弦机械、张弦和外壳四大部分组成。这样机理复杂的钢琴构造对于钢琴演奏效果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在实际钢琴教学中恰当介绍一些钢琴构造知识,则会有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我国钢琴教学中对于钢琴构造的介绍却是应者寥寥。出于这一考虑,本文试从钢琴教学中对钢琴构造介绍的重要性和方法进行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长师初教学院前身为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师范老校,2011年8月上划至长师大组建长师大初教学院,并于2012年9月开始招收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弹是学前教育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而钢琴技能大赛是检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成果的试金石,目前吉林省内以2017年为例,大型的钢琴技能大赛有施坦威、上海国际、KAWAI亚洲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除此外,还有暑假举办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国音乐学院器乐考级。在各类省市举办的钢琴比赛中获得名次和证书,成为学前教育毕业生入职省内大型幼儿园的敲门砖。针对这样的培养目标修改日常钢琴教学,并使其在钢琴集体课中行之有效实属困难,本研究立足于此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钢琴素有"乐器之王"的美誉,它以宽阔的音域,丰富的声音层次而著称。钢琴三百年的历史演变过程是漫长而复杂的,从声音粗糙的拨弦古钢琴到反应灵敏但声音不够响的击弦古钢琴,最终钢琴因它性能上的特点,还因它一出世便开始了不断完善的过程,音域也逐渐扩大,音响、音质也有所改变,所以能在竞争中取代前辈的古钢琴,以其无止境的表现力普受大家欢迎。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钢琴音乐是在进入20世纪才慢慢发展起来的,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钢琴艺术只不过八九十年,按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成熟程度、创作技法、风格气质特点划分,钢琴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时期、成熟时期、繁荣时期、徘徊时期和发展时期五个阶段,中国优秀的钢琴作品从音乐表现意境和创作手法上都有着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表现思路,发展前景和研究前景一直被看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享受,聆听音乐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在众多乐器当中,钢琴是优雅的艺术,是精神的盛宴。钢琴教育民族化是中国钢琴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论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新时期高校钢琴教育的民族化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20.
钢琴视奏的能力是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之一,是钢琴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和构成。钢琴视奏的训练重视知识积累、练习目标、练习方法以及速度和流畅性,重视培养学习钢琴的视奏能力,解决钢琴教学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莫扎特曾说;“视奏的技巧,就是把一首乐曲,以应有的速度演奏出来,还要表现出应有的表情和情趣,使聆听者觉得仿佛是作曲家本人在弹奏一样。”钢琴学习中视奏速度直接影响学习者的效率和程度,以及学习新作品的信心和积极性。现如今钢琴教学普及化,科学地认识视奏,是培养更多热爱钢琴演奏,热爱音乐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此文就作者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