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抒情性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诗歌是感情的产物,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这种情是真情、纯情、至情、激情和人民之情。白居易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白居易认为,诗歌的产生是感于事而发于情的。没有感情的诗不是诗;感情不充沛,矫揉造  相似文献   

2.
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真实、独特和普遍概括,是构成诗中典型感情的三要素;三者的完美统一,使优秀诗歌传达出的感情具有了典型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考点透视】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近年来对诗歌鉴赏题的考查,主要还是从诗歌的特点这个角度命题,如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歌是通过现象来表达感情;诗歌的想象丰富;诗歌的语言精练;诗歌押韵,有节奏感。归纳一下即四个方面:一是诗歌的内容,二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三是诗歌的表现手法,四是诗歌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象,体会蕴涵在诗歌里的哲理;初步认识古代哲理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5.
欣赏诗歌的目的,在于领略诗人抒发的情感,并期望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感情燃烧。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往往较含蓄,诗人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感情蕴蓄在各种具体形象之中,鉴赏诗歌一般要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来体味其思想感情。但对于解答诗歌鉴赏题来说,先把握感情基调,不仅为体味诗歌感情打下基础,也为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指明方向,能较快地入情入境。在考场上鉴赏诗歌,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吟诵、品味,快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就尤为重要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快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它以体裁短小、语言精练、意蕴深长而深受读者的喜爱.诗歌的产生是诗人感情的进发,诗歌的语言是诗人千锤百炼的结晶,诗歌的感情是连接诗人与读者的纽带,诗歌的韵味体现在"意犹未尽"之中.中国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丰富而艺术独特,犹如一幅气势恢弘的画卷,触手可摸;又如缀满星辰的夜空,深邃而优美.至于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中考现当代诗歌赏析题内容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为主,设题多趋向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对诗歌中重点诗句的理解与品析;②分析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表现手法;③把握诗歌的节奏、语速、语调、重音等朗读技巧;④分析诗歌的意象及意境;⑤体验诗歌中的感情;⑥仿写诗句。  相似文献   

8.
优秀诗歌所传达出的感情,都是典型意义上的感情。真实、独特和普遍概括,是构成诗中典型感情的三要素;三者的完美统一,使优秀诗歌传达出的感情具有了典型意义和美学价值。优秀诗歌中的“理”.除了有时候表现为一种明确的思想外,更多的情况下,则表现为一种深厚微妙的意蕴。意蕴是诗人的人格学问、阅历生平、认识体验水乳交融流动在诗里的一种深厚的理性状态;是诗人的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美学观)和潜意识在诗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应该抒情的。即使叙事诗也是这样。没有感情的诗歌,读起来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其实并不能算诗。好的诗歌总是感情充沛,或高昂或深沉,或奔放或静谧,给人以美的熏陶,艺术的享受。诗歌抒发的感情应带有某种程度的普遍性。只有当诗人的感情能使较多读者理解、同情以至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0.
1.体会诗歌语言精练、含蓄、准确。诗歌是借助精练、含蓄、准确的语言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阅读时,必须认真加以体会:①描述性的诗句,要想象它所描述的画面;②概括性的诗句,要理解它丰富的内容;③精炼的字词,要认识它的艺术表现功能。 2.了解诗歌的一般特点及其分类。①强烈的感情色彩;②通过形象表达思想感情;③富于想象,构思巧妙;④语言精炼;⑤押韵。按表达方式分,有叙事诗、抒情诗和说理诗;就体裁说,有旧体诗(含词、曲等),和新诗(含散文诗)。 3.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通过对语言的领会,想象诗歌所描绘的形象,从而感受其或褒或贬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1.
潘胜 《学语文》2015,(2):24-25
[三维目标]1.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2.使用"四读"法,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3.理解苏东坡达观的处世态度,真正体悟苏东坡旷达的胸襟。[教学重点]学会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诗词内容,体悟诗词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苏东坡达观的处世态度,真正体悟苏东坡旷达的胸襟。[教学方法]1.诵读法感知诗歌2.四读法鉴赏诗歌[教学课时]  相似文献   

12.
张伟 《文教资料》2011,(21):46-48
不少学生对鉴赏诗歌存在畏难情绪。诗歌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诗歌的灵魂,作者结合阅读经验和教学积累,提出几种剖析诗歌情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准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语言,在诵读中体会浓浓的母子亲情。  相似文献   

14.
岳玲 《考试周刊》2011,(73):48-49
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应该从以下五点进行高效的赏析:感受诗歌中作者的形象;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感情;品味诗歌中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中深远的意境;了解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法。  相似文献   

15.
在诗歌教学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多读,反复读,有感情地读,熟读成诵;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美;借助于外在教育工具,立体直观呈现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6.
我听了孙晋诺老师的这节课,颇有一些感受.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突出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感情.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同样需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学生只有融入诗境,才能真正懂得诗.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以指导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中;以对朗读的表达恰当与否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以写、读"答诗",让学生人情入境地体会苏菲的感情.这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在诗歌里.  相似文献   

17.
梁飞  贾青 《内蒙古教育》2014,(11):73-74
古诗词教学中如何让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学习诗歌时激情彭湃。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有利于导入课堂学诗氛围;播放范读,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运用多媒体声像,有利于创设诗歌情境;运用配乐朗诵,有利于激发联想和想象;运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文学是语言艺术,古典诗歌更不例外。要理解古典诗歌的形象、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领悟诗中的人生哲理,首先应理解语言。在高考古典诗歌欣赏中学生失分的关键就在于对语言的理解不到位。古典诗歌语言自有其特殊之处,为  相似文献   

19.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鉴赏诗歌就是要从诗歌的语言入手,进入诗歌的意境,体悟诗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20.
孙霄 《福建教育》2008,(2):21-22
一、教学目标 认读“篙”、“棹”,理解诗句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音乐渲染,在展开想象和拓展阅读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