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和比较中,感知"自述"的形式,并适时引导学生转换角色抓住特征,进行合理想象,有序表达.  相似文献   

2.
张宏图 《考试周刊》2009,(51):87-88
学生对待作文,是谈作文而色变。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就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既然如此,教师就应该竭尽心绪,想尽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作文,在作文中快乐。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就指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作教学的建议中还指出:"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明确要求我们,要以自主为前提,通过制定多样化的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拓宽写作的时空等措施,在"教活"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以吾手写吾心",使写作真正成为童心、童真、童趣的流露,还习作教学的本色。鲁迅先生曾在《作文秘诀》中谈到"多看和练习"所指引的语文教学之路,至今仍是屡试不爽的不二法门,被语文教学实践所证明着。这里的"多看"即指多阅读,"练习"则指习作。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要求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课堂是识字教学的主阵地,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唱好跳、富于想象的年龄特征,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教育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大量添加"快乐元素",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深切感受到游戏的快乐、阅读的快乐、互助的快乐和成功的快乐,让识字认读成为快乐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课标在"表达与交流"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性,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真是一语中的,指出了写作教学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学会作文。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落实课标这一教学观念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积累是写作的源头没有积累的学生写起作文,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是感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倍觉填充之物平淡乏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设计了一次旨在运用反思性学习策略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实验,在为期14周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作文的批改模式,让学生自改、互改,认识错误的根源,建立错误档案,通过反思、内省的方式让学习者对自身写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以反思和总结,从而提高英语写作水平。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作文"自改、互改—教师修改—再修改"这种反思学习策略,学生在词汇、语法和句法类型出错的机率都显著降低,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把学生引进到自由的写作境界中去,让学生在自由的写作状态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感受表达的幸福,领悟写作的技巧。要真正进入这样的境界,作为教师要从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自由作文,课堂作文也可以搞一点"私人化"写作;趣味作文,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自由"写作;单元作文,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考试作文,以特别的方式来促使学生进入状态;文学创作,让学生有创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阅读是一种创造,写作更是一种创造,特别是想象作文训练,更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创新欲望的形成,使学生具有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写作意识不强,针对这一现象,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小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作文教学和训练应该多样化,力求把作文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抒发真实的情感。该文从自主选题、自主选材、自主表达、自由想象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相似文献   

10.
夏能彬 《考试周刊》2012,(51):62-6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重点强调了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的确,就小学生来说,对习作产生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发现、想象、探索、凸显自身的综合写作能力,兴趣是最关键的,也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11.
赵刚 《小学教学研究》2011,(4):24-25,27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愁眉苦脸,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作文课上神采飞扬,快乐写作呢?文贵于新,而想象就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是将头脑中贮存的表象进行改造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其实质是"合旧为新"。可见体验生活、认识生活、丰富表象是学生想象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吴绍敏 《考试周刊》2011,(21):33-33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还明确规定:"加强生活积累,让学生在现实的感悟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实现作文教学的原生化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主要釆取了如下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理念《新课标》中提出:“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教学是充满情感、充满想象、充满智慧、充满变化的审美艺术教学,因此,应该在写作教学中创造一种愉悦的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质量,让人文关怀浸润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后,进行扩展、延伸,荡起想象的轻舟,再选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宝库,在情感的震动后,积极主动的写作,"作文"就会成为有米之炊。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习作教学实践证明,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学中有导,以导促学,才能让习作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6.
新课标下的作教学,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教学理念。那么。作为老师,在作教学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作教学要让学生放飞想象。在写作中,想象是一种非常常见又十分重要的表达形式。所有的比喻、夸张、拟人、象征这些修辞方法都是通过想象来建立的。  相似文献   

17.
李卫东 《成才之路》2011,(23):13-13
【案例背景】在初中思品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精心预设教学情境,教学互动设计的问题也只是让学生被动地参与回答,让学生围着老师的教学思维转,导致学生处于一种"被学习"的消极状态之中,缺乏自主认知事物的原动力,更游离于发现、探索的边缘。我们的课堂就会缺乏灵动,毫无生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会  相似文献   

18.
联想与想象     
教学目标:1.认识联想与想象在写作中的作用2.掌握联想与想象的方法3.提高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2.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联想与想象  相似文献   

19.
赵霞 《语文天地》2011,(11):31-3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都知道要发挥学生的想象,把学生思路打开,可是往往在课堂教学的引导中,不知不觉给学生限定了框架,结果造成千篇一律的写作风格,甚至连写作思路也几乎一模一样。该如何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呢?笔者有幸聆听到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假如没有月亮"的习作教学,受到很大的启发,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