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时,因为"需要",学生会寻找表达内容,思考表达方法.其表达溢于情感.从"需要"出发,学生没有习作压力,不会把习作看成枯燥的劳动;从"需要"出发,真正让学生感到习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是教师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视野下的第二学段习作教学强调“兴趣”和“需要”,习作应该成为学生累积之后的喷薄而出,是一种表达上的需要;作为“准高段”的四年级学生,还需要必要的习作知识为“习作力”的持续成长提供能量。本节课力图从学生需要出发,以活动体验为经,以提升表达为纬,将“实践、体验、表达、评改”四者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习作情境与氛围之中发展语言、丰富情感且习得一些实用的表达技法。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网络的出现,为作文教学展示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因为"习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它是为生活、为人生的,也是一种生命的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多媒体网络的实践,需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就离不开表达和交流。它能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能引导学生用心灵去...  相似文献   

4.
当前小学生习作的消极心理仍然比较突出,这种现象和作文教学普遍忽视培养学生习作动机有关。我们应该尽量淡化习作教学的痕迹,关注学生的表达需要,让学生在“需要”的驱动下产生习作动机。具体策略:一、捕捉“需要”,激活习作动机:在人际交往中捕捉“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捕捉“需要”。二、设置“需要”,诱发习作动机:设置一个表达的情境;设置一个倾诉的对象。三、回应“需要”,强化习作动机:直接回应——延伸交流情境;书面回应——发表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5.
小学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如何让学生赢在习作的起跑线上,关系到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是这个学段的一个任务。如同婴儿呀呀学语,最需要的不是母亲"语法"的讲解,而是母亲心领神会地去鼓励和表扬一样,在小学三四年级这一学生作文起步的阶段,教师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像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所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以实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因此我采取了一些措施,让学生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感受到习作的精彩,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轻松地踏入习作的大门。  相似文献   

6.
袁怀忠 《教师》2011,(3):51-51
写作能力是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之一,它综合反映学生语文素养。其中习作批改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教学之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相似文献   

7.
语文新课标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方式写作"。要求学生写作能够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观察生活展开习作。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指出":写作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我认为应该牢固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指向学生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真正实现快乐作文。小学生作文,需要有情感的参与,如若缺乏愉悦的情感,学生不愿去写,也写不好。为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的方法是激发情感,让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8.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要的动力。无论是低年级的写话,还是高年级的习作,只要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搭建习作与生活的桥梁,拓宽学生的习作空间,让学生与趣味对话,让每个学生在提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就能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写作便成为一种乐事。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一、牵手实践,体验参与之趣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写”  相似文献   

9.
葛永娟 《生活教育》2014,(24):28-30
遭遇学生虚假作文时怎么去引导?调查去发现问题,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解决问题,这是笔者在习作教学过程中探究和本文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通过截取指导学生修改习作这一教学角度来论述开展学生习作"打假"活动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习作的真实性,鼓励和教育学生写真作文。  相似文献   

10.
姚秀萍 《教师》2011,(14):29-29
小学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而写景类作文又是各种作文中较难指导的一种。很多学生在写这类作文时都显得内容空洞,只能勉强用上诸如"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之类概括性的词语,很多老师面对这类作文也感到束手无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如何指导学生在写景类习作中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认为合作习作是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王春秀 《甘肃教育》2011,(16):86-8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强调作文教学要生活化。因而,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作文,从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作文的强烈愿望,同时将习作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作文,在习作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作文起步阶段,兴趣是学生习作的动力,而生活则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一般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作文而言,它体现在学生每个习作阶段成功的需要。而要让学生取得习作的成功,首先是教师必须用心地组织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其次要用心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习作方法,使其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习作之道:力求以趣导练,解除学生的畏文、厌文心理;注重方法指路,降低习作难度;提供展示舞台,享受作文乐趣。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2011,(6):17-17
2011年第四期的(《习作:为何而作.为谁而作?》让我面对作文教学豁然开朗。第一,习作教学应从生活需要出发,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写的问题。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意识到写作是交际应用的需要,是情感倾泻的需要。引导学生将习作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写的同时体味到“写”和“成功”的快乐。第二,习作教学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同样也是作文语言的源泉。教师在命题时,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习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设一定的言语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是习作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一、立足生活,创设语境,搭建言语平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新课标指出,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此,习作应从生活出发,立足生活,创设言语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习作课《我敬佩的一个人》课件出示:刘洋、郎朗、林丹、刘谦的图片师: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李智腾 《考试周刊》2014,(62):50-50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习作是学生在思维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有选择地、综合性和开拓性地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自身情感的智力活动。教师应立足于课程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的要求,在引导学生习作过程中营造习作氛围,促使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感受;设身处地地从学生角度出发,拓宽学生的习作思  相似文献   

17.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指导如何落实这一课标精神,使作文指导实现以"习作"为目的呢?  相似文献   

18.
<正>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更要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去教作文。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仅仅靠课堂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提高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练习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有行之有效的"策略"作支撑。一、基本原则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要从关注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走进学生实际,设计可操作的作文练习方法,让学生根据需要写实用型习作,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且乐  相似文献   

19.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对写作提出以下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要求一方面强调了学生习作的自我表达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学生习作要适应社会,注重交流。通过多年的习作教学实践,我将习作教学归纳为"五步曲",从而使习作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学生初学写作,由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体会,感觉没啥可写,或对自己没有信心,一写作文就想套用"作文大全"之类的辅导读物中的内容,或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或凭空编造假故事。这都无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会使学生越来越讨厌习作,害怕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作文,本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写出真实、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在习作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