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日惹特区(Dearah Istimewa Yogyakarta)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中部,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民俗传统文化丰富而奇特,传统婚俗别具特色。研究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爪哇族婚姻习俗,有助于了解印尼爪哇族人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婚姻礼仪是有关婚姻的民俗行为,具有制度性。从彝族婚俗礼与婚俗文化特征的个案来看,云南寻甸撒米落彝族的婚俗礼仪呈现出传统婚俗与现代婚姻文化并存现象,撒米落彝族的传统婚俗文化的保持与文化特征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变化相调适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198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我国第二部婚姻家庭法律,它在195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影响着中国传统的婚俗文化,也影响着汉中的婚俗文化。本文分析了1980年《婚姻法》所确立的计划生育原则和禁止近亲结婚法律规定对汉中婚俗的影响:“铺床”人的选择越来越“严格”;独生子女的婚姻习俗逐步形成;“招赘”婚俗进一步强化;“中表亲”婚俗逐步消失等。揭示了社会重大变革或变迁时,婚姻法律在传承婚姻习俗的同时,对婚俗文化诸多或表面性或根本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
藏族先民为繁荣本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创作了灿烂辉煌的民俗文化,藏族婚俗文化的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远古时代,藏族先民们就按一定的婚姻规则组建家庭,聚族而居,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婚礼习俗。  相似文献   

6.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米拉尕黑》以其别开生面的传承方式,独特的民族和宗教情结,唯美动人的故事内容,成为东乡族本土文化的代表作品,同时它也是见证了东乡族历史变迁的民族史诗,具有不可估量的审美价值和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乡族作为甘肃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事项。东乡族头饰便是东乡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其头饰主要包括男性的帽子和女性的头巾,以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佩戴在头上的饰品。东乡族头饰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集中反映了他们的民族风俗和审美情趣,是东乡族文化的名片。本文主要根据东乡族头饰的特色、习惯、禁忌等来阐述其所具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东北婚俗文化在清末民初这样一个急剧变动的年代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主要表现在婚姻生活、婚姻礼仪等方面,即出现文明婚俗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变迁在推动东北婚俗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但无疑都为东北近现代婚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性,源于人类的本能,也是婚姻的核心所在。人类的婚姻历史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意蕴的传统婚姻婚俗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传统婚俗文化演绎过程中,我们的老祖先围绕性想出了很多生动有趣、文雅兼备的办法,而且积久成俗。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不仅是民族精神品性、文化面貌最筒约的展示,而且具有丰富的、特色鲜明的性知识与性文化教育内涵。探讨中国传统婚俗的性文化,批判传统婚俗中违反科学与人道精神的旧规陋俗,充分肯定其中合乎生理科学的性知识与性文化教育内容,增进现代婚俗文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无疑是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东乡族悠久的养羊历史孕育了丰富的羊文化。羊文化体现在东乡族的语言文化、日常生活和宗教活动中。丰富的羊文化是东乡族脱贫致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婚俗观念、习俗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对中国汉族和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族的婚俗文化特征进行了对比,阐释了不同婚俗对语言的潜在影响,从侧面反映出文化、语言和婚俗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县东乡族女教师的田野调查发现,东乡族女教师生涯发展是一个多元且动态的发展过程。其生涯转换的心路历程显现出生活在偏僻山乡的东乡族女教师在追求职业理想过程中所遇到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从而折射出文化变迁对教师的生涯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民间歌舞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延伸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东乡族人生活中最为活跃、最为普通的一种歌舞文化现象。本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东乡族民风民俗、社会生活中花儿,宴席曲,舞台歌舞为例对东乡族歌舞的遗存形式和社会功能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特殊的婚俗礼仪文化,西方英语国家的婚俗也有其特色,与中国婚俗的差异表现在文化根源不同、婚姻目的不同、婚神信仰不同、审美情趣不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海南黎族"不落夫家"婚俗是黎族母系社会族外群婚的一种残留.这种婚俗在黎族地区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婚以后仍得以保留并长久地沿袭下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早婚传统、"放寮"习俗、传统的婚姻缔结形式以及当地的社会舆论和道德力量的压力等.这种婚俗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黎族地区一夫一妻制的实行,但这极具爱情色彩的黎族传统风俗,对民族文化的丰富和传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婚姻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和内容。婚姻的传承与发展与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社会心理、传统文化、价值观念都有着重要联系。禄劝彝族纳苏支系传统婚俗礼节繁多,内涵丰富。19世纪末,基督教传入云南并在禄劝少数民族地区获得较大发展。彝族传统文化与基督教教义在经历了冲突之后,其建构出包含二者的独特婚俗。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禄劝彝族婚俗再次呈现出变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婚俗是人类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上很重要的问题。就婚姻而言,它的制度变化与风俗形成,不仅反映出人类自身的不断进步,也反映出了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因此它也是衡量人类文明的一个尺度。本文将从三个视角,即婚俗的纵向历史比较分析、不同民族的古代婚俗遗风、现代婚姻的横向对比分析,来对婚俗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加以阐述,并且就不同时期的婚姻形式及特点分析,进而揭示出婚俗  相似文献   

18.
苏春雨 《考试周刊》2014,(48):25-25
自古以来婚姻就是一个神圣的话题,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的形式、过程及禁忌都蕴含了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通过了解中国传统婚俗文化,人们会用端正的态度看待婚姻,从中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本文力主以唯物史观方法论思想为指导对清末民初婚俗变革试作透视和分析。认为基于清末民初思想界对婚姻陋俗的批判,进而建立新的婚姻观,使当时的婚俗发生显著变化,迎来婚俗新貌纷呈。虽然它在其践履中因处于初始阶段而缺乏普遍性,存在历史局限性,然而这一阶段婚俗变革在中国近代婚俗流变历程中则居于重要地位。它既是维新变法时期“前识者”婚俗观演化的传承和拓展,也是后来“五四时期”婚姻文化变革的基础和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的济源,传统婚俗礼仪大致经历了以下流程:说亲——揭开婚姻的序幕、定亲——确定婚姻关系、娶亲——最繁缛琐细的过程、回门——婚俗仪式的终结。这些传统婚俗礼仪无不反映出豫西北当地的民风民情和文化特征:其不仅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宗教性、功利性,同时还凸显出强烈的生育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