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夏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发展,是宁夏旅游走向国际的重要里程碑。以近年来各方对此在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等方面的初步研究为背景,首先对宁夏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根据现状探究宁夏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在文化挖掘、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科技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涠洲岛旅游开发已进入人地关系系统急剧演进阶段,人地关系失衡和利益冲突限制了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包容性增长为理论视角,阐释海岛包容性旅游增长内涵,阐述涠洲岛包容性旅游增长现状,进而提出海岛包容性旅游增长的路径选择:推进海岛旅游业态创新,实现海岛旅游经济持续增长;落实旅游规划,实现利益共享的海岛可持续发展;提升政府合法性,制定包容性导向的海岛发展政策;培植"当地力量",提升海岛渔村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洋 《华章》2013,(13)
从国际上看,旅游目的地建设与发展始终是一个明确的主题,目前,世界旅游组织(WTO)也正在倡导加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改善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从国内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来看,要达到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加强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研究,以提升旅游目的地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基于温州特定情况进行温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对于温州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前沿问题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岛屿旅游目的地三亚为例,对相似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夏威夷、马尔代夫和巴厘岛的概况、旅游产业发展以及旅游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相关经验,为我国岛屿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旅游开发的进行也意味着以目的地为中心的旅游场域的形成。过去种种因旅游开发而带来的对目的地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源于旅游场域内各行动主体之间协调运行机制的缺失。本文拟运用旅游场域理论,立足泸沽湖落水村16年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文化变迁实际,初步提出泸沽湖旅游场域概念,通过场域内各主体的活动解析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探索重构泸沽湖旅游场域良性互动新机制,以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兼顾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收入的贫困源于权利的贫困,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要求赋予贫困群体公平参与经济活动并分享其成果的机会。旅游业切合了包容性增长的内涵,是扶贫的重要途径。偏远地区的旅游开发往往在政府和企业利益的驱动下,忽视了贫困群体参与旅游发展并分享合理收益的愿景。为此,在企业投资旅游开发的前后阶段,地方政府都应以"旅游扶贫"为目标,引导、支持贫困群体投入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各种生产生活要素积极地参与旅游业的发展,在解决他们权利贫困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文献资料研究发现,旅游包容性发展主题在国内外研究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旅游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实现旅游经济有质量的增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有旅游发展模式,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吸引物定位、社区话语机制、公民组织作用、游客辅助功能和环保奖惩机制等相关问题。构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包容性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均等发展机会、企业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完善居民话语权利制度、积极发挥公民组织作用、倡导游客参与旅游社区建设、重视旅游环境包容发展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武当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既是武当山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十堰市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作为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和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一方面具备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分析武当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是武当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可行性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前,杭州市会展经济一方面面临着中国会展业的国际化发展新机遇,另一方面又面临中国会展业温和增长的"新常态"所要求慢速增长趋势,这给杭州市如何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提出了新挑战。杭州要成为国际会议目的地应该从确定发展战略入手,就要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推动会展转型升级、争创品牌效益、拓宽国际合作、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来提升杭州会展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