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琪 《新闻前哨》2023,(15):53-55
本文基于媒介记忆相关理论,考察纪录片《新三峡》媒介记忆的内容和建构方法,并分析媒介记忆的建构价值。《新三峡》从真实场景和鲜活人物层面构建出关于长江三峡的媒介记忆,采用将宏大叙事与个体讲述结合的路径建构媒介记忆,体现出重现历史面貌、唤醒情感认同和传承薪火精神的建构价值。  相似文献   

2.
文章立足于媒介记忆对社会的建构性作用,以党史纪录片为考察对象,在媒介记忆作为总体关系的认知前提下,分别就媒介记忆的形塑模式、底层逻辑与话语实践三个维度,对党史纪录片中的媒介记忆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再现模式、沉浸模式、口述模式是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形塑的三种基本模式,而情感介入则是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建构的底层逻辑。党史纪录片媒介记忆的形塑建立在社会话语实践的基础之上,以影像化纪实的手法唤起人们的集体记忆,完成了关于记忆框架的锚定与认同,并最终依据党史纪录片的媒介记忆凝聚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3.
刘敏 《报刊之友》2013,(7):45-46
由沉痛记忆的周期性重述而唤起的已经过去并将成为历史的历史,可称为“创伤性事件”。文章以汶川地震五周年报道为例,认为在创伤性事件的媒介影像呈现中,媒介通过创伤情境的营造、创伤叙说的架构,重构了受众对于创伤性事件的集体记忆,并进一步影响了集体认同。  相似文献   

4.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历史文献纪录片成为了贮存社会集体记忆的重要“电子档案”。文献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借助翔实史料和拍摄素材,全面回顾战争历程,全景式还原历史原貌,以历史文献纪录片的方式进行记忆建构;通过多维角度呈现个体记忆、发掘资料建构全景记忆、连接当下构筑文化记忆等方式,全方位建构了抗美援朝战争生动而厚重的记忆图景,有助于完善集体记忆、唤醒时代精神、建构民族认同,并为历史文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宁薇  焦冰洁 《今传媒》2024,(1):88-91
社交媒体环境下,受众情感的共鸣与认同是历史类微纪录片传播效果提升的关键所在。本研究基于共情传播理论,以央视历史类微纪录片《国家记忆》官方抖音账号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梳理总结了其在共情传播方面的策略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形式、调动受众参与热情,丰富内容、满足受众情感需求,积极互动、回应受众情绪等共情传播策略,旨在助推历史类微纪录片讲好历史故事,引导受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形成科学的历史认知与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6.
大众媒介有多种功能。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其记忆功能更为凸显,呈现出多维性,但受众对媒介的记忆依赖更为严重。文章基于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探索其多维记忆功能,分析其历史记忆、时间记忆、知识记忆、符号记忆、情感记忆、实用记忆等主要方面,进而反思作为集体记忆的衰退与个体对媒介的依赖,以促进受众对媒介功能完整深入地认知与把握。  相似文献   

7.
许娟 《东南传播》2022,(3):53-56
论文运用文化记忆与集体记忆理论,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国家记忆》纪录片栏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记忆的媒介建构。论文分析电视媒介对记忆的呈现、唤醒与重构功能,使《国家记忆》建构了具有政治文化属性的、为集体共享的国家记忆。栏目借助符号表征,从历史维度搭建了集体记忆的国家框架,采用重现、缝合和互动的话语策略将不同的政治文化记忆弥合,构建了新中国的国家记忆。在国家记忆的建构过程中,受众又透过对国家记忆的确认、补充和传播加深了记忆的内在建构。  相似文献   

8.
《无声的功勋》是由江苏省国家安全厅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打造的红色历史题材系列微纪录片。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从隐蔽战线革命历史的红色记忆建构、情感认同与媒介关系的视角入手,分析系列微纪录片如何从影像叙事与传播、典型人物塑造等角度进行红色主题的表达与传承,激发受众的民族自豪感与国家认同;如何开发拓展同主题新媒体衍生融创作品,进而形成主流纪实影视产品的品牌化,体现了纪实作品创作的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及创新性。  相似文献   

9.
程进  王中伟 《东南传播》2022,(2):141-144
边疆不仅是地理上的边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文化风情的边疆。纪录片尤其是政论片,与生俱来具有向社会发言的传统。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录片《新军垦战歌》为例,揭示了如何运用风景建构生命情感、形塑历史记忆、强化家国认同,并探讨了“符号能指”“价值隐喻”“记忆询唤”“情感共通”等风景书写意识形态的主要机制。探索包括风景等自然载体与思想价值观念在文艺作品中的融合机制,将为政论片更为有效地实现意识形态诉求提供更多的可能和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11.
郝文 《东南传播》2023,(7):108-110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国际传播体系的转型升级提出要求,集体记忆作为诠释中国故事形成机制的理论视角之一,与我国“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传播需求不谋而合。《护卫湄公河》系列纪录片正是在“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执法”十周年之际传播集体记忆的媒介叙事样本,通过在纪念时刻书写创伤情感唤醒记忆,通过个人记忆的彼此互文建构集体记忆,还通过发挥记忆的道义感召力连结命运共同体,为记忆的全球化流动奠定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2.
雷彩霞 《东南传播》2021,(11):127-129
和一般的影视作品不同,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不论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真实性都是纪录片不可动摇的底线.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细节、真实的故事脉络……这些为纪录片带来了无可比拟的震撼力和冲击力,基于此,文章将以《大儒朱熹》为例,探讨人文历史纪录片创作中,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还原人物以及事件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发受众的共鸣,以期对人文历史纪录片真实性构建提供有益性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颜涵 《北京档案》2023,(4):30-32
侨批档案是构建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借助叙事表达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利用侨批档案构建集体记忆的效能。论文以纪录片《你从海上来》为例,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方式、叙事结构四个层面总结出侨批档案叙事策略,并诠释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中侨批档案叙事在增加身份认同、弘扬侨批文化、扩大记忆影响三个方面的现实价值,为侨批档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华侨华人集体记忆的深度构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受众对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观看行为来研究人们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并以众所周知的"抗日神剧"——《抗日奇侠》中的片段为例进行调查。将集体记忆与抗日题材影视作品联系到一起,关注在情节夸张、违背史实的"抗日神剧"中,人们的集体记忆是否会被消解与解构,以及是否与原本的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目的相悖而行,以及进行集体记忆断裂与连续的争议的思考。期间在借鉴其他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一份适用于问卷调查的集体记忆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问卷,并最终通过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来研究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集体记忆的消解与重构。加强叙述抗日历史的电视剧的创作与审核,尊重事实,推陈出新,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大众媒介产品对人们的集体记忆的消解与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进程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仰。纪录片为传承与建构民族集体记忆搭建了纪实平台。"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互联网信息时代催生了碎片化、视频化的阅读体验。微纪录片简短精巧,兼具视听作品立体形象的视觉表现以及迅捷的分享互动,适应了互联网的传播逻辑和语态。微纪录片成为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并创新性表达的新形态,以新华社《国家相册》为例,从现实语境和叙事策略方面阐述微纪录片对我国唤醒民族集体记忆的影像叙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媒介生态和业态环境下,纪录片中的媒介仪式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之一.《行进中的中国》是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纪录中国"传播工程的重大外宣项目,该片以媒介时间的组织、媒介空间的搭建和媒介参与者的引导,建构了一场媒介仪式,最终强化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情感.因此,《行进中的中国》的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相似文献   

17.
黄颖妍 《东南传播》2021,(7):128-130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中国人民携手抗疫.抗疫主题也成为了影视创作的焦点.电视剧《在一起》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完成了对抗疫集体记忆的建构,并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本文将从集体记忆建构的视角,以抗疫剧《在一起》为例探究其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未来抗疫剧的创作应在真实的基础上,注意对观众集体记忆的构建,可充分运用象征性场景、事件、人物等符号唤醒记忆,适当复现仪式强化集体记忆,以增强观众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8.
徐丹丹  秦宗财 《传媒》2021,(10):88-90
作为一种媒介文化产品,微纪录片通过"符号加工—场景展演—群体认同"的表征实践,实现了城市集体记忆的当下性生产,并在人们审美、消费、解构和再次建构的过程中,推动了"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循环".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需求下,微纪录片需要通过把握中轴结构,建设交往空间和推进文化消费实现创新性发展,从而更充分地展现城市集体记忆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孔令淑 《东南传播》2021,(12):112-115
建党百年纪录片《留法岁月》借助视像修辞和声音修辞,围绕"人物""场景"和"事件"三个要素对中国青年留法勤工俭学的记忆进行了完整生动地呈现.在此基础上,纪录片通过社会记忆与个体记忆融合、历史情境与现实图景链接的记忆修辞路径,凸显出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时代意义和留法青年伟大精神价值的传承意义,由此实现情感认同、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的建构,出色地完成了建党百年纪录片的思想宣传任务.  相似文献   

20.
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符号和元素。大众传媒在塑造、重现大众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凝结爱国主义情感、强化国家认知、建构国家认同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为例,探讨文物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重构大众集体记忆的方式,分析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内在联系,以及国家认同的建构过程,最后总结《国家宝藏》对重塑集体记忆、建构国家认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