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指出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的不足,分析了两实验的异同点,介绍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一体化实验装置、实验方法及实验优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全国第十二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上关于铜与硝酸反应的3例优秀作品.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新的实验装置.用该装置可连续演示铜与浓硝酸、二氧化氮与水、铜与稀硝酸及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等实验,达到实验一体化的目的.实验具有对比性、直观性、自控性、调控性、操控性、低污染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实验教学功效.  相似文献   

3.
铜与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氮的含氧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在工业上也有重要应用.针对高一学生转化观有待提高的现状,利用 自制玻璃管、注射器等实验器材,设计出了一套绿色化、一体化的改进实验装置,巧妙地将一氧化氮的制备、一氧化氮到二氧化氮的转化、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以及尾气处理等多个反应融为一体,具有原理正确、装置合理、操作可行、实验安全、绿色环保、反应可控等优点.此外,该装置还可以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检验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产物,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4.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我国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演示试验。该实验中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教师们进行了许多改进,但存在着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较大等不足。为做好课堂实验演示,需要设计一种省时、环保的简单装置。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实验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学生的环境责任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绿色化学"理念,利用试管、注射器、小气球等仪器设计简易化、绿色化、一体化的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能清晰地观察到无色的NO以及无色NO转变为红棕色NO2的现象。该实验安全性高,便于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6.
正硝酸与金属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重难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点。人教版教材没有安排实验,山东版教材安排了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但因为是非密闭装置,所以有"在通风条件下进行"这一安全提示。因为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的氮氧化物是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最多只是做一个浓硝酸与铜的反应实验,而稀硝酸与铜的反应很难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这一现象。为了让学生能通过清晰的实验现象进一步推测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7.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实验目的是要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不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人们往往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铜与浓、稀硝酸一体化实验的改进装置.此装置还可用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的性质实验、一氧化氮的检验、硝酸的检验、尾气零排放等多个实验.巧妙借助三通玻璃管,该实验装置可以实现浓硝酸到稀硝酸的转化,以及模拟制备硝酸的工业流程,且符合环保理念.  相似文献   

9.
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是讲述硝酸氧化性时的一个重要实验,同时也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之一,实验目的是要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是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不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人们往往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但我认为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时,存在两个弊端:由于烧瓶内的空气不易排除,生成的一氧化氮很快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不易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即使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一氧化氮,也无说服力,学生会认为一氧化氮是由二氧化氮和水生成的。如果设计成图2装置,用来做实验就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0.
将铜与浓稀硝酸反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相互转化与相关性质实验装置进行整合,实现微型一体化设计,使装置更加简洁,操作更加简便,同时还体现了环保思想,提高了课堂演示效率。  相似文献   

11.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是探究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现行苏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在第100页中有该探究实验的介绍,教材装置如图1所示。教材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及NO2气体溶于水生成无色NO气体;再加水稀释剩余的浓硝酸使之成为稀硝酸,则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NO气体。结合教学实际,已有诸多学生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学生实验中的铜和稀硝酸反应,按课本上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因烧瓶内空间大,空气多,生成的一氧化氮易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所以在烧瓶内看到的是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而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学生难以相信是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的,而易误解为是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的,易与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现象产物混淆。经改变反应装置和实验方法,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1实验装置将原实验装置中的圆底烧瓶改为小试管(以下简称试管)。2实验操作把试管配上带有导管的单孔橡胶塞,检查装置气密性。在试管里…  相似文献   

13.
硝酸的氧化性是“氮及其化合物”这一节的重难点。在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安排了硝酸与铜的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硝酸的氧化性,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这一装置的优点:一是可以通过拉动铜丝控制反应的发生和结束,节约实验药品。二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避免造成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4.
浓、稀硝酸跟铜反应比较实验新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硝酸的主要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能跟多种金属单质反应。常见的金属单质有钠、镁、铝、锌、铁、铜等,其中铜跟硝酸反应最具代表性,可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硝酸跟变价金属铜反应情况,因此新、旧教材中都编有浓、稀硝酸跟铜反应的演示实验。硝酸跟铜反应的现象与硝酸的浓度有关,浓度不同,其反应速率、产生有毒气体的种类和颜色以及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颜色等均不相同。如何将硝酸跟铜反应的实验现象都能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能引起学生深刻地思考和自觉地探究实验现象与化学本质的因果关系,对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以及培养学生的能力将起…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现行3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的《化学1》进行分析,发现没有一本教材对硝酸、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的相互转化实验进行整合性设计.人教版教材对硝酸与铜的反应、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的反应没有呈现实验装置,对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只是在科学探究栏目提出如何尽可能提高转化率的问题;鲁科版教材对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的反应、硝酸与铜的反应提供了实验装置,但实验时易造成一氧化氮或二氧化氮的泄漏;苏教版教材没有呈现一氧化氮转化成二氧化氮反应的实验装置,虽然提供了硝酸与铜反应的装置,能实现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但不能证明反应生成了硝酸和一氧化氮,且实验前期准备工作繁琐,需要先组装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整合实验.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制的固液反应装置、双嘴抽滤瓶等实验器材,对初中课本中氧气、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检验实验装置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和实践探究。实践表明,设计的一体化装置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持续时间更长,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体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该装置制作成本低、功能多、应用广、安全简便,还解决了环保问题,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等。  相似文献   

17.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重要演示实验。该实验装置复杂、耗时过长、污染环境。为适应课堂实验演示,对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省时、环保、简单。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反应,是讨论硝酸性质的重要特征反应之一。该反应实验中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无色)极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以致该实验按常规方法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演示效果。为了解决此问题,虽已有许多同行设计了不少改进方  相似文献   

18.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在普通高中化学必修1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观察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现象,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硝酸的强氧化性。在常规实验过程中,浓硝酸与铜反应非常剧烈,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产生大量二氧化氮,因此实验危险系数高,反应过程不易控制,且反应产生的尾气污染环境。微型化学实验是使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进行的化学实验,其化学试剂用量虽然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千分之一,但其实验效果可以达到精确、安全、方便和  相似文献   

19.
人教社必修教材高中化学第一册 (1990年 10月第 1版 )实验 6— 5铜和稀硝酸反应 3Cu+ 8HNO3(稀 )=3Cu(NO3)2+ 2NO↑ (无色 )+ 4H2O,验证了稀硝酸的强氧化性,但事实上往往不容易观察到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而只能在试管口看到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生成,造成了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研制出了“铜和硝酸反应演示器”,应用于教学后,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化学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实验装置: (见下图 ) 二、装置制作:先用粘合剂氯仿将 U型管和 2mm厚的有机玻璃板粘结起来,使 U…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化学教材第一册《实验八硝酸的性质》中安排有稀硝酸与铜作用的实验,要求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1:2)反应的实验,收集气体并检验无色的NO能够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但是学生在完成实验时,看到烧瓶中有红棕色气体,而收集到试管中的气体当打开拇指时却没有看到气体颜色的变化,学生非常疑惑。笔者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而是和学生共同研究制定了一个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