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快门还是玩鼠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和数码相机等数字化摄影技术在新闻摄影上的运用,新闻摄影作品的制作时间大为缩短,采访编辑的节奏加快,加速了新闻摄影的时效性,它将新闻摄影作品瞬间便呈现在广大读面前,无疑,它适应了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要求,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按快门”还是“玩鼠标”一,却阐述了当前新闻摄影中,由于高度发达的电脑技术能够轻易地改变“数字摄影”,列举了“数字摄影”在新闻摄影中出现的种种情况,造成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严峻挑战。章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面对目前电脑介入报刊编辑出版的现实,应该严格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把好新闻失实这一关。  相似文献   

2.
一、“真实性”的含义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对“真实性”的要求是根本不同的。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在性质上有着根本的区别,是分别属于新闻和艺术领域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研究新闻摄影特点的同时,试析二者的不同。谈到摄影的“真实性”时,人们很容易说到纪实性,然而,纪实性是摄影工具自然  相似文献   

3.
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对人和事物、社会进行客观、真实的表现。真实性是新闻摄影最本质的特征和属性,也就是说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事实真实新闻摄影的事实是正在发生和进行着的事实,而不是事过境迁之后摆布、导演、补拍的“事实”,更不是“无中生有”的“事实”。新闻摄影要求做到忠实地记录眼前发生的一切,容不得半点虚假,因此,它比文字报道更有说服力。人们常说“眼见为实”,其原因就在于新闻摄影所反映的物体,是在空间平铺并列的,所以给人一种一眼就可看透整个造型形象这种一目了然的视觉效应,即直观性,它弥补了文字报道的某些缺陷。  相似文献   

4.
由新闻摄影造假引发的有关新闻摄影真实性的讨论,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更是引人注目。新闻摄影真实性有哪些基本要求,新闻摄影的失实有哪些表现,数字时代如何维护新闻尊严,坚守“真实”这一生命线,是我们应当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曾看到过一幅漫画,画面上有一列急驶的火车,被一男子拦住:理由是“前面在补拍抢救儿童的新闻照片。”漫画对某些摄影记者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拍摄作风作了讽刺,虽有辛辣之感,却颇能引人深思。新闻摄影作为新闻作品的一个种类,具有快速、形象、简洁、直观的特点。然而,它既是新闻作品的一种,就必然要受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的制约。新闻摄影,其作为新闻来说,必须具有新闻性、真实性和思想性,而其作为摄影作品来说,它又必须是直观形象,必须是现场记录的形象,必须是瞬间的形象。这种新闻性和形象性的统一,就构成了新闻摄影的特有属性——形象新闻性,它要求摄影者必须记录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真  相似文献   

6.
用夸张手法拍摄新闻照片,在西方新闻界早已习以为常了,然而在我国,除了上海几家大报近年来开始大胆经常刊用之外,在一般省市报纸的版面上仍难以见到。即便是在上海这样经常受到西方新闻图象“冲击”的新闻摄影界,对用夸张手法进行摄影报道而持怀疑态度的也还大有人在。有人认为:“把夸张用于新闻摄影是危险的。”有人提出:“夸张手法同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完全对立的,不相容的。”当然,摄影报道的真实性原则绝对不能违背!但新闻摄影的夸张手法是否与真实性绝对对立?二者可否通过摄影方式,转化为融洽和谐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最可贵的品质首先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原则。而在注意真实性的同时,新闻摄影还必须注意它的典型性问题。在新闻摄影中,典型性与真实性是一对孪生兄弟,本应形影不离,而在近年来出版的新闻摄影理论著作或研究论文中却较少关于典型性的论述。这种忽视典型性的倾向,值得新闻界深思。 在摄影中,典型性主要是指典型瞬间的选择。选择典型瞬间是摄影创作最基本、最常规的手段。没有典型瞬间,摄影也就成了单纯的技术手段,而无艺术或审美的价值可言。事实上,从摄影在中国传播以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已经看出典型选择手段对于摄影的重要。1934年2月,《晨风》第三集发表沈新三《美术摄影浅说》一文,文中说,在摄影中,“除静物外,景物随时演变。苟不当机立断,则机会不再,稍纵即逝,将贻后悔于无穷。”又说,“摄影贵在当机立断,不容迟疑而致失去至美至妙之一刹那。盖认清目的之后即应静待快门一拨机会之至。”这里实际上已涉及摄影的典型性问题。1936年9月王洁之在《飞鹰》  相似文献   

8.
新闻摄影作为社会科学范畴的一门实用学科,无论专业还是业余摄影者,只有了解它的内在特点,掌握它的固有规律,才能拍出精彩的新闻摄影图片。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介入,新闻摄影产生了技术手段渗透的“生产之变”与艺术化重构的“思维之变”。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也给新闻摄影的传统原则和标准带来冲击,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客观性、艺术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受到挑战,由此引发技术介入边界、真实与虚构、真实与美化、叙述与表意的争议。在新闻摄影与技术创新的对话与协商中,应当坚守新闻摄影真实性的底线原则,创新艺术呈现方式,制定与完善相关制定规章,在新技术条件下协调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赋予新闻摄影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关于新闻摄影、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多年来争论较多的是摆拍、补拍与抓拍的问题。新闻摄影拍摄的是新闻事件某一瞬间的静止画面,电视新闻、新闻纪录片纪录的是新闻事件一段时间的活动画面。它们在真实性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类似的。“摆拍”,为新闻道德原则所不准“摆拍”就是按记者的要求摆布拍摄对象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每年一度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从1957年至2012年,这个比赛共举办了55届。有着当今国际新闻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荷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的新闻摄影比赛,其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的新闻摄影事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它是由西方社会主办的,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从传统胶片的技术角度分析,是指摄影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拍摄并经过冲洗、放大等物理化学的反应而留在胶片上的影像,这是一种“直接的证据”,没有经过人为的修改和技术处理。数码相机出现后,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则界定在摄影者使用它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抓拍的“第一影像”。而这种数字影像是没有进行过后期加工处理的,甚至连极其微小的修饰也不允许。这样的数字影像是严格意义上的“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一、边防新闻摄影的特点1.具有时效性。边防新闻摄影的特点在于一个新字,它所反映的是正在发生的、引人关注的边防新闻事实。如抢险救灾、执行重大工作任务等。2.具有真实性。新闻图片的真实性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边防新闻摄影的生命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在我国,新闻摄影的真实性作为新闻摄影的生命和基本原则,被强调了50年。它经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考验,而被确认为没有争议的新闻摄影记者的天条。尽管我国50年代就讨论了新闻摄影真实性问题,并且拥有几十年理论与实践的积累,可是,在报道与影展中,失实或虚假的新闻照片仍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5.
黄洪波  王火炎 《中国记者》2023,(10):108-110
<正>AI图像生成搅动了新闻摄影的一池春水。“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如何在AI时代坚守与平衡”成为学界与业界广泛探讨的命题。其实,这一话题始终伴随于摄影技术每一次迭代进化的途中。如今,当数码技术被视为合理化工具时,人们似乎忘记了胶片时代是如何批判“灵韵”光晕的失去的。显然,当我们探讨真实性时,不能忽视有关真实性的共识是在新闻摄影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如果说网片的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生命,那么也可以说画面的现场感是新闻摄影的灵魂,摄影记者必须调动各种拍摄手段,有效记录事件赖以真实存在的原生态,通过画面现场感让新闻摄影“抓眼球、撼人心”。笔者从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中体会到,要强化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新闻摄影数年,也算是与摄影纪实打交道数年。因为,大家都知道新闻摄影中存在纪实性与真实性的关系。纪实性是达到新闻内容真实性的物质技术的基础。但无数事实证明: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并不等于新闻的真实性。那么,如何正确处理两者关系,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我想就此问题浅谈一点看法。 新闻摄影的纪实性与真实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不能等同。摄影的纪实性首先是由摄影器械的纪实性所决定的,它主要是限于技术方面。同时,也是摄影作品的创作者通过照相机记录现实场面的以及事物变化的过程,从而达到再现生活的特定方式及手段。而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则要求迅速及时准确地拍摄生活中的客观事实,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来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在拍摄时,摄影者不应干预事件的进行和人物的活动,而是依靠事先的深入采访、现场观察、分析判断,迅速摄取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和最有代表性的瞬间形象。从上述来看,纪实性与真实性是有联系的,它们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18.
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感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蒋齐生先生曾提出:新闻摄影应当“五求”即求新、求真、求活、求情、求意。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  相似文献   

19.
1981年,我国新闻摄影界提出了新闻照片“新、真、活、情、意”的五字标准,对指导我国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然而纵观这些年大大小小报刊上发表的新闻照片和众多新闻影赛的获奖作品,有崇尚“情”、“意”已成风气的倾向,这是于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不利的。为何我们的假新闻照片就总是屡禁而不止呢?笔者以为,除少数为个人功利所趋有意造假外,盲目追求“情”、“意”的“高标准”,造成一定的思想混乱,是一个重要原因。有感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新闻摄影中的“情”和“意”进行一番探讨。 新闻摄影无需融“情”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随着社会生活流程的加快、摄影技术的进步,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也需要不断跟上变化的时代而继续深入讨论。其目的只有两个:一是坚持被新闻摄影实践证明过的正确的做法;二是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新闻摄影的内涵,完善新闻摄影的采访方法,丰富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段,增强新闻摄影的画面表现力,提高摄影的新闻价值。根据新闻真实性的要求,结合新闻摄影的特点,本文试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对真实性进行讨论。一、新闻摄影的事实真实新闻摄影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现场拍摄的图片报道,这种现场纪实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