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10月《中国小说史 丛书》的出版,使小说通史、断代史、题材史、体裁史、艺术史、研究史等17种小说史新著展现在我们面前,汇总了20世纪的研究成果,当之无愧地获得了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 《中国小说史丛书》17种的作者,都是当代小说研究界的名家,所著各有千秋,短文难以尽  相似文献   

2.
十年书成见功力———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韩军近几年来,小说史研究园地比较寂寞。山东教育出版社刚刚出版的王恒展编著的《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打破了这种寂寞的局面,格外引人注目。与以往的小说史相比,它有以下四点突破:第一,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来界定研...  相似文献   

3.
杨义和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孙郁我曾写过一篇谈杨义的文章,登在《人物》杂志上。那时是因有感于他独自治《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了许多感慨的话。一转眼,五六年过去了,我们偶然相见,谈起天来,知道他已钻进故纸堆里,搞起古小说的研究来了,从现代小说研究,转向...  相似文献   

4.
读陈文新教授的《中国传奇小说史话》(台北正中书局1995年3月版),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可以看出,它并没有简单地沿用近年来小说史著作的套路,而是在尊重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对传奇发展的线索、具体作家作品,作了新的理解和处理,具有相当的深度和独创性。 陈文新教授研究文言小说已经多年。自从1987年发表第一篇关于文言小说的论文《蒲松龄笔下的名士风度和佳人韵致》以来,他在这一领域辛勤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收获,《中国文言小说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版)、《中国笔记小说史》(台湾志一出版社1995年3月版)相继问世,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突破困境     
自从1988年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一书迄今,陈平原已经在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领域摸爬滚打了七八年的光景。七八年来他出版了七八本书,而这七八本书又大多与文学史尤其是小说史有关,其中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与人合著,1988)、《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1989)、《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武侠小说类型研究》(1992)等,无不如此。如果了解5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史以及小说史研究所面临的尴尬困境,那么,这些探索实际上正是一次艰难的学术突围。这才是它的真正意义之所在,至于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中国小说史研究著作的出版,比较活跃。通史、断代史、题材史、体裁史不断有新著问世;不仅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且开始突破了“朝代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加作家与作品选讲”的旧格局。同时,小说史上的一些具有关键性的症结、历来研究的空白点以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因之也越来越显得集中而且突出。例如,关于小说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苗壮教授《笔记小说史》是高校古委会支持的“中国小说史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以多年深厚扎实的积累,对笔记小说史进行了本质的多重概括。首先,该书是以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以中国古人的小说理论为源头,适当联系当代的小说观,总结出笔记小  相似文献   

8.
类书对于文献保存、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产生过重要作用,文章以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和《古小说钩沉》为依据探讨类书功用,并阐述了类书在中国小说发展历史的追本溯源方面的重要功用。  相似文献   

9.
张兵先生的新著《宋辽金元小说史》以下简称“张著”,不仅体现了一位长期浸淫在中国小说研究中、有一定学术积累的学者深厚的学养,同时也为宋辽金元一代的小说史作了一个大致完整、详尽的描述。而其所采用的类型描述的叙写方法,更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索。在这样一个学术史背景下,张著所呈现出的姿态,就成为小说史叙写中大势所趋的结果。统览其书,大致是以史为纲,将整个宋辽金元时期的小说,基本上以朝代的更迭,划分为六个时期,在每个时期的论述中,沿用了鲁迅以来对文言小说的类型设计,对白话小说则详论“话本”这一大门类。“非有…  相似文献   

10.
《穆天子传》是中国小说之最古者。1992年我在撰写《中国小说的发展源流》一书时,有感于诸家小说史著都不给予这部重要作品以应有的历史地位——或只字不提,似乎没有其书的存在,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著录建国以来问世的宋元小说研究专著、史论、备本、选本和工具书等。有些虽撰成于建国以前,但建国后又再度重印,且影响较大,也予以收录。宋元小说研究内容所占篇幅较多的通代研究著作、工具书和兼收宋元小说的通代作品集也酌情列述。限于篇幅,除重要专著外,其他文献一般不作解题。研究著作《宋元小说研究》,程毅中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列入《文学遗产丛书》。作者认为一向以文言小说和通俗小说对举的观点不够准确,在对中国古代小说史进行宏观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古体、近体两大系统之说。《宋元小说史》,萧相恺…  相似文献   

12.
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以下简称《史略》),是我国第一部比较完整地论述我国小说发展历史的专著。它在国内外有着很大影响。日本友人增田涉,在鲁迅的热情指导下,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将《史略》译成日文,后由鲁迅用日文写了《〈中国小说史略〉日本译本序》;一九三五年七月,由日本赛棱社出版。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经十余年努力完成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集中体现了鲁迅辑录、校勘古籍的成就,它不但继承了中国学术传统,而且有所发展,蔡元培先生曾盛赞“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  相似文献   

14.
5.小说翻译在世界小说之林,法国小说占有非凡的地位。郑克鲁在《现代法国小说史》绪论中这样评价道:“法国小说在世界小说史上占有数一数二的地位,19世纪如此,20世纪自然如此。19世纪的法国小说与俄国小说共执世界小说的牛耳,20世纪的法国小说则与美国小说共执世界小说的牛耳。”在中国,法国小说  相似文献   

15.
《中国商贾小说史》,邱绍雄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商贾小说,就是指以商人为主人公、以商人经商求利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小说。在中国,这些商贾小说对研究中国商贾文化来说应该是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但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商贾小说却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赞佩曹雪芹的。他著《中国小说史略》时,谈及《红楼梦》,语气很是实在,评价之高,在他的学术随笔中,是很少见的。《红楼梦》影响了鲁迅没有?看看《呐喊》、《彷徨》,以及他的杂文集,大约可看出一些。鲁迅一生,得之于古小说的知识很多。他幼时读了大量野史、笔记,而尤对小说垂青。其中《红楼梦》,一直是他很爱读的书。他晚年写杂感,也常引用曹雪芹笔下的掌故,有的很贴切,我们读了,可以感到他是个深解《红楼梦》的人。 除了《中国小说史略》与《〈绛洞花主〉小引》中那些谈《红楼梦》的漂亮文字外,我们至今很难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陈平原逐步从小说史、学术史转入散文史研究,成果卓著,成就斐然,正如陈先生自言:“这些年,我在小说研究方面确实工作不力,但谈论散文,则颇有创获。”宏大叙事:《散文小说志》《散文小说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后改名为《中国散文小说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2004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胡文彬著中国书店2005年1月出版近十多年来,胡文彬先生先后出版了《酒香茶浓说红楼》、《冷眼看红楼》以及《红楼长短论》等7种红学著作,不仅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胡先生再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一书的写作,实现了“十年间埋于心底的夙愿!”这样的治学方法和过程不禁令人想起鲁迅先生的《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之于《中国小说史略》。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小说史的长河里,有着说不清的障阻。例如,《娇红记》这部有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小说,被错误地断为“元·宋梅洞作”之后,半个多世纪的小说史研究工作,便陷于迷茫而无所适从之中。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报刊史,关于广播电视史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部分。多年来,片断、零散的探讨虽陆续不断,但相对系统的研究成果却一直鲜见,通史性论著更是付之阙如。今年一月,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广播电视事业近80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广播电视通史》(以下称《通史》)一书终于问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