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玄武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的豫东片。玄武方言作为豫东文化的一种载体,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其间积淀了丰厚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
方言作为区域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在语言生态观同样受到保护。开封、商丘、周口等豫东地区,由于各县市相对距离较近,其方言中的语法特点基本相似,而对于探讨方言的多样性和保护语言生态的重要性来说,与普通话具有较多的相异之处。为此,从豫东方言的语法特点出发,辅以具有代表性的豫东词汇例句等方面来阐述其大众传媒视角下的生态影响变化。  相似文献   

3.
豫东各县市距离较近,交往密切,方言中的语法特点大致相同。豫东方言语法与普通话有不少相异之处,我们从词法和句法两个方面对该方言语法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4.
周口方言韵母系统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口方言在豫东方言中极具代表性,与普通话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文章以周口方音的韵母为描写、讨论对象,详细描写了周口方音韵母系统。通过对周口方言韵母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周口方言音系韵母的主要特征,为豫东方言及中原官话的研究提供了这一方言点的音系样本。  相似文献   

5.
周口方言在豫东方言中极具代表性,与普通话语音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本文以周口方音的声母为描写、讨论的对象,详细描写了周口方音声母系统,通过对周口方言声母及其特点的描写、分析和比较,揭示了周口方言音系声母的主要特征,为豫东方言及中原官话的研究提供了这一方言点的音系样本。  相似文献   

6.
任何母语发音都会对第二语言的发音产生正负两方面的迁移,克服发音负迁移是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环节和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汉语言及吴方言的发音特点,比较吴方言与英语发音音位的异同,找准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迁移点,帮助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主动克服母语及吴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干扰,通过对比教学,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突出英语发音的整体性,减少乃至消除母语及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7.
冀洪泰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3):17-18,114
冀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和韵母发音上都存在差别,根据发音差异可将冀州方言分为5个片区:冀州镇片区、南午村片区、西部片区、堤北片区、王海庄片区。部分冀州话用词方言发音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英语发音水平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通过调查南开大学30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发音,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考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别和所讲方言)对于英语发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以及讲不同方言的学生的英语发音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性别和方言两个因素还不足以解释大学生英语发音水平上的差异。本文针对性别和方言上存在的差异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汉语方言与英语在发音上差别很大,因此各方言区的人,尤其是成人学习者在英语语音习得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分析了中国南方部分方言的发音特点,并举例说明了受这些方言影响的成人英语学习者的典型错误发音。  相似文献   

10.
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由于汉英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发音系统,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受到汉语的影响,将方言的发音特点迁移到英语发音中来,进而影响了正确的英语发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以汶上方言为例,探讨克服方言对英语发音负迁移作用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更好地语音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和谐文化建设中必须要正确处理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与核心价值、一元化与多样化、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统一性与差异性、先进性与广泛性、继承传统与科学创新、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长远目标与具体过程等十大关系作了全面辨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是经济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产生"亚当·斯密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斯密本人对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把握存在着矛盾。准确揭示斯密对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真实看法,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亚当·斯密问题"和经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历史性。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实施了5年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与经验。尽管如此,社会舆论对高等教育评估工作依然褒贬不一,甚至出现了批评较多的现象。高等教育评估究竟有什么问题?从评估假设、目的、主体、客体与方法5个方面的质与量、善与恶、教与学、异与同、硬与软、虚与实、政与社、内与外、学与术、中与西这十大关系入手,对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进行深层次的理性解析。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在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认知和善处与家庭、国家或政府、社会之间发生的八种伦理关系。即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长幼关系;上下级、同事关系;公务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邻里关系;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0—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对数与城乡教育差距的对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相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来说,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对城乡教育差距有更显著的影响。并且,我国的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差距和城乡收入差距都是城乡教育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果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均衡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化数学课程改革,搞好数学“双基”教学,数学课程应在课程目标上提倡训练性与实用性的平衡,课程内容上提倡基础性与教育性的兼顾,课程结构上提倡逻辑性与认知性的整合;数学教学则应在教学方法上追求讲练型与探究型的配合,教学手段上追求传统型与现代型的结合,教学评价上追求终结型与过程型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在穷尽分析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的基础上,考察宋代江浙诗人用韵中不同韵尾阳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用韵。这些特殊用韵共计862例,包括:真文与庚青通押,真文与侵寻通押,庚青与侵寻通押,真文、庚青与侵寻通押,寒先与监廉通押,江阳分别与寒先、监廉通押,真文分别与东钟、江阳通押,寒先分别与庚青、东钟通押,侵寻分别与东钟、江阳通押。有些特殊用韵揭示出与宋代通语不同的江浙方音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若干关系,即: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阶级性与普世性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土文化"与"洋文化"的关系,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核心"价值与"外围"价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浅析和谐社会视角下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日益凸显,地域之间、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贫富差距现状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担忧。处理好我国贫富差距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视角下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分别从自然与历史因素、经济方面因素以及政府职能因素着重分析,有助于防止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化,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和谐学校要实现"授者"与"受者"的和谐、管理与服务的和谐、德育与智育的和谐、"法制"与"德治"的和谐,通过公共教育资源平台,为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时代的和谐,创造教育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