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查《汉语大词典》可知;“撕打”表示扭扯殴打,从字典引例可更加明确“撕打”的含义.是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四回:“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犀利的穿山风,像脱缰的野马在混沌无垠的大戈壁上撕打咆哮。”而“厮打”则表示双方(有时也表多方)互相扭打,“厮”就是日,俩男子当街厮打互相的意思。请看下列新闻标题:情人厮打在情人节《合肥晚报》2005年2月15《合肥晚报》2002年2月25日。  相似文献   

2.
“裳”字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8.3095.)中的注音只有一种,那就是“cháng”,我们先看一下《汉语大字典》对“裳”的阐释。“裳”:《说文》“常,下裙也。从中,尚声。裳,常或从衣。”chág《广韵》市羊切,平阳禅。阳部。(1)古称下身的衣服。《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毛传:“上日衣,下日裳。”……(2)衣服。《水经注·江水》:“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相似文献   

3.
诗人毛泽东相当讲究诗词的意味与创作手法。他号人谈诗词时不是提到“主题虽好,诗意无多”(《致胡乔木》,1959年9月7日)、“再则诗味不多,没什么特色”(《致臧克家》,1957年1月12日),就是提到“诗要用形象思维”(《致陈毅》,1965年7月21日)。下面摘引《致陈毅》中的一段:  相似文献   

4.
日前,笔者在某单位打工,任务是汇编一本资料性的书。笔者发现不少原稿中有“雄居”一词,如某项产值指标“雄居”全县首位,某种产品产量“雄居”全省第一,逐将“雄居”改成了“雄踞”。不料,修改稿经“把关者”一过目,要将“雄踞”改复原,并以《文摘报》2001年8月23日5版上的“……畅销五洲的《老夫子》在闯入内地图书市场的一年来,一直雄居中国图书排行榜的前列”为例,证明笔者的改稿之误。“居”、“踞”的读音虽相近,但意义实不相同。《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居”有住、住的地方、在、当、积蓄等八义,而“踞…  相似文献   

5.
张学海 《河北教育》2005,(23):45-45
有位妈妈,给《中国青年报》写信,坦称“我是一个失败的妈妈”。主要原因就是儿子中考“失败”.“只能选择一所民办高中”。(载2005年7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6.
刁世兰 《学语文》2008,(5):45-45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的主持人朱军曾经贻笑大方。将毛新宇的父亲毛岸青称为“家父”。他对毛新宇说:“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此语一出,观众哗然,指责朱军“太没文化”。更指责央视怎么能让这样的节目过关播出。(《朱军(艺术人生)口误称毛岸青为“家父”》,网易.2007年4月23日)  相似文献   

7.
“漫骂”和“谩骂”读音相同,意思相近,在实际运用中极易混淆。请看下面的例句: 如果我们不能够为红灯区里的妓女给出一条生路,抑或就业有一份工作,那么,我们就应该闭上我们刻毒伪善的狗嘴,停止我们卑鄙无耻的漫骂。(潘绥铭《关于“妓女”》,《杂报》2005年3月25日3版)  相似文献   

8.
我园的“两改”“四研究”胡翠璋近几年,我园根据《规程》精神,以“优化幼儿一日活动,让幼儿在良好环境中主动发展”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专题研究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做法大致概括为“两改”、“四研究”。一、两改(一)改观念为了贯彻《规程》,必须要进...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1日,《南湖晚报》第12版上刊登了《“现代私垫”亮相苏州引起争议》一。读后,作为一名一线教育,我的心被深深地触痛了。  相似文献   

10.
从“遏制”到“演变”的自供状《中流》1995年11期刊登美国《时代》周刊1995年7月31日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必须遏制中国》,并加了编者的话。《时代》周刊那篇文章说,所谓遏制,并不含有意识形态的成份,而是由于中国发展得过于强大,使中国的邻国开始感受...  相似文献   

11.
胡兴松 《新高考》2004,(3):49-51
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决定》涵盖“完善”范畴,以“改革、体制”为主题,在理论上有了许多根本性的突破。认真学习《决定》,我们应确立以下新的认识与观念。  相似文献   

12.
“更定”辨     
何伟 《语文知识》2006,(3):33-34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湖心事看雪》一文中有这样一句:“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课本对“更定”的解释是:“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的发愤之作《史记》130篇,除《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和《陈涉世家财,都有“太史公日”,其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以下简称《自序》),是司马迁的自传,说的是《史记购写作心态及全书各篇的写作意图,可说是一篇大“太史公日”。另外,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其中心也是讲《史记》的写作,与《自序》合壁生辉。司马迁承父业修史,而父子同称“太史公”。这样,“太史公日”中的“太史公”,有的是司马迁自称,有的称其父司马谈。除了最明显的父教子之类的场合外,已无法确知何者为父,何者为子、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所有…  相似文献   

14.
牛玉霞 《语文教学之友》2005,(11):48-48,F0003
《楹联丛话》载,郑板桥辞官归田后,一日客人送来一联,出句是:“三绝诗书画。”  相似文献   

15.
请看下面两个例子:1.而一介赳赳武夫,别看常常是“气壮如牛”,一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模样,可有时候照样“胆小似鼠”,露出“银样蜡枪头”模样。(《浙江日报》)1997年12月21日《两重性》)2.《银样蜡枪头》:“无奈,只好将这只‘银样蜡枪头’一扔了事。”(《光明日报》1999年3月1日)两例中的3个“蜡”,都是别字,应为“”。蜡、,都读là,但意义很不相同。蜡,《现代汉语词典》释:“动物、矿物或植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做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相似文献   

16.
“瞿然”异议张日铣《左忠毅公逸事》对“公瞿然注视”的“瞿然”注为“吃惊而注视的样子”,细审文义,似觉不妥。诚然,“瞿然”可释作“惊视貌”,《辞源》此条援《庄子·徐无鬼》为例:“子綦有人子,陈请前,召九方鄄日;‘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鄄曰:‘悃也为...  相似文献   

17.
《今日快报》2001年4月9日曾刊载了这样一篇文章《“坐位”“座位”能否通用,小学语文教材有错误?》。文章说,一名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让学生分别用“坐”和“座”、“做”和“作”组词,并加以区别。有一名学生组词“坐位”,于是,同学们有的说错,有的说对,说错的同学称应该是“座位”;说对的同学称书本上是这样组词的,互相争执不下。为此,记者找到了新版六年制一年级语文课本(试用修订本),见到了习题中的“坐位”一词,并就此电话采访了该教材编著室的负责人。该室负责人称:“座位”和“坐位”两个词都正确,《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坐”与“座”可以通用,只是“坐位”一词大家用得较少不习惯而已。  相似文献   

18.
马肃霜 《山东教育》2014,(11):18-19
《法制晚报》(2014年8月18日):中小学生应该如何“减负”;《中国江西网》(2014年7月28日);江西小学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考试不再“百分制”;《北京晚报》(2014年2月18日),天津出台最严减负令…… 说实话,现在一读到某地“学生减负”的新闻,内心总觉堵得慌。  相似文献   

19.
“龙”在《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一共有22个义项,我们在出土的睡虎地秦简《日书》中发现,“龙”还有一种特别的用法,意为“禁忌”。龙具有这一用法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龙是神圣的,人们崇拜龙,从而产生禁忌心理;另一方面是因为“龙”的原型是蛇,人们对蛇的惧怕在龙身上延续着,因而产生禁忌心理。  相似文献   

20.
古代农历九月九日,因月日都是九,故日“重九”;古代阴阳五行中九属阳数。故又名重阳。重阳节这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风俗习惯.如“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