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语作格动词是词汇语义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有特殊的语义表征。按照词汇性质,作格动词是具有较强动作意义的使役动词,使役性诱因既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是内在的,形成其客体既能出现在主位上,又能出现在宾位上的及物和不及物两种旬式。基于此,作格动词在词库中被分为一价和二价两个次类。通过比较它们的词汇语义表征,从而认定致使义和及物性是作格动词一价和二价存在的词汇语义基础。  相似文献   

2.
英语没有专门的语法标记来表示作格与受格的区别,所以英语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非作格语言。但英语动词表现出来的在聚合关系上的差异却说明了英语及物性和作格性的客观存在性,像break这样既可作及物动词又可作不及物动词的动词为典型的作格动词,含有这种动词的结构往往为作格性结构,而像lose这样只有及物用法的动词为典型的及物动词,含有这种动词的结构往往为及物性结构。本文主要对作格性结构和及物性结构的语义特征及其词汇基础、句法特征等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以对英语的句法及动词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其他语言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英语中的被动意义一般是由谓语动词的被动语态来表示的。但除此之外 ,谓语的被动意义也可以由主动形式的词汇来表示 ,比如由动词及动词短语、名词、介词短语的主动形式来表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动词的词汇意义入手,从词汇语义和句法形式两方面对二价目的动词进行了界定,给出了二价目动词的语义配价框架,对目的动词作了句法和语义分类;然后本文考察了二价目的动词的句法选择,着重描述了二价目的动词对句式、时态、句法结构的选择,讨论了二价目的动词对配价成分的语义角色的指派,给出其语义配置式;最后对动词的核心格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被动语态是动词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句子中 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英语的被动意义除了用及物 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表示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 示。 一、某些不及物动词表示被动意义 carry,cut,drive,keep,lock,open,pick,read,sell, shut,tear,wash,Wear,write等。这类动词既能作及物 动词。也能作不及物动词。作不及物动词时,虽然不是 被动形式,却表示被动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英语中通常用动词主动语态形式表示主动意义用被动语态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但是动词的被动语态并不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唯一形式。本文拟就较为经常出现的能够表示被动意义的结构作一归纳。 一、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7.
世界诸多语言存在作格交替现象。多数研究认为呈现该现象的动词为施事不特定的使役类动词,然而汉语和日语中施事特定的活动类动词亦呈现该现象。关于其原因,前人多从动词的体貌结构进行分析,然而可交替动词的体貌结构并不完全相同。基于词汇语义学的事件结构理论,以“方式”“结果”语义要素为准可以对汉语和日语的动词词汇化模式进行统一分类,进而可以对两种语言活动类动词作格交替的语义机制做统一解释。  相似文献   

8.
英语动词语态分为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当主语(或逻辑主语)为动词的施动者,我们用主动语态;当其为动词的受动者,则用被动语态.然而,在英语中不乏有用其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的却是被动意义.这一点,中学生学习英语时往往感到十分茫然.现就高中英语中的动词的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种种情况作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中,被动语态是个基础语法项目.及物动词的主被动转换是学生容易掌握的.很多动词短语,成语动词和词组动词都具备及物动词的特征,可以用于被动语态.但学生掌握运用起来却困难得多.怎样正确区分,理解和应用这些复杂动词的被动语态呢?下面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英语被动语态的形态特征比较明显,使用频率较高。汉语被动语态的形态特征不明显,主要依靠词汇手段来体现。英语被动语态中by+n结构的翻译受到语用因素、语法结构、语义的制约,该结构可以译为汉语被动句中的施动者、句子的主语、句子中的状语、句子的宾语、判断句"是——的"中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英语祈使句动词的基本特征,祈使句动词与完成体、进行体、被动语态及其与半情态动词的连用,祈使句与动词、形容词词汇意义的关系,以及祈使句的附加疑问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非宾格动词是一种特殊的不及物动词类别,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首先就非宾格动词的语言特征作了简单的描述和刻画;接着以作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为参照对象,对非宾格动词具有不同于一般的不及物动词的各种语言表现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典型语例的分析,揭示了非宾格动词自身的非宾格属性和在语义表征与句法形态两个方面存在的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润 《茂名学院学报》2011,21(2):50-54,58
古代汉语被动句有多种形式,可以分成意念被动和标记被动两类,它们有共同的特征:及物动词谓语不带宾语,语法结构与语义结构矛盾。被动句形式变化的动因是避免歧解,变化朝准确性和完备性方向发展。带宾语的被动式的存在,是与双宾语句等特殊的主动句相应。  相似文献   

14.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态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英语中大量使用被动句,尤其是结构被动句;汉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比较低,主要通过意义被动句来表达被动语态。造成这种语态使用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语法、修辞、文体、思维方式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存在于语言系统内部。本文旨在通过对英、汉动词的语义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造成两种语言被动语态使用差异的根源。  相似文献   

15.
许多不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复合谓语句型。一部分不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主动形式被动意义句型。部分及物实义动词与形容词搭配构成固定词组,相当及物动词,其后可接宾语,也可用于被动语态。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熊学亮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英语被动句分为三种的基础上,论述了英语主动句转为被动句所受的限制。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限制:语义的限制,词语的限制和宾语的限制。指出并非所有的英语主动句都可转换为被动句,要注意被动句的使用:依文体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句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被动句形式单一,通过使用条件和表现形式上的对比分析,英语以带标记的被动句为主;而汉语则以较为复杂、多变,无标志的被动句居多。英汉被动语态的直译,英译汉时注意在谓语动词的前面加上被动词来表示被动含义,把汉译为英时,应注意主语、动词间的关系。英汉被动语态的意译,在意思不变的前提下,将英语中的被动句翻译成主动形式的汉语。汉译英时要采用各种方式特别强调接受动作人或物的重要性。为提高英汉互译中被动语态的翻译工作,注意直译和意译的结合及出现歧义和词根变化的特殊翻译。  相似文献   

18.
根据语境及表达的需要,日语自动词句有时可以译为汉语中的“被”字句。本文试图对日语自动词与汉语被动式的这种不对称的语言现象进行比较分析,以进一步探讨日语自动词独特的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9.
邵伟国 《台州学院学报》2005,27(5):29-31,35
英语介词被动句经历了从"直接被动"到介词被动、复杂介词被动和短语介词被动等主要发展阶段.能够使用介词宾语进行被动转换的有介词动词、不及物动词 介词、复杂介词动词和短语介词动词等四种动词形式,它们之间的句法功能和语义特征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