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随着封建社会的确立,公元前二二一年秦统一时就建立了中央集权制,而西欧直至封建社会的后期,十五、十六世纪才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恩格斯说“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历史时期由法律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它观点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是由这个基础来说明的。”据此,中国和西欧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建立之所以有早有晚,也是由经济结构所决定的。经济结构的核心是所有制问题。本文试图探讨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特点,说明中国中央集权制长期存在和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一些哲学辞典和哲学教材,关于上层建筑的定义,有的认为“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有的认为“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3.
梁年 《华章》2007,(Z2)
一、让政治课发挥德育作用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学校和家庭构成德育网,其中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可从以下3方面来说明。第一,从德育的构成看.德育由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所构成,内容上包括哲学、经济、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诸多领域,因而习惯上人们把政治课与德育课同义,有的学校称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导我们:“唯物史观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敦的。”因为“经济状况是基础”,“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幔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到经济基础。……但经济条件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串于全部发展进程并唯一能使我们理解这个发展进程的红线。”因此,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社会经  相似文献   

5.
意识形态是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关系的思想体系,它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和宗教等社会学说组成,是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理想的思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一所学校的特色的形成,不仅是一所学校的个别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因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因此,对社会条件的正确认识、分析、选择和利用,是学校特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社会条件对学校特色的决定作用 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一种自然历史进程,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历史活动的每一个结果以及实际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其内在原因。同时,唯物史观又是“以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发展,也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物质经济生活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上层建筑的内容,按照传统的看法是包括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设施”,或叫“和一定理论观点相适应的组织和结构”(《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01页),这种组织和结构在阶级社会就是指政府、军队、法院等一整套国家机器;另一部分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点”(同上),即社会意识。为了方便,我们把前者叫具体上层建筑,把后者叫观念上层建筑。具体上层建筑应该是“社会存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教材存在"四不足" (一)教材结构欠妥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在现代社会里,政治思想品德素质应当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其中政治素质是指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思想素质是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的思维方法;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社会生活的行为规则;法律素质是指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由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不同,各年级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也有所侧重.高三着重政治素质教育,高二着重思想素质教育;高一则着重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教育.由于高二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即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所以对于一系列经济现象和本质规律,不能自觉地运用科学的辩证的观点进行分析,对一些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理解的不深、不透,把握不牢、不准.如:在说明商品从现象上看是件物品,从本质上看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若学生学习了现象与本质的概念,并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由于现行教材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哲学知识与经济学知识抽象比较难理解,所以高一学经济学,高二学哲学,我认为这样的结构不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一般来说,道德即伦理,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所提倡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具有善和恶、荣誉和耻辱、正义和非正义等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或控制自己的行为.道德在社会文化现象中,同政治、法律以及哲学、文艺、宗教等等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都是社会物质生  相似文献   

10.
陈志平 《教育导刊》2001,(9):3-5,46
文化有两种概念:广义的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与文明等同起来;狭义的主要指精神方面的财富,即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认为它属于社会上层建筑,它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之中,这些形式有艺术、道德、宗教、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和科学。制度和组织机构,则一般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相似文献   

11.
陈卓 《考试周刊》2013,(74):172-173
<正>"两课"是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它由八门课程组成: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课包括法律基础、思想品德和形势与政策教育。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重视的是,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蔡元培先生尤为注重国民的道德教育,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拟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蔡元培先生的道德教育思想作一探析。恩格斯曾指出:“唯物史观是以一定时期的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来说明一切历史事变和观念、一切政治、哲学和宗教的。”蔡元培的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同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国内电视纪录片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以其独特的知识性、纪实性、思考性再现时代发展的脉络,成为一种集历史、政治、经济、人文、军事、宗教、哲学、环境、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思考国内电视纪录片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语境分析,从而对国内电视纪录片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在家上学"现象的迅猛发展源于多种力量的推动。在教育理念上,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基础,它同时也得益于教育私有化理念的影响;在政治方面,美国政治文化中反主流倾向的发展、女性主义的发展以及相关组织和机构的积极活动对于"在家上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公众对宗教祈祷的强烈要求和对学校价值观教育的不满也是推动"在家上学"现象发展的重要因素;此外,家庭经济状况的好转、郊区化进程、网络和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在家上学"现象的兴盛。  相似文献   

15.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国家机构、政治和法律制度、以及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在这一对矛盾中,一般地说来,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经  相似文献   

16.
一、认知式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的偏向和影响   课程认知式思想道德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计划以内安排的思品教育,主要指社会、法律基础、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教学.这些内容是由教学大纲统一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统一安排,具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普遍强制性,以专门的学习科目来体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网络与思想政治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学习环境。网络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不仅仅是一种趋势,它已经成为一个全新时代的象征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思想政治课以它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特点,首先贴近并融入了网络。大到“9.11”事件,小到一元钱诉讼,网络涵盖了思想政治课中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宗教和国际关系等一切方面,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本文谈谈网络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论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具有很大的社会制约性。本文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环境的要求进行简要分析,以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时地对各种环境作出选择和调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单一学校行燮为整体的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9.
宗教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在美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政治活动和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美国宗教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而且有助于拓展我们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基础与上层建築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纷繁複杂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中,第一次把物质的生产关系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把政治、法律、宗教、藝术、哲学等观点,以及适合於这些观黠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作为在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上层建築。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第一次把社会学提到了科学的高度,为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客观的准则。它不仅对於研究和发现各个社会形熊的特黠与规律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於了解在过渡时期中由一个社会形熊向另一个社会形態革命变革的规律也有同样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