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宏宾 《视听界》2014,(6):74-77
由吴秀波主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播出后收视表现不俗,以生动的情节和自然细腻的表演吸引了受众。本文以该剧为例,从主调性、喜剧性、地域性三方面,探索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希望的田野》、《乡村爱情》到《喜庆农家》,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异军突起,一火再火,势头超过皇帝戏、清宫戏,尤其在北方地区屡创收视率高点。这些电视剧,并非只有农民喜欢,许多城市人同样热衷于这些“土里土气”的电视剧,有些作品还在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了热门话题,一些“经典”台词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口头禅”。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为何受到人们的喜爱呢?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3.
甘丽娅 《青年记者》2007,(14):124-125
近几年来,随着韩剧风靡全国之后,紧接着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成了主力军,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福喜临门》,迅速刮遍大江南北。以《乡村爱情》为例,“据央视索福瑞调查,《乡村爱情》的收视率在黑龙江是20个百分点,辽沈地区是10个百分点,南方是5个百分点,在重庆地区排在各电视剧的收视第一位,已超过当年播出的《刘老根》,创出了一个新高。”那么,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的原因何在呢?  相似文献   

4.
郑晴 《今传媒》2022,30(1):89-92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电视剧《觉醒年代》以严谨求实的基本创作底色,再加上激情昂扬的情节,成功引发了青年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共识,并刮起了一阵"觉醒"风。这部电视剧改变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叙事风格,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5.
平日里很少看电视剧,嫌它长,有的如白开水,没味道。但央视一套17集电视连续剧《赵树理》,我却一集不落地看了一遍。尽管该剧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但正是那些平凡故事、朴实无华的道理,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我。赵树理是我国著名作家,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他的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是农村题材的代表作,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天我国农村的发展,早已不是赵树理在作品中描写的那些情景了,但为什么描写赵树理成长和创作的电视剧,仍然有那么高的收视率,仍然那么打动人心呢?依我看,这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赵树理为人为文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周刊》2004,(36):79-79
★《秦始皇》幻想着一世二世乃至万世不灭的秦始皇,创立的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就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灰飞烟灭了,但他所创立的封建帝制,在中国历史上却一直沿续了2100余年。张丰毅领衔主演的这部电视剧,生动刻画了这位千古一帝的事迹。★《汉武大帝》这部58集电视剧已杀青,不久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公安局摄制的电视剧《喜跃胡同女民警》,于1986年9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播映后,一些公安干警和群众,普遍反映这部电视剧是一部反映了公安战线真实生活、树立了人民警察高大形象的较好作品。他们认为: 一、这部电视剧真实地反映了民警生活,打破了一般公安影视片只写侦破案件的单一形式。总政话剧团的同志来信写道:“这个戏不同于以往许多写公安题材的本子,它既没有抓逃犯,也没有智斗美女蛇,而是通过许多生动的细节,反映了一个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相似文献   

8.
葛清华 《视听界》2006,(1):41-41
目前,农村题材电视剧数量日渐减少,质量徘徊不前,农民在电视剧中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形象,具体表现在荧屏上:一是农村题材电视剧逐年减少,在众多电视剧中所占比重和分量实在太少太小。2003年全国播出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仅八部,即:《刘老根》(二)、《希望的田野》、《好爹好娘》、《走进八里堡》、《烧锅屯的钟声》、《三连襟》、《郭秀明》、《远山远水》。可谓“九亿农民八部戏”;2004年,央视黄金时间就没看到什么农村题材电视剧,尤其是主打新闻综合频道,似乎“农民形象”就很难占一席之地。2005年初见诸报道和预报的,诸如《商镇风流》、《小康…  相似文献   

9.
最近,接触了两件文艺作品,一件是大型电视连续剧《猎杀》。这部戏是抗战题材的作品,而其主题曲却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唱支山歌给党听》这支歌诞生于新中国建立之后,主题是表达翻身解放做了主人的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一首新中国建立后才诞生的歌曲,却成了抗日战争时间电视剧的主题曲,这不是成了"时间交响"么?另外,  相似文献   

10.
安建 《视听纵横》2007,(4):103-104
一、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创作近几年异军突起生机勃勃蔚为大观,特别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与《亮剑》等剧的播出,在荧屏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英雄旋风。这股旋风不仅支撑了主旋律电视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取得了良好的收视佳绩。是各主流频道争相青睐的好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海马 《视听界》2006,(2):35-36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10.3%,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  相似文献   

12.
与《亮剑》并列荣获全军第18届电视剧金星奖长篇一等奖的电视连续剧《石破天惊》,6月7日至18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中宣部7月5日在北京召开“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刘云山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称赞第二炮兵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剧《石破天惊》是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作品,很有时代感、吸引力、感染力,讴歌了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军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深受广大电视观众喜爱。 6月15日第二炮兵政治部在京召开《石破天惊》研讨会,来自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总政治部、中国文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清华大学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参加研讨,对《石破天惊》给予高度评价。本期研讨会栏目专题刊登这次研讨会上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发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作为电视剧创作领域一个日渐成熟的剧种类型,近年来军旅题材的创作出现了可喜的繁荣局面,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和平年代》《突出重围》《光荣之旅》《导弹旅长》《DA师》《沙场点兵》《热带风暴》等剧作,塑造了一批批生动鲜明的军人形象。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83-83
在大陆曾推出过《红色的天空》《千禧夜,我们蜕相声》和《他没有两个老婆》等3部戏剧作品均受好评的台湾“表演工作坊”,11月将开始《暗恋桃花源》内地版的演出。这部话剧由国家话剧院与台湾“表演工作坊”共同制作。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人民检察官》属于现实题材反腐影视剧,与以往同类题材电视剧相比,在叙事模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人民检察官》的主题是讴歌检查院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只要有证据,任何人都难逃法律的制裁,体现了"依法治国"的理想诉求,较好地发挥了电视剧宣传正能量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都市题材电视剧成为电视荧屏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类电视剧深受许多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女性观众.电视剧《欢乐颂》是2016年都市题材电视剧中较为突出的一部作品,具有突出的时代特征.这部剧通过对不同类型特征的都市新女性形象进行恰当的刻画与勾勒,传达出一种欢乐、自由、向上的人生基调.本文从人物时代特征的角度对电视剧《欢乐颂》进行简要分析和解读.  相似文献   

18.
正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是荧屏中非常重要的故事类型。相对于其他类型电视剧,其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从20世纪80年代《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开始,到后来的《希望的田野》三部曲、《乡村爱情》系列,以及近些年获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的《满秋》、《我的土地我的家》、《营盘镇警事》、《温州一家人》等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30多年来,一系列优秀的农村电视剧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一个  相似文献   

19.
吴进 《青年记者》2006,(4):49-50
《功夫》、《天下无贼》、《黑洞》、《永不瞑目》、《康熙微服私访》、《大腕》……这些著名的影视剧曾红遍大江南北,《开心辞典》、《幸运52》这些电视节目的经典台词更是深入人心。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精品都是由中国民营电视机构拍摄的。如今,大批实力雄厚、作品颇丰的民营电视公司异军突起,正成为中国电视市场一道独特的风景。政策法规的出台使民营电视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2003年底,国家广电总局向8家民营电视节目制作公司颁发了与国有电视台一样的《电视剧制作许可证(甲种)》。2004年6月,广电总局再次向16家民营电视公司发证,国有机构…  相似文献   

20.
刘洪岩、林明、杨硕在《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撰文,在对2007年电视剧产业进行梳理和分析时,发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主旋律作品多点开花。2007年电视剧题材上最大的一个改变就是: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类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