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少版小学五年级第九册教材《走进博物馆——非洲雕刻》一课,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欣赏,体会非洲雕刻粗犷夸张、节奏感强的艺术特色。对于大多数五年级学生来说,非洲艺术是一个全然陌生的艺术类别,怎样引领学生走近非洲雕刻,让他们充分感受非洲艺术的独特风格,成为这节课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教这一课时将比较运用在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何兰 《教学随笔》2009,(7):10-11
教材分析: 《献给父母的爱》是小学五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内容。五年级是学生情感道德观念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父母亲情,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渗透感恩教育,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走进非洲》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通过让学生参与模仿敲击非洲鼓的节奏、学跳非洲舞蹈,体会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体验和感受非洲"鼓"和"舞"的艺术魅力。 3、通过对非洲鼓语以及非洲舞蹈文化的探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4.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祖父的园子》一文,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老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首先抓住"鉴赏"这一核心进行教学设计,通过"重复"语言的品味、体会"大笑"的含义、通感艺术的体验等,引导学生感受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和艺术魅力;同时,在课始、课中、课末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拓展,从读一篇文章到读一本书,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这样的阅读课堂,堪称经典的阅读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卖木雕的少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7课)是我参加市优质课比赛的课文。这一次的备课与教学经历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好课,是磨出来的!一、初次尝试,深感肤浅备课伊始,我快速默读了课文,非洲少年的憨厚、淳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让课讲得大气,也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话说,我毫不犹豫地把这堂课  相似文献   

6.
喜欢春天     
课型:综合课年级:五年级教材分析:这节课是根据人民音乐出版社五线谱本五年级音乐教材的创作内容整合而成。是在学生掌握简单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的一种尝试。意在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设计思路:本课试图从学生熟悉的有关春天的歌曲入手,以学生自己所画的图画作铺垫引导器乐曲《春之声圆舞曲》的欣赏,自由想象出动作感受春天的美景,然后学习歌曲《喜欢春天》第一段歌词引出第二、第三段歌词的创作,最后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出创作内容,表达对春天的喜爱。整堂课体现新课程“感受与鉴赏”、“音乐与相…  相似文献   

7.
<正>一、案例背景1.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闻名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就以"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为单元主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悟到中国文化的精髓,从而萌生出民族自豪感。引人入胜的京剧是第三课《我们的国粹》一课中的第一个小主题。2.学生分析小学五年级学生对京剧最多只能做到"耳熟"而不"能详",他们对京剧不了解,对京剧在世界上的影响,更难有深刻认识。京剧对他们而言是居庙堂之高的,与他们没有任何情感关联。从心理上来说,五年级学生已有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学习本课重要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非洲雕刻以其简洁的线条、夸张变化的造型手法、古朴自然的表现形式以及神秘奇异的艺术风格.给人们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重视与喜爱。本期,让我们跟随曲昌顼女士的人生轨迹,走进她的非洲雕刻艺术之家——“非洲符号”。  相似文献   

9.
郭小丽 《成才之路》2011,(32):14-15
有一次,我们全体语文老师参加了五年级的“一课三上同说”活动,这节聚集了全体五年级语文老师智慧的公开课,在安排、设计上都颇具匠心。课上老师讲得声情并茂,甚至到每句话的安排、设置都恰如其分。课堂进行到学生渎书这一块时,却让课下听课的老师有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每每遇到读书的地方,举手的总是那固定的两三个人,其他的学生则显出一副漠不关心、事不关己的神态,  相似文献   

10.
[案例] 《放风筝》是我任教二年级看图说话课用的一幅画.画的是三个小朋友在湖边的草地上快乐地放风筝。上这一课前.我特意去买了一个风筝,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放风筝,让他们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  相似文献   

11.
王沁 《文学教育(上)》2014,(10):101-101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三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2.
《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三是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案例]《放风筝》是我任教二年级看图说话课用的一幅画,画的是三个小朋友在湖边的草地上快乐地放风筝。上这一课前,我特意去买了一个风筝,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放风筝,让他们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感受。  相似文献   

14.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的《珍珠鸟》一课是冯骥才先生的散文作品。教学时,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懂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思想主题,而且要聚焦表达,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的写法之妙;同时,要落实语用,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才能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才能让学语文与用语文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课标本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训练。本次习作的要求是让学生懂得,读后感就是把读文章、书籍后的体会、感受写下来。  相似文献   

16.
非洲雕刻艺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造型与制作上。它那夸张、变形与抽象的造型让世人大开眼界,制作的精巧使世人叹服。在非洲这个版块上,弥漫着浓厚的宗教气息。非洲人的宗教信念给非洲的雕刻艺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如雾里看花,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一个永久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曾听过玉器的雕刻技巧讲解,巧妙的运用玉石本身的纹路和肌理雕刻出来的玉最美、价值也是最高的。这让我联想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对待孩子的思维发展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尊重孩子真实的学习状态,利用课堂中的真实学习状态生成教学资源顺应孩子的思维而又巧妙的让孩子得到发展,这应该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应有的科学精神和艺术追求。第一个小细节:老师不再说"你说的就是……"一节五年级《小数乘法》的课堂上,例题每千克苹果0.8  相似文献   

18.
年级:小学二年级(第四册)课时:一课时课型:以表演为主的综合艺术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爱,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验爱,通过综合艺术实践教育学生奉献爱。2.用音乐剧的形式,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与创造才能,使他们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得到磨炼和发展。教学重、难点:①通过配音故事、课件画面感受乐曲情绪、熟悉剧情和了解人物形象,体会小乌鸦爱妈妈的音乐主题。②在表演中能够自配伴奏、即兴编创动作与大家共同合作。③以音乐为主线围绕艺术形象进行综合艺术实践、体验活动。学…  相似文献   

19.
常曼青 《海南教育》2014,(10):57-57
在生命世界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欣赏自然、感受生命、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价值观教育,对于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让学生亲自观察、亲身体验 这学期,五年级学生要上《做一个生态瓶》的课,为了做好上课前的准备,我让学生在9月16日提前准备了一些小鱼、小虾带到学校。  相似文献   

20.
吕向红 《考试周刊》2014,(27):167-167
通过教学《咿唷嘞啦》一课,让学生感受非洲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喜爱非洲民族民间音乐,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世界多元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