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上?一堂好的中学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这一直是一个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人甚至认为,听课老师认为好的课就是好课,或者专家认为好的课就是好课.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到学校听课的机会多了,小计一下,已听了近三十间中学数十位老师的课,发现不论是哪一间中学都有几位讲课很出色的老师。 一个多月前,上海教育出版社的一位负责同志到广州参加会议,表示希望随堂听一节事先不打招呼的课。他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在一间普遍中学听了一节语文课。课后,他认为这节课讲得好,挑不出什么  相似文献   

3.
陶伟晶 《教师》2012,(15):33-33
还没有开学,学校便组织我们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第二中学听课学习。在那里,我听了两节语文课,课题是《智取生辰纲》。第一节课是学生根据老师下发的提纲自主学习,老师一堂课没说话。第二节课开始是小组讨论,然后是小组汇报。  相似文献   

4.
教师上课,既要把课讲得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又要指导学生听好课。前者,老师一般比较注意,后者,却往往被忽视。有的教师认为,听课是学生的事情,老师至多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就行了.这是不够的。同听一堂课,收效不相同,这固然跟学生的基础有关,但我认为与听课得法不得法有很大的关系。怎样指导学生听好课呢?我以为最主要的,就是在讲述一个内容之前,要告诉学生讲述这一内容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个目的,教师所采  相似文献   

5.
正阅读教学是语文课里最普遍的教学内容,一位农村老师,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督导听课或者赛课之类的事儿,大多数人临阵抱佛脚。依靠名师教案,筛选教学课件,安排训练学生,不是显得被动就是花去不少时间。结果却因为按图索骥,被束缚了手脚,而显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就连学生互动都缺少真实味儿。说到底,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教者忽视了教材,忽视了教案创作。即使一堂课上得热热闹闹,也难称好课。上好课的关键是把握好教材,心中有数方能胸中有案。语文课气象万千,离开名师教案,到哪里去找自己的案呢?  相似文献   

6.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8.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笔者一贯喜欢进课堂听课,特别是没有经过刻意雕琢的正常状态下的原生态的课。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聆听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一课,真是极大的享受,叹为听止!在听后的好长时间里,我都抑制不住听课的那种激动与兴奋,总想与人分享这种激动与幸福。也许这就是本文产生的原因吧?时隔好久,我竟然找不到恰切的词语来形容于老师的课。于老师的课给我的所有感觉在我的脑海里汇聚成了这样的概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豪华落尽见真纯。它使我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也使我懂得了该怎样上语文课。“能看见吗?”“能看见吗”是于老师板…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课是一堂好课呢?王荣生、任玲和马豫星三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意见。我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观点,就是: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课就是好课。我觉得这个回答是有针对性的。现在很多语文课上成了“没有语文的语文课”(黄耀红语)、“离语文太远”、“没有语文味”、“把语文过滤掉了”,这种现象似乎有铺展漫延之势。这三位老师的文章是不是对大家有所提醒呢?欢迎大家参与《热点》栏目的讨论。下期讨论的话题是:话题作文,将中学写作教育带向何方?  相似文献   

11.
因为工作关系,我又一次来到江苏省靖江市季市中学,又一次听到了余中云老师的讲课。这次听课的内容是试卷评讲,因为他们学校中考刚刚结束。一般地说,试卷评讲不易讲好,但是我听了余老师的课以后,感觉很好。评讲中,他不是光说答案对错,而是将错的原因与解题的思路和技巧熔于一炉,使学生知道“哪儿错”,还知道“为什么错”、“下次不会再错”等内容。课堂上师生相互问答,气氛活跃,轻松自如,没有一点枯燥之感。课后我问学生,学生也一致反映“很好”,并说,“平时我们就喜欢听余老师的语文课”。 “为什么余老师的课会受到学生的喜欢呢?”我带着这样的问题与余中云老师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12.
李新彦 《成才之路》2013,(11):37-37
语文学习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老师运用创造性思维去激活课堂,使语文课有特色,让学生爱上语文课。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喜欢这门课了他们才有学好这门课的动力,如何使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呢?这是作为语文老师一直在不断思索的问题。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精彩的导入,  相似文献   

13.
事件回放——去年的某天下午第二节课,是学校整个语文教研组的听课活动,听的正是我的语文课。之前,为了准备这节讲读课,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与其他几位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把这一节课上好。  相似文献   

14.
童心不可欺     
最近听一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到某校借班上公开课,这位老师非常重视朗读,注意以读代讲,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课一开始,该老师便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学校的红领巾广播台马上要招播音员。这一课,谁读书读得好,老师就推荐谁去。”学生一听,个个兴趣盎然,课听得非常认真,读得也十分投入,令听课老师啧啧赞叹。课后,一位听课老师问授课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所学校要招播音员呢?他坦然地说,骗学生的。我一听,不禁一愣:说得好轻松,骗学生的!古人云:“童心不可欺”。作为教师,面对圣洁的童心,欺骗学生,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我认为这…  相似文献   

15.
四、深入听课4月21日上午,我开始了蹲点听课。这节是初一语文。上语文课的是一位男老师,这是一节随笔写作课,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的题目是七色春天,____,让学生猜今天的学习任务。有学生问是不是写作文,老师提醒,我给的七色春天后面是一个逗号,而不是句号,也就是需要同学们自填标题。接着,教师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启发同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想]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日记的情感,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写日记、写什么、怎样写、注意什么。关注学生“以什么态度写”“、写作过程是否快乐”,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发展。[教学实录]一、谈话交流,走近学生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为什么到五楼阶梯教室来上语文课吗?猜猜看!生:是有人来听课。生:是毛陈镇小的领导、老师来听课。师:(十分吃惊,因为课前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哦!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因为我认识那些领导、老师,我一年级就是在毛陈镇上小学的。师:(非常高兴)同学们,今年我们孝感市实验小学与孝南区毛陈镇中心小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语文老师常有感慨:语文难教,培养兴趣更难。认真的备课,辛苦的讲课,却收效甚微,学生不满意,教师无信心。故得出结论,语文课就是讲讲读读、背背记记,没什么好的教法。 笔者颇有同感。从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及经常听课中,笔者发现教师讲课单调呆板的分析课见多,而生动活泼的赏析课见少。所以打破常规、跳出陈旧传统教学模式,是语文课改革的关键之一。这里就记叙文教学中,如何变呆板的分析课为有趣的赏析课,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8.
发现·捕捉·传扬听课、调查研究、分析情况、指导教学,是教研员的基本工作。听课、调查研究又是教研员的主要工作手段。但是,当前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僵化的课堂氛围常使教研员在听课时像学生一样感到腻烦。久之,便形成了教师不欢迎教研员听课,教研员也把听课当作一种“苦差事”的局面。首次听红光中学的王辛铭老师的语文课,却毫无腻烦之感,一下子被那种和谐、融洽、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吸引了。课后,去和王老师约定时间准备再来听,王老师爽快地说:“不用约时间,可以天天来、随时来,什么时间来都欢迎!”凭着一个教过十余年语文教师的直觉,我觉得,王老师的话表明,我听到的这节课是实实在在的,是他日常教学原貌的反映,这样的语文课更引起了我的关  相似文献   

19.
崔成林 《教师》2011,(27):5-7
四、深入听课 4月21日上午,我开始了蹲点听课。这节是初一语文。上语文课的是一位男老师,这是一节“随笔写作”课,老师在黑板上给出的题目是“七色春天,____”,让学生“猜”今天的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笔者在整理听课记录时,发现这样三种课堂是有魅力的:一是灵动而有效的课;二是扎实而广博的课;三是"双管"融合得好的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