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杰克·伦敦的半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是关于一个年轻作家的奋斗历程。这本小说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杰克.伦敦最成熟的作品。小说中,马丁·伊登受到爱的鼓舞,决心成为一名作家可以与露丝门当户对。在超强毅力的支撑下,马丁.伊登虽然生活在困苦中,但他利用每时每刻拼命地写作、学习。然而,在其成名之后,马丁.伊登对资产阶级的虚伪生活感到极度的厌恶,对他自己的生活也感到绝望。最后,因无法再忍受毫无意义的生活的煎熬,马丁·伊登自杀了。马丁·伊登的死亡原因也就成为众多学者考究的对象,在此,通过分析杰克.伦敦本人对马丁.伊登的影响以及通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探寻马丁·伊登自杀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陈懿 《考试周刊》2011,(26):31-32
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长篇小说《马丁·伊登》和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一直深受读者的喜爱,也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马丁·伊登》和《平凡的世界》分别塑造了来自社会底层的青年马丁·伊登和孙少平这两个奋斗者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比较了两个悲剧人物形象的异同,并讨论了其共同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3.
杰克·伦敦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思想与达尔文的自然决定论。杰克·伦敦主要是将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思想的生存竞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作品的主要特点。分别以他的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巴克和马丁·伊登为例进行分析。从巴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伦敦对达尔文环境决定论的接纳与认可,从马丁·伊登身上我们发现了伦敦对超人哲学的接受肯定与怀疑。  相似文献   

4.
于洁 《海外英语》2014,(17):226-227
杰克·伦敦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思想与达尔文的自然决定论。杰克·伦敦主要是将斯宾塞的“社会主义达尔文”思想的生存竞争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他作品的主要特点。分别以他的代表作品《野性的呼唤》、《马丁·伊登》中的主人公巴克和马丁·伊登为例进行分析。从巴克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伦敦对达尔文环境决定论的接纳与认可,从马丁·伊登身上我们发现了伦敦对超人哲学的接受肯定与怀疑。  相似文献   

5.
马丁·伊登是美国著名作家杰克.伦敦笔下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悲剧是"美国梦"幻灭的直接结果。本文从个人奋斗者这个角度来分析马丁·伊登的悲剧意义,并反思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进而思考个人主义的局限和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马丁·伊登》是他的代表作,揭示了美国20世纪人们狂热追求"美国梦"的失败.小说的主人公马丁·伊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跻身于上流社会,但进入上流社会后,他反而更加痛苦、精神更空虚,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最后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悲惨的一生.这是杰克·伦敦思想的真实写照,他以同样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见,马丁的人生悲剧也是杰克·伦敦的人生悲剧.  相似文献   

7.
杰克·伦敦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传奇人物,虽然死时年仅40岁,但死后留给我们大量的作品和丰富复杂的思想.本文试图从杰克·伦敦的生平分析几种哲学思想对他创作的影响,分别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尼采的超人哲学,并就他的代表作品《马丁·伊登》和《野性的呼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童年是非常不幸的。他每天早上必须3点钟起床,去批发报纸,然后再到街头卖,卖完之后再去上学。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杰克·伦敦卖完报纸后,他的母亲拉着他到公共图书馆休息一会儿。因为是第一次走进图书馆,所以杰克·伦敦感到惶惑不安。在这家图书馆里,他们可以喝到免费的茶水,还可以安静地眯上一会儿。杰克·伦敦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个叫图书馆的地方,放着那么多图书与报纸,而且在图书馆里看书看报不要钱。但是没过多久,还是小孩子的杰克·伦敦在图书馆里就坐不住了,他大声地说话和嬉戏。于是,母亲把他带到图书馆外,语重心…  相似文献   

9.
杰克.伦敦是美国以描写北极淘金而饮誉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一般的文学史教材都认为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马丁.伊登》。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狼》,体现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创作特点,比《马丁.伊登》更适合做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0.
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主人公总是在和自己遇到的各种险恶境遇作斗争。境遇是杰克.伦敦小说中主人公活动的背景和展示主人公英雄气质的舞台,同时境遇使得主人公的理想幻灭,这也就决定了主人公的命运最终将以悲剧而告终。而"饥饿感"在杰克.伦敦的小说中既是造成极端境遇的原因,又是极端境遇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