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茶陵红色新闻产生于井冈山、湘赣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时期. 井冈山地区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周围五百余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江西的宁冈、永新、莲花、遂川和湖南的酃县、茶陵等县.  相似文献   

2.
熊项斌 《兰台世界》2012,(28):44-45
1928年4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后的工农革命军与朱德、陈毅领导的部分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这个处于湘赣边界,总面积4000平方公里的地方成功会师,并组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标志着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新纪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和奠基石,迈出了向农村转移,农村包围城市的关键性的一步,从此,革命星火如燎原之势迅速蔓延至全国,具有重大的革命意义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晓丹 《兰台世界》2006,(23):64-65
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建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毛泽东、朱德领导的湘赣边界军民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会剿"和经济封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红色政权,开展了土地革命,创建了一支党领导的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总结了一套适合人民军队和中国特点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也是中共一大代表.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党的六大举行之际,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武装割据斗争.毛泽东未能出席中共六大,但仍被大会选为中央委员.毛泽东是个党性观念非常强的人,当六大决议案传到根据地,他了解到六大决议精神后,立即在根据地进行了认真的传达和贯彻执行,并依据六大决议在根据地继续领导武装斗争、深入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5.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红色战旗。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秋收起义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6.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川陕边区的广大革命群众共同创建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广大军民以英勇顽强的斗争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斗争中,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间红军政治宣传工作的形式丰富而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茶陵县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的诞生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是湘赣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县、模范县。近日,该县一农户在撤除旧房时,从墙缝中发现76年前油印的《共产党组织根本原则》的小册子。该册子是一本生动、难得的党课教材,现被茶陵县档案馆  相似文献   

8.
何挺颖(1905-1929),字策庸,号科生,陕西南郑人.他是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更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干部.他于1925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秋,他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团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来带领部队上井冈山并协助毛泽东等人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是毛泽东最亲密的战友和最得力的助手.  相似文献   

9.
许旅是在土地革命战争之初的特殊革命形势下,继八一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和秋收起义之后,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共陕西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由共产党员许权中直接掌握和率领的一支2000余人的正规武装。许权中不仅能独树旗帜,屹立于各路反动军阀的虎视眈眈之中,在关中地区历尽艰辛,先后在关中北部的关山、陕南商洛和关中南部的蓝田,东部的渭南、华县、潼关等地坚持开展武装斗争长达13个月,成为支持农民运动和参加渭华起义的主力军,而且能围绕许旅的出路,是陕西党内较早提出武装进山,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走独立发展之路的军事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前敌委员会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军队中的领导机关,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时也设立了前敌委员会.一、毛泽东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1927年8月9日,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派毛泽东为特派员,与彭公达一起到湖南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8月18日至30日,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召开会议,讨论和制订秋收起义计划,会议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作为秋收起义的领导机构.对该前敌委员会的名称目前有三种说法,一是中共前敌委员会[1]242,二是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2]53,三是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3]214.  相似文献   

11.
1851到1864年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运动.参加革命的武装农民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建立了以天京(南京)为首都的革命根据地,转战十余省,和当地的地主武装和清朝官兵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势力.和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的农民起义军一样,太平天国非常重视根据地和敌后的革命宣传工作.太平  相似文献   

12.
姚岷  张京兰 《湖北档案》2006,(10):11-1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对反动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党的"八·七会议"后,共产党人在全国多处举行了武装起义,并建立起革命根据地.从1929年起,在湖北和相邻地区也先后创立了四块大的苏维埃根据地,使湖北成为全国主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湖北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曹县位于古曹国的南部,通称曹南.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鲁西南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是联络延安与苏北、淮北、鲁南等抗日根据地的重要通道.1943年9月,由于日伪军大规模的残酷扫荡,我军分区机关和民一团等部队蒙受重大损失,分区司令员朱程、专署专员袁复荣等领导同志壮烈殉国,斗争形势一时落入低潮.正当根据地的军民面临极其严重的困难的时候,陈毅同志路经曹南.  相似文献   

14.
张鼎丞是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和重要领导者。在中央苏区遭遇重大挫折、面临严峻革命形势之时,张鼎丞顶住党内外各种压力,坚持正确的革命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发展革命根据地民生,夯实革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5.
《湖北档案》2009,(12):F0003-F0003
说明:1930年至1934年,湘鄂赣根据地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及多次疯狂围剿的情况下,为保卫红色政权、开展革命战争,发行了“革命战争公债”,用来补充战争经费的不足。这里收集的是湘鄂赣及湘赣根据地公债债券,由湘鄂赣及湘赣苏维埃政府财政部于1932年7月至1933年10月发行,分湘鄂赣省短期公债、湘鄂赣省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及苏维埃湘赣省革命战争公债三种。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各地党组织遵照党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精神,迅速开展了创建根据地的工作。不久,由于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进攻,创建根据地的工作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南满地区,形势更加严峻。在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我南满军民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巩固和发展了南满根据地,为东北解放战争的早日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黄莺 《兰台内外》2014,(3):11-11
正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部分领导向上级组织报告说,刘志丹、习仲勋等坚持"右倾"、"富农路线",中共北方局遂派遣朱理治等人赴西北解决问题。朱理治9月抵达根据地后,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场主要针对陕甘边根据地领导的"肃反"运动。他们先是抓了刘志丹严刑拷打,之后又将红二十六军营级以上、陕甘边地方县级以上干部全部关押起来。大量的知识分子干部也成为屠戮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侯震 《兰台世界》2020,(3):125-127
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是中国共产党在吉东领导组建的抗日武装。中共吉东党组织以反日同盟军为基础,联合并团结吉东地区义勇军,结合吉东地区各抗日武装的形势,成立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面对穷凶极恶的日伪"讨伐",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固守绥宁根据地的同时,派出两支部队分进合击,扩大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同时,壮大了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的实力。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的战略方针,受中苏关系和战争形势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独占全东北到"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广大农村建立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红色歌谣是右江革命军民所创编和传唱,旨在揭露黑暗旧社会、鼓舞革命斗志、歌颂革命胜利、向往美好未来的民歌、民谣.这些红色歌谣以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民间唱腔为主要基调,以百色起义、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为主题,凝练了右江地区各族群众百折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团结务实的根据地建设精神,发出了右江地区各族群众举行百色起义的正义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