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金晓东 《图书馆杂志》2012,(10):85-90,113
蒋光焴是晚清浙江海宁藏书家,其衍芬草堂藏书楼多旧钞佳椠。学术界关于蒋光焴及衍芬草堂藏书的研究一直因面世文献有限而难以深入。本文在利用海宁蒋氏家传未刊文献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对蒋光焴藏书内容、藏书来源、交游与藏书、护书史实、藏书结局五点做新的探究,进而获得对蒋光焴及其藏书的进一步认识并总结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2.
清代私家藏书事业空前繁荣,"大抵收藏拈籍之家,惟吴中苏郡、虞山、昆山,浙中嘉、湖、杭、宁、绍最多"川.在<中国藏书家考略>所收录的历代480余名藏书家中,仅清一代,嘉兴62人,占12.9%,居全国之首,其中海宁21人,占嘉兴33.9%,居嘉兴之首.特别是乾嘉以后,海宁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私家藏书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小议藏书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相似文献   

4.
浙江海宁私家藏书活跃,藏书名家、名楼蜚声东南,享誉华夏,其中海宁蒋氏藏书家族甚为典型。蒋氏家族藏书名家辈出,藏书名楼不乏宋椠元刻,收藏甚丰。蒋氏来青阁、别下斋、衍芬草堂及西涧草堂藏书世代相承,衍芬草堂藏书更是历经六世递藏,绵延二百余年,诸多善本精品悉数捐与国家,可谓流传有绪,泽被当今。  相似文献   

5.
龚易图是晚清福州最著名的藏书家,当时人评价说其藏书之富、之精,在福州乃至闽省堪称第一。笔者据《乌石山房简明书目》、《大通楼藏书目录》不完全统计,龚易图的藏书超过16万卷,4万余册,现今福建省图书馆善本库中藏“大通楼”图书约15000余卷、4000余册;台湾大学图书馆藏龚氏“乌石山房”藏书34000余册。本文对龚氏这两部书目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著名藏书家敬业精神及学术成就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研究和了解我国历代的藏书家,是我国学术史、文化史以及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历史上有名可查的藏书家就有万人之多.由于我国封建文化历史的特殊性,我们一般将藏书事业分为"官藏"和"私藏".考证、探讨了王世贞、胡应麟和朱彝尊三位在我国藏书史上留下过辉煌一页的私家之藏的藏书家.他们嗜书、爱书,为求书而终身奔波,并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充分利用藏书进行精心研读,学术造诣深厚.对于他们,清末学者叶昌炽曾有诗赞誉,其诗刻画了三位藏书家的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历代私家藏书楼中,地处浙江南浔的嘉业堂藏书楼,是规模至巨、藏书最多的一个。藏书楼的全盛时期,只有1925年至1932年不到十年时间。这段时间的藏书,号称60万卷20万册(实际数为57万多卷18万余册)。其数量之大,不仅远超南浔所在湖州地区的藏书家:蒋氏密韵楼、张氏适园、王氏诒庄楼,而且亦为清末四大藏书家:聊城杨氏海源阁、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湖州陆氏皕宋楼、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所不及。再过一年,就是嘉业堂建成七十周年。岁月悠悠,时间无情。嘉业堂往日盛  相似文献   

8.
有清一代,私家藏书极盛,尤以江浙一带为最.乾嘉时代的鲍廷博是其中的佼佼者,且其藏书事迹独树一帜,别于众多私人藏书家.  相似文献   

9.
蒋汝藻是中国近代江南有名的实业家和藏书家,其足迹遍布江、浙、沪、京等地。秉承家业并发扬光大,尤其是耗十多年心血累集成万贯典籍,辟有藏书楼——密韵楼。本文从实业、藏书两大方面大致勾勒出蒋氏生平主要活动,重点阐述了蒋汝藻的藏书理念和实践,以其更好地探讨其实业理念和藏书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志双 《图书馆杂志》2014,(2):95-99,31
陈国仕是清末福建泉州学识渊博的儒士、藏书家,室名"天白阁",藏书多达二万余册,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依据厦门大学图书馆藏陈氏旧藏,利用其藏书题跋、自著等一手资料,结合方志等文献,对陈国仕的生平及其藏书来源、特点、散佚情况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明代私家藏书特点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中国古代藏书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尤其是私家藏书之风炽盛,藏书家不断涌现,藏书规模日益扩大,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官府藏书.  相似文献   

12.
我国清代私家藏书事业空前繁荣,嘉兴地区尤盛。这一时期“大抵收藏书籍之家,惟吴中苏郡、虞山、昆山、浙中嘉、湖、杭、宁、绍最多。”^[1]在《中国藏书家考略》一书中所收录的历代480余名藏书家中,仅清代嘉兴藏书家就有62人,占12.9%,位居全国之首。此时的嘉兴私家藏书事业达到了鼎盛,特别是清初嘉兴秀水,乾嘉以后的嘉兴海宁,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私家藏书最活跃的地区,誉满华夏的名家名楼群星灿烂,成为中华私家藏书文化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3.
王同愈是一位著名的苏州藏书家,主要活动于民国时期,其新旧并蓄、中西兼顾的藏书思想,在中国近代藏书史上极具代表性.本文试图以王同愈为例,折射近代藏书家的藏书活动以及藏书观念的转变.首先,文章简要介绍王同愈及其藏书活动,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藏书特色,进而分析其主要的藏书思想.最后,简要点评王同愈在近代藏书史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袁丹 《浙江档案》2006,(7):60-61
浙江的藏书之风,史籍可考的是从三国、晋时期的范平、范蔚祖孙开始的。据吴晗、杨立诚、金步瀛等学查考.自晋至清末,浙籍的藏书家约有440余人.浙江的藏书楼约有200余处。综观历史.浙江这个人荟萃的土地上,藏书名楼林立,名家辈出,为保存和传播中国古代藏书化起着重大的作用。浙江古代藏书的化意蕴可从藏书活动的化地位、化理念、化品位和藏书楼的兴衰变迁等方面来体现。  相似文献   

15.
许雅玲 《兰台世界》2012,(10):65-66
在台湾私家藏书史上,吕炳南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但是,由于大陆方面有关台湾藏书历史资料的匮乏等原因,对吕炳南等台湾藏书家的研究基本是个空白。大陆的藏书史著作《中国私家藏书史》在"民国时期收藏万册以上藏书家简表"[1]495中难能可贵地提及吕炳南和他的藏书,但可惜把他的籍贯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源远流长,具有五大基本文化特质:独特的文化景观;由藏书体现文化品位;由藏书体现“仁人爱物”精神;作为藏书家个人性情与志趣表征的“藏书精神”;与公家藏书互为补充的多元文化价值。基于此,论述历代藏书家的发展过程、地域性藏书文化的流变、古代藏书家的人文精神,以及古代私家藏书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丁福保的藏书观念及藏书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福保是我国近代重要的藏书家.他认为藏书不仅在于储存,更在于利用.他积极提倡藏书家要读书,同时把自己的藏书大量捐献给社会,为社会公用.作为著名的出版家,良好的出版业绩支持了他的藏书事业,也使他有能力接受其他藏书家的图书质押,从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图书.  相似文献   

18.
论南京图书馆与古代私家藏书楼的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京图书馆的藏书规模位列全国第三,其重要因素是"南图"拥有150万册的古籍线装书,这些古籍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江浙一带的私家藏书楼。在"南图"百年历史中,直接大宗收购入藏私家藏书约有5次,分别是丁氏八千卷楼藏书、范氏木犀香馆藏书、陈群泽存书库藏书、朱希祖郦亭藏书和顾氏过云楼藏书。这些藏书楼的藏品中有许多都是前代藏书家一传而再传的故物,故图书馆得一著名藏书楼之大宗,就与明清以来的诸多藏书名家发生了关联,它们是历代藏书家对学术文化的贡献,也是民族文化绵延不断、代代相传的实证。  相似文献   

19.
何玮是元代著名藏书家,其藏书量达万卷以上。本文通过钩稽墓志铭、元人文集等第一手文献资料,从多个方面探析藏书家何玮,主要包括其家世、生平经历、藏书基础、藏书利用情况等内容,并阐述了何玮对当时及后世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浙江太湖吴兴,自古为文化渊薮,文人学者层出不穷,藏书家不知凡几。自清末以来,更是大家迭起,产生了当时海内四大藏书家之一的陆氏醑宋楼。民初又崛起声势直追四大家的张氏“适园”、蒋氏“传书堂”、刘氏“嘉业堂”,这三家不但都是吴兴人,且为吴兴南浔镇同乡,彼此或有姻戚之谊、或是通家之好,又都以富豪而好藏书,并且在开始收藏后短短数年或十数年中,即相继蔚然成家,颇为奇观。这其中,由张钧衡创立的适园藏书楼就是一典型代表。本文就其藏书聚散源流、藏书特点及刊印图书等作一考释,以绍介同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