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静恩英 《青年记者》2016,(2):106-107
民初创办于香港的《大光报》在抗战第二年迁至广东韶关出版,在随后的几年内,先后创办了粤东、粤南、连县等几个分社.《大光报》积极宣传团结抗日,为推动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宣传作用.目前国内关于《大光报》的创办时间和创办过程尚存争议.笔者通过对现有史料的梳理,初步分析认为,《大光报》是在孙中山指导下创办的,创办时间为1912年而非1913年.早期《大光报》除了报道时事新闻,主要宣传孙中山革命思想和基督教精神.  相似文献   

2.
《晋察冀日报》的前身《抗敌报》创办于1937年12月11日.“抗敌”二字,明确指向当时中华民族的共同外敌——日本侵略者.晋察冀边区政府领导创办的这份报纸,宗旨就是宣传抗日救亡,动员和号召最广大的边区民众参与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当中.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和出版发行时间最长的区域性党报之一,被誉为“民族的号角”,是“抗日统一战线和抗日战争的武器和思想卫士.它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和准备着坚持团结进步的艰巨工作,并已成为边区人民的喉舌和思想武器,其本身就是一种在晋察冀具有根深蒂固的基础的抗日力量”.  相似文献   

3.
<小消息>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原地区我党领导机关最早创办的重要报纸之一,是中共豫鄂边区党委创办的机关报,也是中共河南省委创办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4.
张贵 《军事记者》2003,(7):40-42
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办的油印报纸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领导下,东北地区的南满(今吉林省以南广大地区)、东满(今吉林省东部地区)、北满(今吉林省以北的广大地区)和吉东(今黑龙江牡丹江地区)等地的抗日游击区部队陆续创办了油印报纸,有文字报纸和画报,通常为八开二版到四版不等。成为党的宣传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1、南满地区抗联部队办的报纸《红军消息》和《人民小报》在南满的磐石地区,最早创刊的军报当属《红军消息》。1932年11月,中共满洲省委指示省委候补委员、军委代理书记、巡视员杨靖宇(当时化名张贯一)到磐石,将磐…  相似文献   

5.
陈静  孟令择  张金鑫 《传媒》2023,(24):85-87
创刊于1939年1月1日、主要发行于晋冀鲁豫边区、遍及华北地区的《新华日报》(华北版),是中国共产党为应对侵华日军文化侵略和国民党舆论控制,以及鼓舞军民抗日热情而创办的一份具有重大影响的报纸。该报通过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报道华北抗日战场实况及党中央的指示精神,极大鼓舞了华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日信心,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在浙东创建了抗日根据地.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方针和政策,团结人民,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声讨投降派的卖国行为与顽固派的倒行逆施,创办了大量卓有成就的革命报刊.这些报刊具有鲜明的立场与战斗精神,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完成了党的宣传使命.  相似文献   

7.
王芳 《黑龙江档案》2014,(5):142-142
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行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广大爱国知识分子冲破了敌人的文化统治,创办了多种报刊,在报刊上发表抗日文学作品,利用报刊进行抗日已成为当时抗日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金剑啸就是利用报刊同敌人展开艰苦斗争的。1933年5月,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在哈尔滨创办了省委机关报《满洲红旗》(后改名为《东北红旗》、《东北人民革命报》),该报的宗旨和任务是向东北人民宣  相似文献   

8.
杨莲霞  戚睿群 《传媒》2024,(4):81-83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的舆论阵地。本文从《向导》周报的时代背景、主要宣传内容、时代价值等方面探析党报的舆论导向作用。《向导》周报将党的理论宣传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传递了党的信仰,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指明了前行的方向,在党报创办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宣传工作,在宣传实践中采取了多种策略.民生宣传策略的有效贯彻,充分发挥了中共中央党刊的"喉舌"和向导作用,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0.
“民族的号筒”——邓拓与《晋察冀日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军事记者》2003,(11):56-57
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建立。晋察冀军区政治部1937年12月11日在河北阜平创办《抗敌报》,向全区发行。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邓拓在这时调来报社任主任,以后担任社长、总编辑。1940年11月7日该报改为《晋察冀日报》,解放前夕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成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是抗日根据地创办时间最早和最长的党报之一,是晋察冀边区最重要的一个报纸,是边区党和人民革命斗争的喉舌。聂荣臻曾称赞该报是…  相似文献   

11.
王俊斌 《编辑之友》2010,(5):104-106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各抗日根据地陆续创办了不少报纸,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闻宣传工作,为抗战的最终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以<胜利报>为例,对这一时期的报纸出版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抗日战争成就了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孕育了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真正大发展的时代。抗日战争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仅解放区的报刊总数约计达到400种之多。这些报刊在抗战期间迅速成长壮大,为抗战胜利发挥着舆论喉舌的作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就是抗战时期山东地区战火中的一支神笔。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第十二个记者节,这里发表《范长江与河南》一文,以资纪念。——编者河南确山境内群峰竞高,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1921年这里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杨靖宇等共产党人在确山领导了农民暴动和1927年刘店秋收起义。确山竹沟还是中共鄂豫边区委、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抗日名将彭雪枫1937年在竹沟创办《拂晓报》,并率领新四军抗日游击支队开往豫皖敌后战场。  相似文献   

14.
产业报的萌芽是旧中国屈指可数的商业报。1902年,天津出版了第一张反映经济活动的《商务日报》,后来,浙江又创办了《浙江工商报》,上海出版了《商报》。抗日战争时期,西安创办了《工商日报》。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5月1日,《人民铁道报》以有别于旧时代商业报的崭新面貌与读者见面。50年代,《人民邮电报》、《人民商业报》、《冶金报》、《国际经贸消息报》相继问世。但这几家报纸在其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先后中途停办,以后又陆续复刊。粉碎“四人帮”后,最早创办的产业报是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2014,(7):39-40
<正>《晋察冀日报》1940年11月7日在河北阜平出版,其前身《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1940年11月7日按照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决定改名为《晋察冀日报》。《晋察冀日报》为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邓拓担任社长兼总编辑,是全国解放前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党报中创刊最早,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晋察冀日报》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下创办,其任务是使群众理解党和边区政府的政策、主张,积极踊跃支持抗战。甫  相似文献   

16.
田婧 《出版广角》2016,(15):52-54
《救国时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海外开展抗日宣传的机关报,力倡“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救国时报》的抗日宣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探讨《救国时报》创办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其办刊特征,探讨其办刊启示,有益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编辑出版事业。  相似文献   

17.
回顾抗战时期党的新闻事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回忆在抗战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党的新闻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 全面抗战爆发后,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创办了大量的刊物。晋察冀根据地办了油印的《抗敌报》等,冀中根据地出版了《自卫报》、《冀中导报》,吕梁山地区创办了《战地通讯》,晋东南地区创办了《胜利报》,其他一些地区也纷纷出版各种报刊。 1938年1月11日,经和国民党的反复交涉,《新华日报》在汉口正式创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根据需要,1939年2月7日,党中央决定改组《新中华报》为中央机关报,10月,创办了以党建为中心的《共产党人》。《中国青年》已复刊,《中国文化》、《边区群众报》相继出版。此时,新华社已和《新中华报》分开,建立单独编辑部,承担起党的方  相似文献   

18.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英国接管香港。中共中央电令广东区党委,立即去香港、广州占领宣传阵地。原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社长杨奇,奉命带领6名编辑、记者迅即奔赴香港。经过短促的筹备,香港战后第一张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正报》(4开,3日刊)于1945年11月13日创刊。社长杨奇(化名杨子清)兼任总编辑。后由黄文俞接任,改为周刊。  相似文献   

19.
一九四二年初,敌后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日本侵略者在其占领区大搞所谓“治安强化运动”,企图巩固它在占领区的血腥统治。为了揭穿敌人的阴谋和各种欺骗宣传,向敌占区人民报道国际和国内形势的眞相,进行抗日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成就,中共中央晋绥分局  相似文献   

20.
刘莹 《新闻知识》2012,(2):99-101
《文汇报》是孤岛抗日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始终坚定地以抗日爱国为宣传基调,始终反抗日伪等反动势力的控制,报道中国军队和人民英勇抗日的壮举,揭露日本侵略者、特务及其走狗的罪行,一度成为孤岛时期上海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