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就是灵魂,就是方向;器,就是工具,就是方法. 何谓档案馆发展之"道"与"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  相似文献   

2.
2017年姜堰博物馆和徐州博物馆联合举办了“紫气东来圣旨驾到”馆藏圣旨精品展,展出明清时期圣旨20多道,其中姜堰刘氏一族受朝廷封赠的五道圣旨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关注. (一) 这五道圣旨纵30厘米、横200多厘米,丝质、五彩、云头底纹,左右两边饰有升降龙图案.右边汉文,从右向左书写,左边满文,从左向右书写,基本保存完好. 五道圣旨中,第一、第二道是关于刘惟馨的两道圣旨,分别是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日朝廷给刘惟馨父亲刘赓歌、母亲王氏的诰命,嘉庆十四年正月初一日朝廷再次给刘惟馨已故父母的诰命(赠封).朝廷因为刘惟馨父母教子有方,培养出了刘惟馨这样的对国家有功之臣,而封其五品荣衔.  相似文献   

3.
国家图书馆所藏与道真有关写卷古代修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献的调查,认为藏经洞文献文物与道真收罗古坏经卷和修补佛典的活动有密切的关联,修补古坏经文应是三界寺藏经的重要来源.从这个角度来看,敦煌藏经洞的文献文物是研究古代修复的最好资料.在敦煌古代众多的修复者中,最有影响的就是道真;在敦煌文献中,留下修复记载的,也只有道真.本文在详细考察国家图书馆所藏与道真有关写卷的古代修复情况的基础上,试图探寻道真修复技法的端倪,以期为全面讨论道真的古代修复问题提供些微帮助.  相似文献   

4.
编辑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者,源也,原也,本也,初也,恒也,浊也.道存于心,存于行,存于性.道,无形,乃有其大;无清,乃有其容;无味,乃有其馨;无语,乃有其声.盖天地间,万事万物皆有其道,百行百业皆有其本.夫编辑者,虽渺小如宇宙之微尘,不彰如山间之谿谷,然亦有其本,亦有其道焉.  相似文献   

5.
推荐算法开启了智能传播时代.针对算法运用引发的问题,我国已出台系列法规,确认用户拥有选择权、拒绝权、对重大利益影响的说明要求权等,并规定互联网平台的备案、公示、告知等义务.智能传播时代,对新媒体的运用应基于对"道"的领悟,即在传播手段、传播工具之上,认识和掌握规律.传播之"道",在于谋"势",在于"善用",在于保持敬畏之心.最重要的传播之"道",是要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是服务"国之大者",构建有效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微记录     
正@大海旅游人:1935年3月中,长征中的中央红军正快速突围通过贵州的一处山口,26岁的闽粤省委书记陈慧清要分娩了。"孩子多久时间生出来,就顶多长时间!"五军团军团长董振堂传令给39团。两个多小时后,孩子降生,队伍才撤下来。有人不理解:为了一个婴儿,这牺牲值得吗?董振堂说道:"我们革命打仗,不就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吗?"@历史袁老师:我看百家——1.孔子:为人之道;2.老子:处事之道;3.庄子:养性之道;4.孟子:君臣之道;5.荀子:学习之道;6.孙子:韬略之道;7.管子:教练之道;8.韩非子:统驭之道;9.鬼谷子:  相似文献   

7.
老子<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足见哲学上的道的概念与常言所道之道的差异.同时也说明要将道的概念讲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三年前,贵州电视台台长白芳芹先生邀请中国当代"洋务派代表"龙永图先生担纲主持创办<论道>节目,开创了部级领导干部触电中国电视政论节目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一、"道"家的经济伦理 1."道"论的思想文化 "老子"在"道"论中认为自然规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把"道"描述成天地之始,是包含一切灵性的万物之母,道中是无是有、是虚是实、是白是黑、是清是浊、是真是假、是美是丑、是善是恶、是正是邪,都由万物运化其中,且又生化在万物之中,一切被它策动、被他运化、被它圆满.  相似文献   

9.
通过列表详尽展示了历代全国性的综合目录和道教专科目录对道书的著录和分类情况,并对著录道书的数量变化和分类情况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道形成于明朝,发展改革于清朝,是省一级政权的派出机构.关于道及其行政长官道员的制度,已有前人详加论述[1].<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清朝开始陆续开放通商口岸,近代海关随之建立.清政府为加强对海关的管理设置了以海关为管理、监督范畴的道.  相似文献   

11.
道教文化的核心是"道".老子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盛衰变化的总规律.这可从<道德经>的开篇加以证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清静经>指出:"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故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细粒,无不有"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出版人的苦恼,莫过于图书市场的有限了.如何在有限的图书市场中寻找空间、空白和潜力,是谋求突破、实现增长的求胜、求赢之道.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香港历史档案馆迁址遭到市民反对,最终重新考虑 香港历史档案馆成立于1972年,当时的临时馆址在港岛中区花园道1号A,位处美利大厦旁边停车场内的一座两层高的旧楼房.1974年9月搬迁到位于中区美利道2号的美利道多层停车场大厦的地下和阁楼,这里位于香港的中心地区,便于市民利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思维中始终存在一种模糊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模糊性被称为"大智慧",却使得中国传统中迟迟没有建立起完整而清晰的科学体系.例如,中国的天文历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却没有形成足以成为体系的天文学.中医的很多医理和药理令西方人惊羡,却一直缺乏定量描述,没有可准确遵循的医学规则.  相似文献   

15.
一直在思考,"道"的真谛是什么?"道"在中国哲学的视野里,博大精深且意蕴悠远.海德格尔曾说,道家思想犹如一口古井,随时都可打上水来.也许,道是凝聚着理性、直觉与情感的智慧的结晶:重德求善,自强不息,平等宽容,直觉悟道.这是<论道>节目的深层追求,也是节目之外人人可悟的社会人生之道.  相似文献   

16.
朱清河 《当代传播》2011,(1):108-110
当前,由于新闻类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新闻教育的道、器、学、术之争再起烽烟.本文通过对新闻教育道器之争的历史演变、现实境况及其高校教育育人目的等三方面详细阐释,以期为高校新闻教育改进提供理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图书评论》1998,(5):46-49
1996年9月18日,朱镕基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管理科学兴国之道>.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的管理科学的时候了.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  相似文献   

18.
<素书>的作者并非一人,是汉至宋间文人陆续完善而成.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但仍以道家的"本德宗道"为主,辅以儒家的仁、义、礼,是一部审视历史、增广智慧的道家著作.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化思想界比较活跃,富有开拓精神,在融儒佛道思想于一体、创立理学的过程中,道佛所倡导的行气、导引等养生理论和实践也为宋人所继承,并且他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服食金丹的危害而逐渐加以摒弃,走向了较为切合生理实际且简便易行的道路,深受宋人喜爱.这就是宋代养生新风的兴起.其中宋代文人对导引养生术的研究与实践对新风的兴起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孝敬之道     
于丹 《全国新书目》2008,(11):28-29
《于丹〈论语〉感悟》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7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论语》是朴素和温暖的,它的朴素和温暖不仅在于那里面有天下大道之志,与此同时它还会指出一条脚下的路,让我们抵达自己的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