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也是人们之间能够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有序、社会经济能够繁荣发展的前提。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诚实守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守信”实际上是拒绝谎言和重视承诺。  相似文献   

2.
所谓“诚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所谓“守告”,就是要“讲信用”、“守诺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诚实不欺”,等等。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3.
左文能 《云南教育》2004,(31):45-45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为人之根本,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莺点”。  相似文献   

4.
叶莉洁  包燕 《教书育人》2006,(12):14-15
一、诚信与诚信教育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信念,“信”是一种外化的道德行为。诚信是一种道德价值取向,是我们应该遵循的道德要求。诚信是一切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品德,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误区一诚信教育中唯“诚信”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个人在与他人和社会处理各种关系时,所应遵循的一种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我国古代传统道德就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因此,诚信本身所蕴含的道德内涵,就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还是一种内在的道德修养。即诚信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更应是人的全部道德素质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来说,诚信是人的美德的重要体现,它折射了人的道德内涵。基于此,把诚信教育看作是“旨在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品质的努力”是不够的,是狭隘的,是道德的片面认识。因为,诚信包…  相似文献   

6.
诚信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近来学习湖南省道德模范唐中和与曾玉萍两位同志诚实守信的事迹,深受感动,也深受启迪,又一次激起了我对“诚实守信”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填空11自立自强是一种的品质,一种的精神。21雷锋说过:“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做一个的人。”31在成绩面前永不满足,不断前进,是的精神。4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历代人们都把诚实守信作为的基本道德。5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推已及人,应为他人着想,  相似文献   

8.
马向君 《宁夏教育》2010,(7):134-13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人们之间能够正常交往、社会生活能够稳定有序、社会经济能够繁荣发展的前提。对于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以诚实守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由“诚”和“信”两个概念组成的。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诚”与“信”合起来作为一个科学的道德范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此之谓诚信,其本义就是要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素有“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 ,人们把诚实守信视为做人最起码的道德。“言而有信”、“一诺千金”一直被公认为做人处事的准则。战国商鞅因立木取信 ,而使变法通行全国 ,为秦的迅速昌盛和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古代教育家曾子诚实守信 ,杀猪取信 ,至今传为美谈。近、现代史上 ,诚实守信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进入新时期 ,中共中央又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将“明礼诚信”作为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而大力倡导。但是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 ,由于我们对诚信道德发展过程的本质缺乏了解 ,教育中往往出现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诚实守信是符合市场经济内在的逻辑和发展规律的规范和美德。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内在地需要并且产生出诚信。加强诚信建设对社会主义物质明和精神明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中,诚实、忠义、信义、信用等都作为作家歌颂的主题。同儒家提倡的仁心与佛家的自律精神相一致。但当诚信观念被践踏时,便会催生出复仇这一承栽着人类恩怨的情感历程。这是因为当诚实与信义被践踏、被背弃时,受到伤害的一方基于被愚弄的愤怒以及被伤害的仇恨而实行报复,背信弃义的受害者往往会变成复仇主体,这样诚信观念与复仇主体之间便产生了一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诚实信用原则又称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诚实信用原则最初表现为道德的基本要求,逐渐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成为民商事领域的一项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个高度概况和抽象的概念,在民商事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做为一条法律原则,它也同样体现了法的内在理念。在探讨诚实信用原则法理基础之上,得出其对维护市场交易安全、提高民事流转效率、体现公平正义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诚信意识,提升道德素质的建议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会计诚信建设日趋重要。诚信不仅是会计之本,而且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需要。所以,为加快市场经济的进程,需采取措施加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16.
传统美德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道德教育是其教育目标中的重要一环。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时,应弘扬和借鉴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主要表现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诚实守信教育、勤俭节约教育、敬业乐业教育、团结友爱教育、义利观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诚实守信是个人立身之本。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伪造履历、破坏图书、拖欠助学贷款、考试作弊等缺乏诚信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要通过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充实诚信教育内容,改进诚信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和道德实践基地建设等措施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党组织的教育、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产生的现实条件。信念坚定、牢记宗旨,清正廉洁、一身正气,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心系百姓、无私奉献,尊老孝亲、大爱无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时代内涵与特征。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具有重大的现代价值,有利于永葆党的先进性,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是关系到民族兴旺、国家富强、家庭幸福的大事,也是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学是康德哲学的重要内容,“人是目的”是《实践理性批判》中“道德三律令”的核心思想,是康德对“人是什么”之谜的历史解答;“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在彰显了人具有高于世间一切的价值和尊严,在铸就了人类社会发展黄金准则的同时,也凸现了以人为中心给后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