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中山狼传》使用了“毛宝放龟”这一典故,作注者均注毛宝“为东晋人”。但《中山狼传》写的是春秋时代晋国赵简子猎狼的故事。引用东晋典故显然不合情理。这一差错,或者是作者马中锡的疏忽,或者是尚有作注者未见到的史料。  相似文献   

2.
明代马中锡(1446——1512)撰《中山狼传》,成功地塑造了中山狼和东郭先生两个典型.作者通过思想、心理、语言、行动,集中地表现了中山狼的可恶和东郭先生的“可爱”,把这两个寓言形象刻划得入情入理,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3.
中国素重孝道,孝子故事颇多。《儒林外史》中有郭孝子寻父一节,时贤多考其本事乃《啬生文集》之胡孝子。近有学者认为《型世言》卷九所记王原事当是其本事。通过对《明史》、《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等著述细细勘别,认为,《文安县志》所载纪常《王孝子传》作为本事才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4.
中国素重孝道,孝子故事颇多。《儒林外史》中有郭孝子寻父一节,时贤多考其本事乃《啬生文集》之胡孝子。近有学者认为《型世言》卷九所记王原事当是其本事。文章通过对《明史》、《续藏书》、《文安县志》、《国朝献徵录》等著述细细勘别,结论认为,《文安县志》所载纪常《王孝子传》作为本事才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5.
1.ying 赢:余利;利润。晁错《论贵粟疏》:“操其奇赢。”(牟取暴利) 蠃:姓。苏洵《六国论》:“与蠃而不助五国。”(蠃,指秦始皇。) 2.yi 羿:后羿,古代传说中夏代有穷国的君主,善于射箭。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羿亦有罪焉。”翌:明(天,年)。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3.di 诋:说坏话;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诋大酋当死。”砥:磨刀石。沈括《活板》:“药稍熔,则以一铁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4.bu 晡:申时,等于现在的下午三时至五时。司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晡时,门坏。”逋:逃亡;逃跑。马中锡《中山狼传》:“狼失声而逋。”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给孙绍祖画了一幅像:“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一文里,姚文元同志借此移赠林彪反党集团。这对于“应酬权变”“得志猖狂”的一小撮丑类,刻画得真是淋漓尽致,维妙维肖。“中山狼”何许物也?翻翻明朝人的《中山狼传》,便知端底。原来说的是春秋时期中山地方有只狼,被猎人追得走投无路时,恰逢一个讲“兼爱”的东郭先生。它便拜倒在东郭  相似文献   

7.
“所”字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字。它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皆较为复杂,为了准确理解和掌握,特就《古代汉语教程》(解惠全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上、中两册的58篇例文进行共时及历时性分析。该书例文的选择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而时间跨度最早为西周《尚书·无逸》,最晚为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涵盖上古、中古与近古,故可认为具有  相似文献   

8.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较为特殊的一篇童话,被认为改编自堂胡安·马努埃尔《卢卡诺尔伯爵》里的一位国王与谎称能织出奇妙布匹的骗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而现代学者杨宪益则认为,其出自中国公元6世纪南朝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里的《鸠摩罗什传》中有关于"虚空细缕"的故事。虽然三个故事的寓意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可以看出《皇帝的新装》不仅受到其原型故事《卢卡诺尔伯爵》的影响,也与《鸠摩罗什传》有着很深的渊源。  相似文献   

9.
一句话从正反两方面发问的句子叫反复问句,象现代汉语里的‘你知道不知道?’就是这类句子。古代汉语中的反复问句,在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便有其例。如: (1)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给不[可以给]? [2] 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马中锡:《中山狼传》)——有匕首没[有匕首]? [3] 凭谁问:廉颇老矣,  相似文献   

10.
章念 《现代语文》2009,(5):148-148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中有《五柳先生传》一文。经再三研读后,笔者认为此文对“曾不吝情去留”一句中“吝情”与“去留”的解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阅读古代书面语言时,常常会碰到一些同字形和本义没有联系的字。例如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①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窥”字是个形声字,本义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照这个意思去套,这句话便成了:“您要是能除掉它,我本来应当从缝隙里看着(自己的)左脚,以尽我微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狼的故事     
谢国平 《现代语文》2003,(12):44-45
在数不尽的动物故事中,狼是经常被人们描绘刻画的对象。从体裁多样的狼的故事来看,狼有如下几个特性:其一,狼是残暴的。狼不仅会擒吃一些比较驯善的动物,而且会残忍地伤害人。所以狼曾被认为是一种残暴的野兽,猎手见了没有不打的。小学语文中《狼和小羊》记叙了狼吃小羊的经过。高中课文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写到,狼不但不感谢东郭先生的救命之恩,反而倒打一耙,龇牙咧嘴咆哮着,要以恩人充饥肠。民间故事《狼的传说》讲到,狼乔装打扮成慈祥和蔼的老太婆,在路上蒙骗到外婆家探亲的姐弟俩,说她就是他们的外婆,在黑夜中吃掉了弟弟后,还想吃姐姐,…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甲天下”出自何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长期找不到确切出处。历代考证中,有人认为是宋代范成大所说的“桂林之秀,宜为天下第一”而来;又有人认为是出自南宋末年桂州径略史李曾伯《重修湘南楼记》中“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到了清朝光绪11年,广西巡...  相似文献   

14.
《东郭先生和狼》是一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寓言。这篇寓言是根据明人马中锡的《中山狼》改写的。法国著名寓言诗作家拉·封丹曾经这样说过:“一首寓言诗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说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我们教学寓言故事,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故事,领会其中的教训。《东郭先生和狼》这篇寓言,采用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写了这样故事:好心的东郭先生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狼,狼不仅不报恩,反而要吃掉他。最后来了一位老农,用巧妙的方法,打死了狼,救  相似文献   

15.
皮肤革dīfūgé“皮”是指动物、植物的皮。《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安:哪里。傅:附着。)马中锡《中山狼传》:“牛之一身无废物也:肉可脯(fǔ斧),皮可(革享)(kuò扩),骨角且切磋为器。”(脯:用作动词,制成肉干。(革享):用作动词,制成革。切磋:磨制。)晁错《言守边备塞疏》:“木皮三寸。”《汉书·高帝纪》:“以竹皮为冠。”  相似文献   

16.
唐代李朝威所作《柳毅传》,既具思想性,又具艺术性,故对后世影响极大。国家邮政局2004年印发《柳毅传书》特种邮票时,曾引发了一场故事原地纷争。笔者通过对早期传奇创作的取材,故事主人公原籍,洞庭湖的传说产生的背景与遗迹,文献记载与文化积淀诸方面进行考察,认为《柳毅传》故事原地在洞庭湖。  相似文献   

17.
文学与石头     
《红楼梦》中有诗词曲赋二百余首 ,打头一篇是第一回中的《石头偈》。偈曰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关于《红楼梦》的写作 ,曹雪芹有几句夫子自道 ,即紧接《石头偈》之后 ,全书词曲中排行第二的《自题一绝》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从中不难推测 ,曹雪芹把《石头偈》放在全书之首 ,显然也有味在焉。至于味在何处 ,权且放过不提。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 ,曹雪芹对于他耗费半生心血的这部作品的开头 ,毫无疑问是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 ,想一想《石头记》这个别称就有足够…  相似文献   

18.
马中锡的《中山狼传》已选入一九七九年湖北省编高中《语文》第四册。我对这课中的几条注释有不同看法,今提出来商榷。1、“有狼当道——有狼在道上。”显然,此注是将“当”释为“在”了。“当”并无“在”义。此处的“当”是遮拦、阻挡的意思,“当道”即站在路当中,把路拦住。《史记·赵世家》:“他日简子出,有人当道,辟之不去。从者怒,将刃之。”在“有人当道”之后有“辟之不去”四字.“当”  相似文献   

19.
《列女传》是刘向编纂的一部旨在讽谏后宫、"以戒天子"官方文献。《列女传》采取了大量先秦、西汉文献,同时有刘向本人的加工和改造。《列女传》中有不少故事与《诗经》本事相关联,对这些故事进行考察,既能考见当时的鲁诗文献,也能考察《诗》本事编纂中的小说元素。《列女传》中的《诗》本事是《诗经》本事故事向诗本事小说的过渡。  相似文献   

20.
这一讲谈一谈童话。童话这一名称是“五四”以后从日本移植过来的。其实童话在我国出现得很早,大家比较熟悉的《柳毅传》、《南柯太守传》、《中山狼传》等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