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从中国国情来说,地缘文化对每个人一生的思想和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几乎各项重大活动,都渗透着地缘文化因素。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各主要阶段,都有同乡关系帮助他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孙中山是一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伟人,但乡土烙印、桑梓深情却伴随了他一生。笔者不揣浅陋,力图从地缘文化角度探索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奋斗中的乡土情和乡土特色,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炎黄文化之一斑在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比以至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观”指观点看法。孙中山作为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指导革命的思想和斗争策略,不是凭空得来,而是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认识形成的。孙中山如何看待中国的国情,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变化?下面谈点个人意见,以供讨论。一个人如何认识当时的国情,亦要看这个时期和他本人所经历的主客观条件。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到1905年同盟会成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并明确主张用武装斗争手段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标志着他民主革命思想的成熟。这段期间孙中山思想…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倡导“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以振兴中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明,但坚决反对全盘西化;主张通过发展要商业以富国强兵,但设想通过实行“社会主义”以避免资本主义弊端而后来居上,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虽然具有很大的空想性,但不乏真知灼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把近代中国置于近代世界的时空范围内、置于近代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考察其历史进程时,我们就不难发现:贯穿整部中国近代史、联结近代中国几代人的向西方学习思潮,是鸦片战争后,从麻木状态中一次又一次惊醒过来的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为追求中国的近代化──独立、富强、民主、文明和统一,积极了解、学习和引进、吸收西方先进事物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的进步思潮;在这股进步思潮发展进程中,孙中山先生比之他的前辈与同代人,无论在思想拓展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其贡献都堪称为一座开创新时期的重大里程碑。孙中山…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的实用思想实在“行”,用在“民”。认识论上倡导行,提出因需而行是认识发展的原动力。历史观上强调“基于民”,把民生看着是社会历史的中心。在策略上则注重实效,为实现民主共和采用一系列灵活务实的策略。孙中山的实用思想对我们从事振兴中华的四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背景的变革,经历了从“排满反清”到“五族共和”再到“反帝爱国”的发展.然而,无论怎样发展,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的核心都是“救亡图存,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 ,走社会主义道路 ;联共 ,干社会主义事业 ;扶助农工 ,唤醒社会主义的力量。三大政策导致了孙中山革命实践与理论的三大转折 :把学习榜样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 ;把革命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 ;把革命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三大根本性转变使得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由主观变成现实。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成为现实的客观基础与理论依据。只有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去理解与认识其社会主义 ,对孙中山晚年的评价才可能是客观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七十多年的光荣历程,党的成长史就是立足于中国国情,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今天,我们研究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情问题,对于深刻认识党的伟大历史功绩,对于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把握现实及争取未来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的回顾──特殊国情与民主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对中国国情的探索,把了解和研究国情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调查研究的思想,首倡了中国革命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基础的正确方向。毛泽东在总结中…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国情与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不要从中国国情出发的问题,当前学术界存在着适应国情论和不问国情论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其中,不问国情论是新课改理论专家所坚持的,它承认新课改脱离国情,认为适应国情论是过时的观念,国情是可以改变的,课程改革不必适应国情而贵在适应潮流和真理。这些认识,值得商榷。第一,关于要不要适应国情的论争,贯穿于20世纪的中国历史进程,而历史发展的基本结论是只有适应国情才能获得成功。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适应真理,这个真理就是教育的一般规律、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中国现代教育的特殊规律。适应真理最核心的工作,不是脱离国情去宣扬空洞的理念,而是要深入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实际,全面把握中国教育的国情。第三,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具有历史责任感和主体能力,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由此可见,不问国情论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从国情出发的思想原则。为了健康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深入揭示课程改革的国情制约性规律,努力全面地、辩证地、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相似文献   

10.
国情,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源泉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着眼国情,把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地位,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的基本结论。立足国情,制定了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挖掘国情中闪光的一面,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发挥我国特殊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邓小平理论深深地扎根于国情土壤之中,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 ,我国的法制建设也是如此。当前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坚持邓小平以国情为本的法制思想。  一、邓小平以国情为本的法制思想  邓小平理论体系是以中国国情为根本出发点的内涵丰富的科学体系。在邓小平理论的任何一个部分都无不打上了中国国情的烙印。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也是如此。1 .要加快立法“国无法而不治 ,民无法而不立”这是早已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客观规律。邓小平立法思想 ,“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结构相当完整的有机统一整体”。首先 ,邓小平…  相似文献   

12.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农工,唤醒社会主义的力量,三大政策导致了孙中山革命实践与理论的三大转折;把学习榜样从西方资本主义转向了东方的苏俄社会主义,把革命联合力量由大军阀,大资本家转向了中国共产党,把革命基本动力由资产阶级转向了工农民众。三大根本性转变使得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由主观变成现实。中国的具体国情与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是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成为现实的客观基础与理论依据,只有从孙中山三大政策的民生主义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点去理解与认识其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晚年的评价才可能是客观和公允的。  相似文献   

13.
沈阳大学在德育实践基地建设中深切体会到 :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体现学校办学宗旨 ,必须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探索具有新时期特色的德育工作的新路子 ,建设高校德育基地 ,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德育实践基地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 :“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知识传授体系 ,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 ,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 ,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为振兴中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本文拟探讨孙中山维护祖国统一的实践和理论,分析孙中山祖国统一观的特点,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认识。回顾孙中山为祖国统一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国内报刊文章中不时见到把从历史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称为“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①将孙中山先生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政策,仅仅理解为“容共”。这一改动,虽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关系到如何认识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政策问题。本文拟就“容共”与“联共”两种提法试作简略分析,并对孙中山先生国共合作政策的本质谈谈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力求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探索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他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历尽艰辛,努力寻求一条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早在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近代中国维新思想的先驱者魏源就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标志着中国人开始看到西方工业的发展,从而把振兴中华、实现工业化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无数仁人志士都没有能够找到一条使中国摆脱贫穷,实现工业化的可行之路。这一历史重任由以毛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以孙中山为主要代表的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革命”方案斥为一种“主观”与“空想”、“有害’与“反动”的方案。其实,这种评价并不公允。早期国民党人的“社会革命”方案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关于中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关系;二,关于中国“社会革命”的方式;三,关于中国“社会革命”的具体途径。笔者认为,早期国民党人在这三个方面的主张,不仅都不是“主观”与“空想”、“有害”与“反动”的,相反,都符合近代中国的国情,并被以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与发展。现分别具体论…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孙中山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率先接触、学习、宣传、提倡社会主义。他的“三民主义”正是他接触西方社会、研读社会主义之后所得出的改造中国的方案。探讨孙中山与社会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这一问题,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中国革命的艰难曲折.认识革命先驱为推动革命的探索与奋斗.从而认识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道德思想的创树,首以中国传统道德为基.对传统道德,孙中山采用“古为今用“的原则,赋予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以崭新内容.对西方道德文明,孙中山遵循“取法乎上“和“洋为中用“原则,对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理想─自由、平等、博爱学说作了合乎近代中国国情的全新阐释,初步形成了一个融古今中外于一体的近代道德体系.受时代的局限,孙中山道德思想也存在某些缺陷.但从孙中山变革道德这一总体精神来看,其道德思想对于今天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仍具有一定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高度赞扬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为了占领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从两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战争,在中国掀起了“割地”的狂潮,从而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政府虽然在形式上维持着独立,但实际上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统治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