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取向是在继承传统中国山水画审美取向的基础上,并对外来文化的吸取与包容,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家通过大胆探索创新,拓展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领域,极大丰富了现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表现语言.从中我们会清楚地看到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审美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它反应着特定时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2.
青绿山水画曾经以设色艳丽、金碧辉煌的画面效果而在盛唐时期有过睥睨千古的成就。然而,自中晚唐水墨山水画出现以后,青绿山水画就一直在中国画的边缘徘徊。20世纪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山水画受西方绘画影响而开始重新关注色彩的表现力,并在工具、材料、题材等方面的实验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回顾青绿山水画的发展历史,解读当代青绿山水画的概念指向,分析当代青绿山水画的实践成果,使之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发展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画种之一.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对象.《溪山行旅图》带我走进了中国山水画。美术史学者一致认为是“始于唐、成于宋、变于元”。中国山水画在形象描绘上.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上、在空间的处理方法上、在构图上、笔墨技法、用色特点、“皴”,都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庐山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中国山水画第一个被描绘的对象,历代《庐山图》在历史的时空中,作为表达文人画的审美趣味取向.庐山造就了中国山水画的诞生。展示出中国山水画的不同特点。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一致、情景交融的意境。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变革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水墨山水画的产生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墨山水画起始于唐代,盛行于宋、元。中国水墨山水画由重青绿到重水墨的转变,其根本原因是中国画家独特的生命意识使然。因为水墨山水画可以表现宇宙的淋漓生命,可以反映画家突破形似追求生命内蕴的精神,可以表现文人画家空灵淡远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5.
以林容生现代青绿山水画为例,多层面、多角度地探析现代青绿山水画家如何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运用全新的色彩观点、技法,表达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趣味,创造出适合当代审美要求的青绿山水画新样式。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时期第三代独秀作家群成员主要来自广西本土,生活在一个相对开放的时代,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既接受了民国时期新文学的营养,也受到新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哺育,既阅读西方古典文学,也接受西方现代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学选择,审美倾向上,有的表现出现实主义:有的表现为现代主义,有的表现为后现代主义。第一代独秀作家群实1现了新...  相似文献   

7.
山水画是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隋唐时代,中国山水画已经成熟,展子虔《游春图》,反映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画的面目,盛唐的吴道子进而发展了简练而又写实的山水画法。五代北宋的山水画在真实描写大自然并表达一定的审美认识上达到高峰。继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分别开创并继承南北山水画派之后,北宋关仝、李成、范宽三家鼎立,各擅胜场。北宋郭熙父子的《林泉高致》则围绕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核心意境问题,系统地总结了经验,使中国山水画理论更加体系化。经过南宋画家对寄幽情美趣于精粹景色中的探索,至元代尤其是元四家,山水画又出现了重视主观抒发与风格创造的新高峰,也完成了山水画中诗书画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曹爱华 《教师》2008,(22):105-106
传统设色山水画自从六朝萌芽以来,形式上由隋唐的“大青绿”逐渐向宋元的“小青绿”“浅绛”山水画转变.设色由浓艳向淡雅,手法则由工致向写意发展这样一个大趋势,这形式背后蕴涵着深刻审美观的变化:画坛审美思潮由追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色彩宏丽的宫廷贵族的审美嗜好转变为挥洒自如、淡雅写意文人画审美观。  相似文献   

9.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审美语境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空间构造的差异。中国山水画的形态构成是“动点透视”,具有灵动多变的表现力;西方风景画则严格遵守科学的“焦点透视”法,具有模拟自然的再现性。二、审美取向的差异。中国山水画偏重“精神体验”,人与自然互相交融,追求“畅神”之境界;西方风景画则趋向“直感体验”,人与自然对立存在,追求人在自然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从魏晋至唐时期其形式以青绿山水为主。至元代大批知识分子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只能隐居山林,纵情书画,文人画的兴起与成熟完全替代了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则日见衰落,而取而代之的是水墨山水统治了近千年。这种变迁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这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推动了中国山水画艺术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隋唐至五代是我国传统山水画从独立分科向成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主要有精勾重彩"金碧辉煌"的青绿山水画;有墨分五色"水墨酣畅"的水墨山水画,它们的形成与发展为宋代法度森严,百代标称的山水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女性美的标准N时代而变迁,女性美衍变的历史进程是时代变革的缩影,同时也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生动写照。它表现为都市女性自我解放、独立平等、个性自由、审美取向等意识的觉醒,为妇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意识前提,折射出近代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山水画的历史发展为脉络,阐述传统山水画题材的衍变、审美心理、人文思想的形成,以及形成山水画题材的思想动机与方法,探讨现代山水画题材的传统延续性、拓展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对于现代山水画的审美将呈多元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农裔城籍心态使作家在审美取向上走向乡村生活,有极强的认同感和回归意识,更多地吸纳和采用了浪漫主义和西方现代派的创作手法,带上一种因时代失落、个人沉沦、理想丧却而产生的哀愁情绪。  相似文献   

15.
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主体精神和理性思想基础的来源,它揭橥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及价值。《画山水序》对我国山水画的审美与功用价值等不同层面上,颇具诸多独特的睿智和见解,这在当今仍有极大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画山水序》在探究山水画的独立意义上是超越历史和时代的,它赋予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精神品质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作随想     
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当代重彩山水画的精神内涵,重新审视重彩画在传统山水画中的价值,是当代中国画画家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唐宋以前,山水画基本以青绿、大青绿及金碧山水画为主流,代表画家有展子虔、李思训、王希孟等。当时,青绿山水作为皇家所推崇的绘画形式,其规模及艺术品位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四王”与“四僧”山水画的产生,以及所处的时代,形成的相关因素,思想意识,审美取向,和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个性特征进行了刍议。以引发我们在今天山水画的继承和发展中,启迪一份感悟。  相似文献   

18.
文学艺术中的“崇高感”问题始终是审美艺术的一个热话题。中国古典悲剧艺术可谓独树一帜,博大精深,但与西方古典悲剧比较也有相对的不足,“崇高感”弱化就是一个方面。中国古典悲剧崇高感的弱化是由多种文化因素导致的。通过中西方古典悲剧的比较分析可知,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宗教意识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甚而决定着中国古典悲剧艺术的审美价值取向和艺术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9.
特殊的社会条件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清逸超俗以及整体把握自然山水的审美取向,形成了艺术家们简淡玄远的美感和艺术观,奠定了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东西方建筑装饰中的动物、人物形象,反映了东西方或相似或迥异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以及价值取向,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