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推广“先学后教”,追求“少教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学后教”是对“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进行结构性变革的根本举措。现代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先学后教”的课堂结构,从“教”与“学”双边及其相互关系上,具有“先教后学”的传统课堂所没有的特质:学生的“学”具有反思性,老师的“教”具有针对性,“教”与“学”双边具有互动性。反思性、针对性与互动性,就是“先学后教”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件宝。  相似文献   

2.
"先学后教"是对"先教后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其核心旨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而特别强调自学、启发、对话,使学生真正做到会学、乐学。需要警惕的是,由于没有把握"先学后教"的精神主旨,实践中出现了绝对化、技术化、工具化倾向。作为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先学后教"应当在继承"先教后学"合理内核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实践“先学后教”的“3+x”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教学“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导致学生过分依赖的状况,落实自主创新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让效益出现在课堂上.  相似文献   

4.
当我投入到高效课堂实验中时,听到大家在争论一个话题:到底是“先学后教”高效还是“先教后学”高效?我认为,无论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都不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根本,但如果着力培养学生的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会心会意、配合默契,就会在有限的40分钟里省去许多课堂组织、课堂等待等环节,教学就会省时高效。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5.
林晓 《广西教育》2012,(33):62-63
生本理念下的“先学后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后作业”教学模式的颠覆性改革。所谓“先学”,就是在教师未开讲、未引导、未明确相关内容之前,学生就主动、自觉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自我实践、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力争通过个人的力量独立地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获取知识,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6.
董力 《考试周刊》2011,(86):18-19
“先学后教”是对传统课堂“先教后学”的一个历史性改革和突破。它使课堂教学重心前移,使学生的问题、疑难、矛盾得以提前暴露、展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对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无疑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先教后学或边教边学,整个过程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为核心,学生失去了学习主动性。新课程下的教学是教和学的和谐统一,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教学关系倡导教基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充分彰显生本的课堂、学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陈晓璋 《师道》2014,(4):27-28
生本教育理念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然而,“先做”、“先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操作呢?我认为,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前置性作业.引导学生先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快乐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
先学后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先教后学不同,该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师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也能积极融入现代化教育中。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是一种教学相长的新方式,能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剖析其意义和价值,为先学后教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论最基本、最核心的一对关系。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教绝不只是教学前后顺序的简单调整,它涉及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等诸多教学领域的变革,它引发了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变化和实质性进步。先学后教的实质是把学习的权力和责任还给学生,前提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特别是学会阅读和思考,关键是构建以学为基础、为中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新体系、新模式。先学后教是我国具有草根性质的教育创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育学。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只有依据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感知能力、依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依据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素养灵活选用,才能保障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赵才欣 《上海教育》2011,(11):33-33
课堂的生命体有两个:学生和教师。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的任务是教,学与教的关系是"先教后学"还是"先学后教"?是"多教少学"还是"多学少教"?这是近期中小学讨论或实践中的热门话题之一。但这些讨论的立论基点,是视教与学为"二元"单体,具有"彼消此长"的价值选择特性。  相似文献   

13.
“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先教后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历史性改革与突破。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师满堂灌,四十五分钟内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被束缚的状态,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积极质疑的时间和机会,主体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现象,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新课标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当是“先学后教”的课堂,学生要在课堂中自主先学、主动探究、自我建构。文章阐述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先学后教”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实施新课标,落实新课改,积极地践行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我们一直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中,以“先学后教”取代“先教后学”。在几年来的课改实践中,笔者充分认识到,课堂改革不仅仅是教师改,更多的时候是在行进过程中学生带给教师的思考和启发: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教学才能焕发活力。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信息教学中,笔者不断地教学实践,发现“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是一条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先学”让学生觉得更有探究性、创造性,“后教”让教师教得更具针对性、效果性,做到“先学后教”,会大大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怎样立足课堂,改革常态课,让常态课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使创新后的常态课既便于教师操作,又便于学生学习,还便于增加效益,这是新课改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一、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虽然仅在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上发生了变化,但实际上反映的是两种教学理念的区别。先学后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为学服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和谐统一,自新课改以来,关于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的选择问题,似乎出现了一边倒的局势."先学后教"的优势被无限放大,而把"先教后学"归结为一种落后、应该被淘汰的方式.笔者所在学校也在推广"先学后教",但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先学"和"先教"的关系应该是互补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决定课堂的主旋律是"先学"还是"先教".以"坐标平面内的图形变换"第2课时为例,谈谈笔者对于这两种教学方式的思考及相关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考虑到农村封闭住读学校的情况和学生情况,开展“少教多学”的研究实践,探索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解题教学中,往往采用先教后学的方法,课堂上教师满堂灌,追求讲解例题的数量——课堂容量大,课后作业题铺天盖地,惟恐题型不全,数量不足,难度不够,忽视了学生真正的有效思维量.学生的能力素质必须是经过自己理解、吸收、内化、积淀的结果,是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判断、自我检查监控、自我反思矫治等自主学习建构的结果.因此,要变过去“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教师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精选问题,先由学生尝试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