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不知道他是谁,没有人知道他是谁。那个老人,就像一缕轻烟,出现得凭空,消散得寂然……一个腊月的天,冷得干燥,如同空气中凝结着永不消散的冰。他就这样出现在小区外墙的一角,倚着墙坐着,手捧一把二胡,面朝着稍显空旷的大街,独自演奏。老人拉得很投入。他斜斜地低垂着头,左手在弦上快速地滑动震颤,右手的一递一抽带动了整个身体的晃动。  相似文献   

2.
冬天的池沼     
冬天的池沼 ,寂寞得像老人的心———饱历了人世的辛酸的心 ;冬天的池沼 ,枯干得像老人的眼———被劳苦磨失了光辉的眼 ;冬天的池沼 ,荒芜得像老人的发———像霜草般稀疏而又灰白的发 ;冬天的池沼 ,阴郁得像一个悲哀的老人———佝偻在阴郁的天幕下的老人。【解读】2 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 ,正是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关头 ,那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 ,是一个光明与黑暗博斗的时代 ,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爱国热情空前高涨的时代。艾青站在时代的最前列 ,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长诗和一些优秀的抒情短诗。《冬天的池沼》就是诗人在 194 0年…  相似文献   

3.
散步     
看小说看得自己的双眼皮沉重得像吊上了一个水桶。没办法,只得走出去散散心。来到一处大院,见一老人坐在门前抽烟。走上前,脆脆地叫上一声:“爷爷,您抽烟呢!”老人抬起头往我身上张望了半天,才  相似文献   

4.
憨豆先生     
他很丑,但他很可爱。他很古怪,但他很聪明。他很幼稚,但他穿得像个老人。他的个人习惯令人反感.但喜欢东西干净整洁。他是一个穿粗花呢外套的扫把星。他就是憨豆先生。只希望他不在你的附近!  相似文献   

5.
张远桃 《老年教育》2006,(11):32-32
曾看过这样一篇章: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因肠梗阻引发了肠粘连,跑了很多医院,得到的诊断结论几乎一致——最多能活几个月。老人万念俱灰,绝望地等待死神的降临。他的老伴一直陪伴左右,而且不惜重金,千方百计求医觅药。但是,老人的肚子胀得像块石头,硬邦邦的,任何药物都不见效。为了减轻他的痛苦,老伴每天给他揉肚子,他却经常烦躁地推开她:“别揉了,没用的。”老伴却毫不介意,执地用那双温柔的手,把满腔真爱、真心、温暖、温情传递给他。  相似文献   

6.
正读了《爱的教育》,我的心被震撼,仿佛经受了一次次爱的洗礼。其中一个故事让我记忆犹新。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的眼睛。尽管他当时非常害怕,但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来到受伤者家中,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强忍眼泪,把最心爱的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送给了老人,作为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出人意料,老人康复后,又把邮票还给了卡罗菲,还送给他三张更加珍贵的邮票。是啊,这就是爱!如果没有同学的耐心开导和鼓励,卡罗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那就将有无辜的人当替罪羊。正是同学的关爱使  相似文献   

7.
元宵男     
我的同桌许俊涛有个外号——“元宵男”。 他有一个圆圆的.大大的、胖胖的脑袋,头发短短的,就像一个大肉球。一次上体育课.同学们笔直地站着,许俊涛一睑笑容,老师走到他面前,笑嘻嘻地揪揪他的耳朵,他歪着嘴笑得更灿烂了。老师指指他的大脑袋说:“头大得像元宵,  相似文献   

8.
舞动的撑杆     
一头蓬乱的头发,尖尖的鼻子,枯瘦的身影,整日在河上忙碌着——他,是一位摆渡的老人。老人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在黎明,还是在黄昏日落月升的时候,只要有人喊过河,都可见他那不停地舞动的撑杆。他把一个又一个乘客送到对岸,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送到了垂垂暮年。我经常带着我的小玩伴到对岸我姑妈家去。在我们搭船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坐到船尾去,我们喜欢看老人用撑杆撬动木船,然后用撑杆作支点飞身往船上一跃的雄姿,看着老人麻利地撑开船,我们愉快地笑着。老人只是默不作声,将船划得更有力了……一个隆冬的早晨,他的客人特别多,因为要过年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老人和夕阳     
太阳失去了耀眼的光芒,落到离地平线不远的天边。他像一个年近垂暮的老人,用温和的慈祥的目光依依不舍地打量着这个曾经被他的热情灼烤过的世界。那些高楼和矮屋,那些大树和小草,那些宽阔或者狭窄,平坦或者崎岖的路,都在他那暗红色的目光里逐渐柔和起来,黯淡起来。他的目光深情然而无力。他的时间不多了。我在一个车站等车。一位老人拄着一根山藤拐杖,慢慢地从远处走过来。拐杖和地面的叩击声,在宁静的暮色中清晰地响着——橐、橐、橐、橐……老人在我面前停住,抬起头来,夕阳映红了他的苍苍白发,也映红了他那双浑浊的眼睛,像两盏快燃到尽头…  相似文献   

10.
在新疆博格达山峰之麓,有一个叫“包家糟子”的小村,村里有一个叫吴庭德的老人,他是茫茫戈壁滩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他以放羊为生,和村里所有的老人一样,平平淡淡地步入人生的暮年。吴庭德一大把年纪,生活本来就比较困难,如果说他会创造奇迹,村里人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就他?不可能!”换了你一定也会如此斩钉截铁地说,是啊,这么大年纪的老人,大半辈子都这么平凡过来了,怎么可能会创造奇迹呢?90年代的一天,吴庭德老人赶羊到村子南边百米远的地方,看见一群陌生人在竖一块木牌。陌生人开着汽车走了,老人上前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亚洲大陆…  相似文献   

11.
此人照理说是到了德高望重的年纪了,头发已经白得像腊月里的雪,一根黑的也看不见,奇怪的是他的气色很好,他的皮肤不老,其红润与细腻堪比初生的婴儿。他的眼神也不见一丝浑浊,老年人中常见的迎风泪、眼睑毛脱落、眼屎过多的毛病他都没有,他的眼睛在饱览了七十年风霜之后竟然清澈如水,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何以如此?有什么灵丹妙药吗?老人说,有,吃,吃呀,吃出来的。大家并不怎么尊敬他,街上老老少少的人都叫他小三宝,很明显这是一个乳名,小三宝,哪里听说一个老人被满街的小孩唤做小三宝的?可这样离谱的事情就发生在小三宝身上,他的孙子那会儿…  相似文献   

12.
张家韵 《初中生》2012,(Z2):94-95
正望着那位老人佝偻的背影,一直到他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两行热泪。炎炎烈日把炽热带到了每一个角落,汗粒像掉了线的珠子一  相似文献   

13.
夏夜     
叶梓 《同学少年》2011,(8):40-41
夏夜静谧,只有月光经过树梢来到大地的脚步声。轻轻地,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得让这个世界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由槐树、院落、柴垛、田野构成的村庄,此刻如同一个蹲在墙角下冥思的老人,一声不吭地沉默着。或许是在回忆人生路上曾经的风风雨雨,或许是在遐思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夏夜,像一条无形的路似的,最终会把他带到什么地方。而无边的黑暗不知在什么时候早就退去了,月光成了今夜唯一的客人。她随手携带的礼物,除了一个夏夜的静谧、平  相似文献   

14.
那段日子,他心情很不好,因为自己和妻子先后下岗了。但他没放弃始终坚持的晨练,每天早晨都到附近大学的运动场锻炼一会儿。在运动场上地碰到了一位穿着很体面的老人,手里拿一个小半导体,慢慢地踱着步子,悠然中透着一丝孤傲。连着几个早上,他仔细地观察过老人,发现他总爱往人多的地方去,但没人跟他打招呼,那保养得很好的脸上就很明显地露出了失望的神态。“一个孤独的老者。”他这样在心里下着断言。那天,他看到老人走到几个打太极拳的跟前,想搭讪几句,最终是欲言又止。他便心生同情,主动上前,问了声:“你好!散步啊?”老人…  相似文献   

15.
儿子     
三个妇人在打井水.一个老人坐在石头上休息. 一个妇人对另一个说道: "我的儿子很机灵,力气又大,谁也比不上他." "可我的儿子会唱歌,唱得像夜茑一样悦耳,谁也没有他这样好听的歌喉."另一个妇女说.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都没有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只是有时会从老人们那里听说到那是一段非常艰苦的岁月。本文作者却能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把那段岁月描写得生动有趣。文章开篇就摆出了自己的见解:"好多文章把三年困难时期写得一团漆黑,毫无乐趣,我认为是不对的。"接着开始写他的乐趣。当时他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没粮食,饿得"四处觅食",他说那是"像传说中的神农一样几乎尝遍了田野里的百草百虫",他把当  相似文献   

17.
魏琴 《辽宁教育》2007,(7):90-92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相似文献   

18.
夜,静悄悄的。在一个山洞中住着一位老人,他的模样很滑稽,鼻子和眼睛几乎一般大,眉宇之间透露着一丝严肃。他背着一个大袋子,模样像极了圣诞老人。他就是受孩予们喜爱的——智慧老人。大家都知道,一个孩子到了三岁时,就有了记忆。而智慧老人呢,就是给孩子们带来记忆的。他将记忆缝成一个小口袋,贴在孩子的肚皮上。  相似文献   

19.
掌声响起来     
鼓掌在多数情况下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先把两只手伸出,然后命令它俩使劲相击再相离,这就完成了一个鼓掌的动作。可是,鼓掌有时又是一个挺难的动作,不然为何总有许多人吝啬他们的掌声呢?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青年拉着一只破旧的小提琴沿街乞讨。他拉得十分投入,可拉得的确不是很好,因而脚下的钱币也少得很,于是他渐渐丧失了信心。有一天,他心不在焉地拉着,却发现一位老人正微笑着全神贯注地听他拉琴。青年的眼中流露出惊喜和感激,于是他就聚精会神地拉了起来。一曲终了,他毕恭毕敬地站起身,向老人致意。老人鼓起了掌,微笑着向他翘起大拇指。青年望着老人远去的背影很受鼓舞,从此在小镇上消失了。五年后青年已成为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重回小镇,想寻找当年给他掌声的恩人。当他费尽周折找到老伯家时,老人已去世了,更令他震惊的是,老人生前双耳失聪。青年深深地向老人的遗像三鞠躬,深情地拉起了小提琴。其实,掌声的确有巨大的力量,它给成功者以激励,给失败者以信心。与此同时,我们不仅要学会给别人鼓掌,还应该为自己鼓掌。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哪怕是小小的成功也值得鼓掌。后记:文章写得不太好,因为我有些激动。不管怎样,写完后,我还是在心中给了自己一阵...  相似文献   

20.
此人照理说是到了德高望重的年纪了,头发已经白得像腊月里的雪,一根黑的也看不见,奇怪的是他的气色很好,他的皮肤不老,其红润与细腻堪比初生的婴儿。他的眼神也不见一丝浑浊,老年人中常见的迎风泪、眼睑毛脱落、眼屎过多的毛病他都没有,他的眼睛在饱览了七十年风霜之后竟然清澈如水,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何以如此?有什么灵丹妙药吗?老人说,有,吃,吃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