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可以穿越时光,回到过去或去往未来吗?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这个想法也许真的有戏.霍金提出的"黑洞""光速""虫洞"三种"穿越路径",似乎也为"时间旅行"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 但是,"可能"和"一定"之间的距离,也许隔着许多个银河系.就目前而言,技术和理论上存在的限制与悖论,都让我们的时间旅行停留在科幻...  相似文献   

2.
厦门环岛路的椰风寨是一个游乐场所,里面的游戏一个比一个好玩,一个比一个刺激。"旋转飞椅""迪斯科转盘""海盗船"……真是应有尽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都想玩上一玩。这天,爸爸带我和堂姐一起到椰风寨玩,把我们两姐妹兴奋得呀,在车上就手舞足蹈了。一进入椰风寨,我就听见车声、广播声、尖叫声响成一片,弄得我心痒难耐。我和堂姐商量后,决定要玩"旋转飞椅""迪斯科转盘"和"穿越云霄"。其中,我最期待的就是"穿越云霄",也就是  相似文献   

3.
刘大櫆说:"不得其神而徒得其法,则死法而已。要在自家于读时微会之。"(《论文偶记》)即读书时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不能只关注形式和方法。凡文必有一段或数段为全篇精神所凝聚处,有一词或一句为全篇精神的发源处,故,我们可引导学生从"课题""关键词""重点句"等"文眼"入手,统领文本、研读文本、回扣文本,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4.
改前语作文题目中的重点词,我们称之为"题眼",例如:"黑板上的记忆""在学海里游泳""心中有话对师说""我看课外阅读""生活舒展笑脸,真美!"这些题目中加着重号的词,就是题眼。既然是"眼",在文中就应该用典型生动的材料使之明澈、传神,唯此文章才鲜明、动人、有意义。下面这篇作文,题眼在文中就体现得不够鲜亮。请看:  相似文献   

5.
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根基,是确保教学有效性的第一要著,因为它是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是实施教学的总导引。基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应以"文"为解读核心,从"文题""重点文句""文味""文眼""文脉"入手,提供一种解读借鉴,引发学生的文本解读思维。  相似文献   

6.
《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一句中对"朝菌"的理解一直存在争议,大致形成四种观点:为菌类植物,为木槿,是一种虫,是一种朝生暮死的生物。《庄子》旧本很可能是作"朝秀",写作"朝菌"则是后来之事。"朝秀"即"朝蜏",是一种动物;"朝秀"即"朝荣",亦即"朝华"、"朝生",也就是"朝菌",则为一种植物。结合古文献草木虫鱼鸟兽同名的现象,这些看法均有其合理之处。然而,就《庄子》文本来看,将"朝菌"理解为一种虫可能更切合文意。  相似文献   

7.
古人云"一字立骨","立片言以居要","牵一字振全篇",这都是在谈文眼的重要性。我这里只想侧重地谈谈那些特殊的文眼,在这里姑且称之为"独眼龙"。所谓"独眼龙"指的就是这样的一些课文,它们的文眼常常比较隐晦,要通过仔细研读课文才能抓出来;它们的呈现形式也较特别,往往就是文章中的某个字,所以称之为"独眼",这只"眼"在文章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这些课文,当我们没有发现这个"独眼"时,我们会感到非常复杂,而一旦找到了它,我们就找到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教学呈现出不同的样态,要教出"文言"的味道,得从文言文的特殊言语形式入手,关注"章法考究处""炼字炼词处",回归文本独特的语词世界,在文本的句式章法、遣词造句、表达角度等方面感受文言文的独特味道。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9,(99):3-4
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提高学生文本感知能力,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森林中,寻找到滋养森林的源头活水,亦即找到文章的"文眼",把它作为阅读文本的航标,在文本语言中漫溯,从而使阅读更具智慧,更加贴近文本要义的真相。  相似文献   

10.
罗辑 《教师博览》2014,(5):45-45
<正>斯蒂芬·霍金的黑洞理论为宇宙中最致密的天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的解释,但是日前这位大科学家在其作品中提到,宇宙中没有"黑洞",只有"灰洞"。该理论来源于一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是霍金对黑洞的研究新成果之一,他认为黑洞其实是一个拥有极端物理环境的"灰色地带",质能进入黑洞中后还会"回到"宇宙中,我们以前对黑洞的边界理论认识是有待改善的,黑洞或许不会永久性地保存质能信息,它在某个时候会"释放"。  相似文献   

11.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力求做到在教学中"疏中有密""密中有疏",选取典型的几点,体悟最精妙的语言,体悟最有价值的语言规律。既要力求简单化,又要在精妙处不遗余力;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即实现"放"与"收"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课眼"指最能表达教者旨意、最能体现文章内涵、最能彰显课堂个性的词句.一堂优秀的、有灵气的语文课,应该有"课眼"."课眼"的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学生能顺畅地切入文本,能循着"课眼"深入文本,教学环节不蔓不枝,文本研读集中而深刻.设置"课眼"可通过"化题眼""扣文眼""理文脉"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3.
对于文本,我们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表面。任何文本都不是封闭的,在对文本的进一步解读中,存在着大量"空白",即表面之下的"不可见部分",就像冰山理论一样,我们所能见到的只是水上的一小部分,而水下的部分占据空间更大。在文本的解读中也是一样,文本"空白"是"文本空间"的存在,我们在思政课实际教学中,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一个关键就是对"文本空间"的打开。打开文本空间可以理解为语言符号背后的阐释、语言符号之间的省略及语言符号之外的延伸。这些在教学中的主要体现,是在思政课教材文本之后找出"文本空间"的不同存在形态,常见的有"遮蔽""省略""对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以教育语言学为切入点,借用注释、替换、插入和延伸四种方法,对语言空间的空白进行填充,从而实现话语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诗有诗眼,画有画眼,文章也有它的"眼"。这里所说的"眼",是作者着力刻画和描摹的中心,精心写就的"慧眼",简单地说就是主题思想的聚焦点。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曾提出"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之句,此秀句即此文所说的文眼,它对结构、形式起着纲领的作用。实际教学中就一篇课文而言,要学习、要讲解的方面确实很多。笔者以为聚焦"文眼"为解读文本的突破口,乃是提高语文  相似文献   

15.
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抓住"文眼"即能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眼"的巧配妙置,是实现作者、读者双向交流作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众多例子说明紧扣文眼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多指导学生从找准"文眼"入手,整体上把握文本。这对于学生快速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中各个方面的关系,更深层次地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文本阅读,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核心也是以文为本,其基础还是以文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教学要引领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感悟文本""体验文本""再现文本",让"人"与"文"在阅读教学中顺利实现对接,使人本与文本在阅读教学中得到统一,实现阅读教学的"全线提速"。一、实现阅读教学"全线提速"的钥匙在于选准多维视角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17.
于洪龙 《教师》2014,(16):126-126
正记得2013年听一位教师的《湖心亭看雪》,感触颇深。上课后,导入,介绍作者,背景介绍,学习课文,听说读写,有条不紊,都很好。最后教师让学生谈一下"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中的"痴"字。教师能够看到这个文眼,并且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专门的分析是好的,但是学生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很多学生答成了"喜欢美景""品味独特""与众不同",也有的说成了"有点‘傻’",  相似文献   

18.
<正>1."文眼"是作者立意的凝聚点,也是文本整体语意的聚焦点,是全文的精要之处、关键所在。文眼体现着文本核心价值,能引领学生洞察全文主旨、理清文脉筋骨、掌握文本关键,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画龙点睛、统领全文等作用。文眼突破法改变了阅读教学总是按文本顺序展开的做法,着力寻找一个牵动全文的突破点,将其转化为整体把握文本的视点,帮助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对话。2."文眼"突破法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发  相似文献   

19.
正爱在细小之处。看到一句话:什么是爱?就是八个字,叫"很有时间,不怕麻烦"。我拍案叫绝。爱这个东西因为是主观的心理状态,很难衡量。但是用"时间"和"怕不怕麻烦"这两个维度,就能把它客观化。时间这个东西的弹性非常大,我们经常在嘴上说"没时间",但扪心自问,真的没有吗?对爱的人也没有吗?还有麻烦这个东西,也有无穷的伸缩性。  相似文献   

20.
正每次坐在一起改作文时,同事总抱怨学生的"谎言""假事""雷同"的问题,学生只是在这样的文章中打上了是"我写的"的标签,却很难说是在"写我的"生活。作文这餐饭,如何寻找"接地气"的"食材",以及养成能烧家常菜的"厨艺",也就摆上了桌面。选材当然很重要,但语言锤炼也功不可没,其实可以用好我们手上的两张牌:日记和周记,即"每日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