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作美 《语文天地》2012,(24):12-13
所谓"教教材",就是依据教学大纲,忠实传授教材内容的教学行为。其特点是对教材内容做细致梳理,全面讲授,尽可能做到"滴水不漏"。教材上的观点就是权威,就是真理。所谓"用教材教",就是依据课标,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素材,忠实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行为。教材是学习的工具,教材内容只是实现三维发展目标的载体,不能要求对教材知识全部掌握。教学  相似文献   

2.
新基础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再不是不可更改的脚本,教师需要研究教材独特的育人价值,通过对教材知识的编排,创造性地用好教材,使教材真正为教学所用,为实现学生真实发展所用.  相似文献   

3.
颜寿春  黄珍珍 《学子》2011,(9):12-14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和教材编排方式上都作了更新,为教师选择、重组、用好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其实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恐怕都不能适用于所有学生,“材”要为特定的人所用。因此,只有教师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提升教学内容的生命性,才能使教材真正为教学所用,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用。  相似文献   

4.
"教"教材的起点是传授课本知识,而"用"教材教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相得益彰。在以教材为蓝本,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立足教材,因材施教,又要用足教材,提高效率;在以生活为素材,辅助性地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源于生活,构建模型,又要高于生活,互惠共享。  相似文献   

5.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数学教师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一种重要策略是与教材进行多角度对话,可从知识安排的角度、知识本身的角度、知识作用的角度等方面入手.以"数学归纳法"为载体,展示与教材进行"对话"的形式,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理解、领悟教材编写意图,把握教材内容潜在的多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范例,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资源,是实现课标的一个工具.思想品德课教材是以生活主题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的,这就给教师的教学设计留出了广阔的再创造的空间,为个性化教学留有了余地.教师要成为教材的创生者,教材的主人,真正地用教材,根据自己对课标和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使教材的内容真正为自己所用.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教材是"金科玉律",是"范本"、是"载体"、是"例子"……不同的老师,受不同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全然不同,对教材的使用就更有天壤之别。不管怎样,"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也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桥梁"。钻研教材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教材。  相似文献   

8.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这一教学思想,提高"用教材教"的实效,可以开发、整合课程资源,如更换教材例题、改变呈现方式等,使"教材"更加优化,切合学生学情,符合教学需要,为用好用活教材创造条件,从而实现教学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将课本知识完整地进行教授,而"用教材教"则是按照课程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课本作为教学载体来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展开。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精准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在完全掌握住教材所要传达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是教师教学认知的重要变革。教教材意识影响根深蒂固,需要教师彻底改变教学观念,淡化、消除、打破教教材的唯知性、被动性、局限性,注重用教材的目标宽泛度,强化用教材生成的领悟性,挖掘用教材训练的潜力性,这样才能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自然过渡。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教材是教学的"范本"而不是"孤本"。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而不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不仅要"深挖洞"更要"广积粮"。教师应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活用教材"。  相似文献   

12.
杨九俊 《宁夏教育》2006,(5):41-41,43
首先,“教教材”是以书为本的教学,它以教材为中,教材怎么说,教师就怎么讲,这种教学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和“圣经”,重视的是相对固定的结论和教材规定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归根结底是对教材负责;而“用教材教”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在这里,教材是“范本”,是“凭借”,教学讲究的是以教材为载体,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维度去考虑发挥教材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最大功效。这种理念下的教学,教材既是知识之“舟”,也是能力之“桥”,还可以是心灵洗礼之“池”。因此,“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实…  相似文献   

13.
教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实现课标要求的载体,用好教材、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对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就必须对教材中的每一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以求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但大多数老师在阅读教材时,对课文正文部分阅读分析得比较仔细,对于导语部分不够重视,部分教师甚至从未看过导语部分。本文以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的导语为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导语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导语的学习,充分挖掘导语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已经逐渐被一些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尝试着用教材教。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它有利于使教学过程真正体现教师的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不能走向极端。我们认为,不能把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截然对立起来,而应在教学过程中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一、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基础用教材教本身就意味着得用教材,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只  相似文献   

15.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要想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教学必须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为什么要创新性使用教材,和如何实现创新谈几点笔者的看法,望能有助于教学实践.一、为什么要创新性使用教材1.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我们实施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学都需要教材,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亦不能外,离开了教材,学生的学习凝聚力不强,探究变得没有方向,感性认识和理性支撑都得不到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师展开教、学生进行学的重要信息源。如今所用的牛津教材以主题、话题为模块单位,课堂中采用单词、课文、对话、游戏、诗歌等学习形式,使教师在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时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一、灵活添减"七巧板"片数——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或删减小学英语牛津教材内容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教学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改革将教材的作用定位为"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学习和建构的资源,为师生对话、共同创造搭建平台".简言之,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教学的资源,是教师要去加工和创造的东西.因此,教师应确立新的教材观--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那么,教师应如何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本文就如何把握教材,体现"以生为本"理念谈一些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师要成为教材的真正主人,从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加工处理,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充分发挥例文的功能,以课堂为载体,构建既扎实有效又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认真钻研教材,是创造性地"用"教材的前提一提到教材,人们总是将它与学校教育联系在一起,认为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即是教材的全部。事实上,教材并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材是教学理念的文本体现,是师生对话的"话题"、一个引子,是学科内容的全面、稳定、序列、准确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归宿和宗旨。教师作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其作用既体现在课程的实施与二次开发上,更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主导作用上。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核心资源,因此实现新课程目标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活用教材——“用”教材“教”。其最终目的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各种素养,从而达到由“教”走向“不需教”、从“学会”走向“会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