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纪奋 《新闻界》2001,(1):33-34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快十年了。一张照片,激起情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川老战友的一次聚会上,许川同志和我同声高歌几十年前在进军路上爱唱的进行曲,嘹亮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   1949年 7月,许川同志和我同时在上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报到,同编在新闻出版中队。重庆解放后,我们在《新华日报》共事五年,以后在《四川日报》又共事将近三十年。许川当过记者、编辑组副组长、组长、编委、副总编辑、总编辑。不论在哪一种职位上,他都不离采写。他牢记《新华日报》老领导常芝青同志一句名言:“干…  相似文献   

2.
江河呜咽,大地同悲。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新闻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作为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老新闻工作者,回忆起小平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支持,对新闻工作者的爱护,更是心绪难平,追思无限。2月24日上午,本刊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在会上动情地追忆一件件往事,述说他(她)们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情。彭雨:小平同志永远离开我们,我感到很悲痛。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对西南局机关报──…  相似文献   

3.
邱沛篁 《新闻界》2001,(1):38-39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他作为一位党的宣传工作战线领导干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热情关心和支持新闻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二十年前,我参与筹建的四川大学新闻专业首次招生了。 1981年 10月 5日,我带领刚刚考入川大新闻专业学习的 80多名学生到四川日报参观访问,时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的许川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先请报社的李策同志陪同我们到各个编辑室和排字、印刷车间参观,了解一张报纸诞生的各个环节,然后在报社编辑部二楼会议室与大家亲切座谈。他向大家讲述了四川日报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4.
吕齐 《新闻界》2001,(1):30-31
时间过得真快,许川同志走了10年了. 我认识许川同志是在1950年初.他是<新华日报>记者,我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那时候,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日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编采人员不多,常在一起开会听报告或搞些文体活动.因此,聚几次,就知道某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了.  相似文献   

5.
在老新闻工作者李普主持下,经过二十余位热心家的商讨,在京老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于1985年1月24日在中国记协成立。这是我国新闻界的第一个老年人组织。联谊会的发起人都是有成就、有影响的老新闻工作者。八十八岁的老报人陈铭德先生扶杖而至。“三家村”的唯一幸存者廖沫沙抱病出席。原重庆新华日报的石西民、徐迈进,延安解  相似文献   

6.
尚力科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曾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他的新作《战地记者的足迹》以其真实、准确的史料性和鲜明、生动的文字功力使人叹服。《战地记者的足迹》是列入《解放军报社老新闻工作者作品选》系列丛书中的一种,今年初在全国发行。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战争年代开始从事党的新闻工作的老记者、老编辑。他们曾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采访、办报,为共和国的诞生擂鼓鸣金。建国以后,他们又为保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笔耕不辍。他们的作品和经验,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在老新闻工作者李普主持下,经过二十余位热心家的商讨,在京老新闻工作者联谊会于1985年1月24日在中国记协成立。这是我国新闻界的第一个老年人组织。联谊会的发起人都是有成就、有影响的老新闻工作者。八十八岁的老报人陈铭德先生扶杖而至。“三家村”的唯一幸存者廖沫沙抱病出席。原重庆新华日报的石西民、徐迈进,延安解放日报的李锐,新华社缪海棱、邓岗,大公报  相似文献   

8.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著名记者孙世恺在《新闻记者入门》一书中,记述了范长江、邹韬奋、邓拓等老记者献身于祖国新闻事业的感人事迹,兹录于下,以飨读者。行万里路的范长江不少同志谈起新闻界前辈范长江同志,都十分钦佩他20多岁就写出《中国西北角》、《塞上行》和《陕北纪行》等通讯集。那时,范长江还在大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     
《新闻界》是由四川日报、四川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四川省新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新闻刊物。《新闻界》的主要任务,是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立足四川,面向全国,促进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为四化建设服务。《新闻界》的服务对象,是专业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爱好者,以广大新闻爱好者为主。《新闻界》的宣传内容,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原则,特别注意面向具有高中文  相似文献   

10.
9月9日,秋高气爽,《四川日报)的星光花苑新闻培训中心迎来《新闻界》邀请的四川、重庆的30多位通讯员。他们会聚一堂,围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通讯员工作”的问题,各抒己见,共同研讨。研讨会由本刊主编何光王廷主持。《四川日报》党组副书记、社长汪兴高同志,党组副书记、副总编辑罗鸣同志至偿讲了话。汪兴高同志介绍了(四川日报)新老班子正常交替的情况,概述了当今报业集团化的大趋势以及四川日报社报业集团化的条件、现状和打算。汪兴高同志从自己学习江泽民同志论述新闻工作的一个体会中,提出党报通讯员队伍要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11.
壬申之初,我国新闻界陨落了一颗巨星——赵超构。赵超构(笔名林放)同志是当代杰出的前辈新闻工作者,是新闻界的一代导师,杂文大师。他德高望众,为人楷模,风范永存。他不仅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更给我们新闻工作者留下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不死的。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们不妨去追思赵超构同志的一生,可以找到一个圆满的答案。一笔曾当百万师超构同志一生办报,一辈子“跑新闻”,尤以写杂文、短文蜚声新闻界,是公认的杂文大师。他1934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即入南京《朝报》任编辑,在该报他用“沙”的笔名写了许多精美短文,讥讽世事,铿锵有力,掷地作声,20岁刚出头便崭露头角,很有  相似文献   

12.
周钦岳同志是四川新闻界的老前靠。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重庆《新蜀报》先后担任过主笔、总编、总经理和社长,时间长达15年之久。直到1945年6月,《新蜀报》被国民党特务劫夺,他被迫登报辞职。  相似文献   

13.
1991年 3月 6日,许川同志因肠癌不治,与世长辞,至今十年有整。但岁月并未冲淡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党的优秀宣传舆论领导干部的怀念之情。当本刊决定出专栏悼念许川逝世十周年,立即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赞许。曾经与许川共事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接到本刊组稿邀请,激动地拿起搁下多年的笔,送来情深意长的华章。有位资深编辑患眼疾,字写得左边挨不着右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稿子写完,他对本刊执行主编说:“我虽然看不清写字了,谈到许川同志,我却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不说我受不了。请你费心,帮我把稿子整理清楚。”许川同志感人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我们纪念许川,是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原则,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党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发表50周年之际,山西新闻界老、中、青三代新闻工作者重温《谈话》,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到当年毛主席谈话的旧址参观访问等多种形式,举行别开生面的纪念活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给我来信。信里说:“去年四月我们去京组《新华日报回忆》书稿,您当时有病,在南京休养,未能拜访。最近从北京来的同志说:您已回京,病好些了,因此我们请您也写一篇。原新华日报的领导同志大都已写文章。很多同志提到您,恳请您一定写。”编辑同志的热情,令人感动。在我的书架上,有着一本一九五九年四川出版的《新华日报的回忆》。这是劫后幸存下来的。扉页上有我们当年亲昵地称为“熊老板”的熊瑾玎同志的几行亲笔字,里面说:“重庆人民出版社准备继续出第二辑,我  相似文献   

16.
我国著名的老新闻工作者徐铸成,早在20年代就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过《大公报》、《文汇报》的编辑、总编辑、总主笔等,撰写过不少有影响的新闻作品,算得上我国新闻界业绩卓著的老报人之一。1930年。在中国各派军事势力剑拔弩张的紧急时刻,他闻风而动,乘机跟踪,巧妙地采访了冯玉祥将军秘密离开太原的消  相似文献   

17.
以身许川的杰出新闻工作者──缅怀许川同志廉正祥金黄的腊梅还未凋残,红色的海棠又绽开了笑脸,春天已悄悄降临蓉城。时晴时雨,乍暖还寒。每逢这春寒料峭的时候,我便不由得怀念以身许川、鞠躬尽瘁的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许川同志。许川是我尊敬的师长。我认识许川颇...  相似文献   

18.
《编辑原理》(THEELEMENTS O EDI-TING)是美国作家兼新闻工作者普劳特尼克所著。普劳特尼克曾以笔名发表过二十多部小说,并写过几本学术著作。他长期在新闻界工作,担任过不同报纸、杂志的副主编、主编。《编辑原理》是他积数十年新闻工作经验,特别是培养编辑新人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次难得的聚会、难忘的重逢。六月六日午后,细雨霏霏,清凉山公园游人稀少,格外清静。古朴典雅的崇正书院迎来了近百位来自各地和在宁的南京新华日报的老同志。他们中间有第一任社长、总编辑、采访部主任,编辑部主任石西民、杨永直、吴镇,李扬、季音、艾煊、李廉、姚北桦等同志;有当年的记者、编辑、画家金雨困、陈向东、马得;有老经理、老厂长、老工人。新闻界称誉他们是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实践》2001,(2):4-7
2月12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和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举办了“钱江浪花”专栏研讨会。 这是浙报集团继在绍兴、宁波分别召开“钱江浪花”读者座谈会后举行的一次高层次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的新闻界领导和专家学者有:中宣部原调研室主任、现阅评小组组长刘祖禹,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何平,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周瑞金,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梁贵和,原浙江省委常委、浙江日报老总编辑厉德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首席教授丁淦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童兵博士,浙江大学新闻系主任黄旦博士,《中国记者》杂志总编辑陆小华,《新闻战线》杂志执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