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奥运会的历史事实出发,就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的生活受损和社会额外支出增加等三个方面。研究目的是为了降低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促进奥运会及其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多城市共同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奥运会举办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地理范围相对较小的特定城市举办奥运会遇到了许多限制条件,而多城市举办可以解决一地举办奥运会场馆集中巨额投入与经济风险的矛盾,可以利用奥运会经济拉动性功能带动更多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大限度地增加与奥运会互动交流的机会,多城市举办为小国家参与举办奥运会提供了机会,能够解决奥运会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与举办城市承受能力不足的矛盾。同时,更多城市参与奥运,能够更好地推广奥林匹克精神,推动奥林匹克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根据<奥林匹克宪章>中对奥运会举办城市遴选的规定,从国际奥委会和候选城市两方面探讨了经济因素对双方的决定作用.对于国际奥委会而言,奥运会巨大的规模,全球目前面临的经济危机和数量众多的比赛场馆的建设,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奥运会举办国家和城市的经济实力是前提.对于奥运会举办城市来讲,提出诱人的经济条件是获得选票的  相似文献   

4.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多种经济学理论的综合研究,回答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的理论问题。研究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建立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奥运会的收入与支出,二是奥运会的投入与产出。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入,产生的经济影响就是产出,这一切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规划影响的历史阶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奥运会筹办阶段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整体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有效规避奥运风险的良策.通过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规划的影响,分析以往奥运会举办城市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旨在为未来的举办城市提供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从悉尼奥运会看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悉尼奥运会为例.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影响从时间上划分为4个阶段:申办期、筹备期、举办期、比赛期.通过对各个阶段影响情况的分析,阐明奥运会给举办城市及其周边环境带来的益处将大大超过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1.奥运旅游对举办城市的正面效应奥运旅游是指由于奥运会的召开而引发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它不但包括国内外旅游者观看奥运会的旅游行为,也包括因为奥运会的举行而在举办城市及其周围地区发生的各类旅游活动。奥运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类型,为奥运会吸  相似文献   

8.
大型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联系密切,不仅能给举办城市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会引发社会效应,推动城市文化和软实力发展,从而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同时也会对于举办城市造成环境破坏、交通阻塞和安全隐患等负面影响,深入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发展的影响,有利于祛弊存利,对推动大型体育赛事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献资料、数理统计和综合分析法,对获得前29届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分布进行分析,试图探讨获取主办权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了其发展趋势。并对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进行了分析,引发出—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杨黎炜 《收藏》2008,(4):152-154
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运会会徽一般由图案、举办城市的名称和年份、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组成。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对会徽设计都相当下功夫,精心设计精心制作,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充满了艺术的美感,体现了主办国的民族特色,蕴涵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奥运会的会徽图案多次出现在主办国和非主办国的邮票上,成为体育专题上一个极有特色的系列,令人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08,(13):70-70
2008年6月21~22日在北京小汤山常兴庄渔场举办了“客友杯“迎奥运全国钓鱼大奖赛。在距离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有40天的时候,为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更好开展,钓鱼人承载着绿色奥运、绿色垂钓的美好愿望,来到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以渔会友、交流钓技。  相似文献   

12.
林显鹏 《体育科研》2003,24(3):17-19
对奥运会科学大会举办情况作个简介,阐述了近几届奥运会科学大会的主要工作环节,并对我国筹备2008年奥运会科学大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方法分析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冬奥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包含有形影响和无形影响,借助冬奥会的影响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建立高效、务实的组委会;扩大中国奥委会公益形象的宣传力度;完善奥委会对奥运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完善中国体育产业人才的聚集机制;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中国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保障奥运赞助商的合法权益,与最优秀的企业建立精诚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4.
1993年9月24日凌晨,大学校园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宿舍不是亮着灯光,那时的大学宿舍很少有电视,大多数人是通过收音机在等待着萨马兰奇宣布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相似文献   

15.
球迷俱乐部     
《当代体育》2012,(32):97
小贝填字横排:一、伦敦奥运会上梦十队的9号球员;二、利比亚的首都;三、2016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四、伦敦奥运会上与陈若琳一同出战女子十米跳台的运动员;五、伦敦奥运会上男子举重60公斤级冠军;六、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全能冠军;七、上赛季结束后,从山猫交易到底特律活塞的球员;八、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  相似文献   

16.
绿色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的理念之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是绿色奥运理念提出的背景。包括奥林匹克运动在内的体育活动也给环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国际奥委会以及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高度重视。我们要理解并实施绿色奥运理念,努力促进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萌 《新体育》2005,(5):26-27
2005年3月,在国际奥委会的评估团结束了对莫斯科的考察后,离2012 年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出线正式跨入了100天的倒计时。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马德里5个申办城市之间的竞争也真正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在澳大利亚一个不知名的小镇,大洋洲奥林匹克代表大会正在召开,5个申办城市不远万里地赶来造势。在结束了位于澳大利亚的论战后,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说,他从来没见过如此令人印象深刻的申办团队,这可能是夏季奥运会申办历史上最艰苦也最激烈的一次。然而5个世界上最大城市的竞争虽然激烈,但是人们还是普遍看好巴黎、纽约和伦敦。  相似文献   

18.
平衡体育运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促使奥运会举办成功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从国际奥委会与环境保护、奥运城市的环保责任和近几届奥运会环保工作回顾与启示等方面,探讨国际奥委会环保政策对评估申奥城市工作的影响,并对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环保工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张盛  路珏 《体育科研》2024,(1):17-22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是一部展现全球城市变迁的历史。本文聚焦奥运会为城市赋能的多元价值,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筹办为个案,为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产生的综合效应提供分析框架。巴黎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推动体育赛事融入生产、生活和生态,促进城市生产与更新,活跃市民生活与社群发展,助力赛事融入生态与人文遗产保护,展现了奥运会以赛营城、以赛聚人、以赛传承的发展新动向,为奥运助力可沟通城市建设,推动举办城市与奥运共生共荣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的胜利闭幕,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标志着北京奥运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给北京、给中国、给奥林匹克运动、给全世界都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特别是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推动有着独特的贡献。在申办、筹办、举办期间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必将在“后奥运”时期继续自己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