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因论在网络流行语分析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模因分类、开展模因生命周期研究和模因特点分析等方面。模因论在对网络流行语做描述性分析时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模因论本身存在"强模因"界定的逻辑悖论、模因概念的生物学困境、解释层次的困境,因此对网络流行语形成原因的解释力度还不够,需要从更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进行更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化翻译的视角,针对近几年来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分析和归纳分类,以不同类别的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在把翻译过程作为文化涵化过程的基础上,注重翻译作为文化交际和沟通的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的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翻译策略,强调翻译对文化推介的重要作用,试图丰富网络流行语的文化翻译视角,延展网络流行语翻译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流行语在新媒体的传播中层出不穷,它以独特的风格和迅猛的传播速度延伸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网络交际中不可忽视的一种强势语言。本文先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而后从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收集整理了2016—2018年的"十大网络用语",对其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最后对现行网络流行语的规范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大量网络流行语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极大地丰富了现有的汉语词汇,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领域.通过对这些流行语的特点进行分类和研究,并选取若干网络流行的热门词汇进行试译,以探讨翻译网络流行语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流行语概念进行界定;对所搜集到的小学生流行语进行分类描述;最后,总结了小学生流行语的三大功能,即心理满足、信息传递、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6.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网络社会中最流行的术语,它不同于语言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发展制约和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网络流行语的分类,讨论了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流行语的概念界定是众多相关研究的基础,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大量关于流行语研究的文献资料,整合了各家的观点,从形式、内容和使用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狭义流行语和广义流行语的界定方式,认为狭义流行语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广义流行语则适于更大范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人们的交流和交际提供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平台。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比较中外国家网络流行语的结构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发现中外网络流行语在特点及其形成原因方面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在搜集近年来网络流行语及其翻译语料的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当代网络流行语的特点,探析网络流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基于克里斯蒂安·诺德的“功能+忠诚”原则,从表达者和信息接收者两个角度,探讨了中文网络流行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