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刘金成 《收藏》2012,(6):57-61
下面结合高安窖藏出土的部分龙泉窑器物,就元代龙泉瓷的烧制、类别、纹饰等的主要特征进行浅析。 窑藏龙泉青瓷的主要特征 元代龙泉窑的窑址已发现数百处之多,种类丰富,影响面大。南宋时期,有些窑口生产的精品佳作曾作为宫廷贡品。元代龙泉窑产品除部分继承宋代传统以外,在器型和装饰上又有创新,突出了时代特征。创新品种有高足杯、菱口盘...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7,(10)
正淄博市博物馆收藏的龙泉窑瓷器虽然不多,但在造型、装饰上却富有年特色,尤以博山发现出土的元代窖藏龙泉瓷器具有代表性。众所周知,淄博也是当时的北方陶瓷生产重镇,该窖藏的出土,是龙泉瓷畅销全国的重要例证,足见龙泉瓷器在北方地区同样受到欢迎,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元代距今不超过千年,其经济倒退凋蔽,政治也不清明,但是,元代却出了许多珍品古钱,这应当与当时的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政治经济的大动荡有关。元代承袭宋、金,本来已使用纸钞,这本是人类文明的进  相似文献   

4.
中国象棋对弈 双方兵种名称的区 分,并不始于元代, 实物考证已证明在 南宋时期仕和士、兵和 率就有区分,与炮的 区分甚至更早些。但是 在元代这种区分迅速发 展,扩大到很多兵种,其 中有的被历史淘汰掉, 有的直至今日仍被采 用。为什么在元代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呢?本文结合遗存实物进行一些探索。 首先这种现象与元代这一特定时代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象棋在南宋时代,成为民间普遍的不可缺少的娱乐工具,但是元代蒙古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压制汉族文化,但是象棋以它惊人的魅力,顽强地生存于人民大众之中。 照片1…  相似文献   

5.
柏光 《收藏界》2012,(10):80-81
元代货币史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历史典籍和资料的散佚和缺失,使得今天的人们无法从现存的元代典籍中窥见元代货币史的全貌。在《元史》中关于青铜货币铸造之事,仅涉猎了寥寥数语,却也透露出了元代青铜铸币的点滴情形,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元代青铜铸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问法.元代体育是在蒙汉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发生和发展的;汉法汉制、儒道理学、民族等级等是元代体育发展的主要社会制约因素;根据元代体育的形式和内容,元代体育具有军事性、地域区别性、等级差异性、历史传承和相互渗透性的特点;元代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王蔚华 《收藏》2010,(3):62-65
近几十年来西安出土了一批元代玉器,是研究元代玉器的实物资料,从中可以了解元代社会及其玉雕工艺状况。  相似文献   

8.
青花瓷和釉里红都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杰出创造,两者在工艺制作、纹饰图案等方面极为相似,都是釉下彩器。"青花釉里红"就是由这两个瓷器种类结合而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种瓷器,是在青花间用釉里红绘纹饰,也属于"釉下彩"的一种。"青花釉里红"在元代已经烧出,清朝乾隆以后俗称"青花加紫",以色彩绚美著称。蓝色雅致,红色绚丽,两者相互  相似文献   

9.
尧雨 《收藏》2008,(2):75-75
首都博物馆陈列的这件元代青花凤首扁壶,高18.7厘米,底座长8厘米,宽4厘米,呈椭圆形,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北京西城区旧鼓楼大街豁口元代窖藏。造型作扁圆腹,浅圈足,以昂起的凤首作流,凤鼻前顶着一颗宝珠,所以倒出的水先分两股流出,经过一段距离后又合二为一。以卷起的凤尾作曲柄,壶身两侧绘有凤翅,整体图案呈现出凤鸟展翅飞翔在花丛之上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李一平 《收藏》2007,(5):52-56
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留下的瓷窑遗址可谓星罗棋布。在历代瓷窑遗址中,元代窑址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当我们在元代窑址考察时就会发现,其装烧瓷器的垫饼比宋代的大了、薄了,可知其装烧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遗物上的釉色增多了,它宣告了单一色釉的结束;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型,如折腰碗,形形色色的高足杯,直径近40厘米的大盘,高度超过40厘米的大瓶、大罐等;出现了崭新的装饰工艺,如青花、釉里红、釉上彩等,其丰富的题材、精美的花纹在以往的窑址中都不曾有过。这一切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元代是景德镇瓷器变化最大、进步最为显著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1.
大漠行者 《收藏》2009,(12):156-157
瓷器中的高足杯究竟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生产和使用的说法不一,但高足杯盛行于元代这个说法没有争议。传说元代统治者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为了在马背上饮酒牢稳.才习惯使用高足杯这种酒具。  相似文献   

12.
正元代"墨花墨禽"花鸟画的开派人物王渊,虽然传世作品不多,但件件均被奉为圭皋。他的生平轶事流传甚广,早年受业于赵孟頫,天历年间(1328~1329年),又与山水画家唐棣共同参与了元文宗改建集庆大龙翔寺的工程。在赵孟頫的指点下,他画艺不断精进,在元代被冠以"当代绝艺"的称号。说起这座集庆大龙翔寺也是大有来头——它原本是元文宗图帖睦尔(1329~1332年在位)  相似文献   

13.
张春发 《收藏》2009,(1):56-57
元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曲艺的普及,各大城市出现了各种伎艺集中演出的勾栏瓦肆,观赏戏剧演出成为当时雅俗共赏的市井文化。元代的代表文化是杂剧,在大元帝国162年的历史中,杂剧风靡全国,久盛不衰。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道路,大致有二条:一是在上层社会开展,即我们常说的“宫廷体育”、“贵族体育”一类;另一是在广大民间,即我们常说的“民间体育”,实际上指的是城市和农村平民中开展的体育活动。而其中城市平民的体育活动,就是我们要谈的“市民体育”。元史是中国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这同时也影响到体育史学界对元代体育的研究,大凡有关元代体育的文章,也只把笔力触及在对蒙古民族军事体育研  相似文献   

15.
张或定  张劲峰 《收藏》2007,(12):117-117
2005年10月,武汉收藏爱好者萧楚才先生在收藏品市场发现一件元代至元铜权,品相完好。因包浆呈棕褐色似铁锈,卖主作铁权低价卖出。购回后,稍作擦拭,得知为铜权,甚喜,因为元代铜权在武汉地区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搜寻中国象棋古棋具中,偶然结识陶瓷研究家浙江陈先生,陈先生家藏一副元代青花、釉里红棋子(蓝方青花、红方釉里红,全副完整,见照片1)。经我们共同研究认为该棋子在国内乃是首例,对于研究元代象棋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说一说元代青花瓷。众所周知,元代青花研究的奠基人是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馆长助理波普先生(JOHN ALEXANDER POPE)。 1952年,他发表的《14世纪青花瓷器:伊斯坦布尔托布卡普宫博物馆所藏一组中国瓷器》,把传世的中国早期青花瓷器中的14世纪青花(即元青花)辨认了出来,从此元…  相似文献   

17.
紫玉 《收藏界》2012,(6):59-64
大约在六百多年前,一艘木制的大型商船,载满了陶瓷、铜钱、香料等货物,从元代的庆元(宁波)港出发,前往日本进行贸易,行至中途不幸遭遇大风,沉没在朝鲜半岛西南角的新安外方海域,整条船连同满载的货物都一起沉入海底,而这一沉就是六百多年。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3,(3):9
胎釉的区别:景德镇元代至正期青花亮丽滋润,胎釉白中泛青,被收藏界认知。据胎釉观察与考证:以上手察看江西九江市博物馆藏元代元祐期青花兽头塔式盖罐、江西高安县博物馆藏元代至正期青花龙纹梅瓶、晚期青花缠枝花卉高足杯等代表元青花三个时期的典型实物标本,以及景德镇出土元青花瓷片的研究发现,不是仅有胎釉白中泛青  相似文献   

19.
张文  孙忠梁 《收藏》2001,(10):26-26
向爱护《收藏》的广大读者和作者奉献喜闻乐见.科学而富借鉴意义的文章。是本刊的不懈追求。济南博物馆张文撰文介绍此件元代玉壶春瓶,本刊遂先后向咨询组四位专家征求意见。其中一位专家根据照片认为可能不是元代作品,而另外三位则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除从器物造型.纹饰、釉色认定文章定性准确外,并指出:“对元代瓷器的认知殆始于五六十年代,仿元瓷牟利是文革后收藏热复兴后的事情。此瓶20世纪60年代末出土,无伪造可能。另日本出光美术馆藏有一件相同之瓶,可能出于同一匠师之手。但国内绝少知之者,可为旁证。《收藏》对来稿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是十分令人敬佩的,这不但是对文章作者劳动的尊重,也是对这件几百年的瓷器及其作者劳动的尊重。”综合专家的意见,我们又询之张文女士,她告之:“此瓶乃当年在济南挖大观园地下防空洞时出土,出土情况已再无从考证。此瓶经山东省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元代之物。属国家二级文物。”在此,谨对咨询专家和作者对刊物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20.
张庆玉 《收藏》2009,(1):69-69
笔者收藏的这件大罐造型浑厚豪放,绘画自然洒脱、粗犷朴实,整体气势宏伟,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浓厚的民族风格。这种硕大器形的罐子虽有着朴实的乡土气息,但能给人视觉上的震撼,完全符合元代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