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儿童早期依恋的质量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早期的依恋可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不同类型的依恋对儿童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高质量的依恋即安全型依恋对儿童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现实的,而且是长远的。为此,本文提出了帮助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四项措施,以促进儿童社会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恋是人类长期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伴随人的一生并对人际关系的建立、社会功能的表达和人格功能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安全的早期依恋关系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过程,所以家长应该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关系。本文先介绍了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接着介绍应该如何培养儿童的安全型依恋。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部分自闭症儿童可以形成安全型依恋,但是安全型依恋自闭症儿童的比例要小于普通儿童或其他非自闭症的特殊儿童.自闭症儿童的依恋安全性受到症状严重程度、心智发展水平、年龄发展、母亲敏感性的影响.在自闭症儿童依恋研究中,目前有研究手段和被试选择的局限性问题,需要慎重对待相关结论.未来研究应该着重于探讨自闭症儿童依恋发展的机制,以及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建立与孩子的亲子依恋.  相似文献   

4.
依恋是儿童内在的心理安全需求,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有助于其发展。父母抚养质量、儿童自身特点和家庭与社会环境均对依恋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依恋质量,构建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应保证抚养质量,创造与孩子共处的机会,顺应儿童自身特点因势利导教育,家园合作共同完成儿童由亲子依恋向师幼依恋的过渡。  相似文献   

5.
陈学娟 《文教资料》2010,(17):125-127
依恋风格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别从父母、家庭氛围、儿童自身气质和社会文化环境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接着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形成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儿童早期形成的依恋风格,对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都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父母抚养质量、儿童自身特征、家庭和社会文化对儿童依恋风格形成的影响,为培养儿童安全型依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父母、家庭、儿童自身和社会文化环境四方面对依恋质量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希望对儿童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童年创伤、亲子依恋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作用,采用儿童创伤问卷、依恋方式问卷和长处困难问卷对300名青少年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童年创伤与安全型依恋显著负相关,与不安全型依恋显著正相关,与问题行为之间显著正相关;问题行为与安全型依恋之间显著负相关,与不安全型依恋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童年创伤可能破坏亲子依恋关系,进而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发生。家长应该为子女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良好的童年经历、高质量的亲子依恋关系意味着更少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关注0—3岁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亲子依恋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亲子依恋有三种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而安全型依恋是理想的依恋类型,文章提出了运用箱庭疗法改善0—3岁儿童的亲子依恋,并阐述了实施的途径和对象。  相似文献   

10.
儿童依恋类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影响依恋形成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些因素来自父母、家庭以及儿童自身三方面,并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依恋类型对个体发展影响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恋的研究是西方儿童社会性和个性发展领域的主导理论之一.依恋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依恋类型一旦形成就会对个体的认知、情感、行为产生影响.探讨广义依恋类型对认知品质及应对策略、人际交往(同伴、恋人、亲子)、人格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近20年来依恋研究在不断发展,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个体真实性问卷和大学生诚信价值观问卷,对43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都对个体的诚信价值观起负向预测作用,依恋回避的预测作用更强;安全型依恋者对诚信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依恋者;个体真实性部分中介了依恋回避对诚信价值观的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4.
韩国小说《杏仁》自面世之后被翻译成数十国语言,引发了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从依恋理论的视角对小说中两位主人公的依恋类型进行分析后发现:依恋关系贯穿人物的一生,依恋类型的形成与人物的成长环境紧密相关。安全型依恋关系可促进个体情绪的发展,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混乱型依恋关系会造成个体形成心理防御机制,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因此,青少年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与建立,需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5.
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经历与其社会性发展之间联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是围绕着依恋与同伴交往、依恋与心理健康及依恋与社会认知三方面展开的,但是这些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首先,对儿童依恋安全性的发展研究不足;第二,母子依恋与父子依恋各自对儿童影响的关系揭示得还不够;第三,对依恋关系的内部作用机制认识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社交焦虑个体展现出了特殊的认知风格,那么哪些因素影响此认知风格的形成呢?本文主要从气质、依恋、同伴关系角度具体阐述了其与社交焦虑个体认知特征的关系。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抑制性气质类型、不安全型依恋和不良同伴关系对社交焦虑个体认知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研究结论为我们在临床的预防和干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6名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恋爱现状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种依恋类型中惧怕型的比例最高,安全型的最低;安全型和专注型的大学生恋爱比例高于惧怕型和冷漠型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上性别差异显著,在依恋焦虑上年级差异显著;有无恋爱经历在个体的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维度上差异显著。个体的成人依恋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其恋爱行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抑郁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81名大学生进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测验。结果:1.大学生群体的依恋类型分布为安全型依恋类型占14.9%,惧怕型占41.3%,专注型和冷淡型分别为21.4%和22.4%。2.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抑郁状况方面的差异显著,事后多重比较发现安全型的抑郁状况显著低于其他三种类型,而其他类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3.抑郁与依恋回避、依恋焦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抑郁与成人依恋类型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该文基于鲍尔比提出的依恋理论,分析了《正常人》中成年人依恋理论风格下的依恋类型。研究发现小说中玛丽安的依恋类型主要体现为专注型、恐惧型和安全型;研究同时发现,玛丽安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时候经历了精神聚焦疗法的三个阶段,即情绪接纳、情绪调节以及真情回应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李同归修订的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恋爱满意度问卷(RST)对郑州大学23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依恋类型与恋爱满意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安全型大学生所占比例最高(68%);安全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高,而害怕型被试恋爱关系满意度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