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签订密约问题的提出《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文件》及盼录,即通称的《汪日密约》,是汪精卫汉奸集团在成立伪国民政府之前,应日本的要求,与日本“海机关”经过谈判,于1939年12月30日在上海签订的一项出卖国家民族的秘密条约。因为它是非“官方”性质的条约,因此亦称“内约”。1939年5月,汪精卫在日本特务影佐份昭等人的保护下,由河内逃抵上海后,于28日向日本提出了《关于收拾时局的具体办法》,①提出了成立以汪精卫为首的所谓“新中央政府”的具体步骤。其实质是将汪于该年2月间通过高宗武向日本提出的有关结束中日战争,实现“…  相似文献   

2.
严农 《新闻世界》2004,(11):33-33
1938年12月29日,汪精卫发表臭名昭的“艳电”.从此,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自派公开投进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怀抱。当时.国民党政府当局害怕丑闻外传,不准报界披露汪精卫已叛国的消息。重庆各报虽略知内幕.但身处国府之地,慑于当局之威.一时也不敢将其消息见报,范长江旋即将有关材料转给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权,加紧其卖国求荣的无耻勾当。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独家发表汪精卫汉奸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全文,并附登陶希圣写的《致大公报记者函》,举世瞩目。当天在新闻版上的大字标题是:“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注:自汪精卫投敌后,大公报直呼其名),副题是:“集日阀多年梦想之大成!极中外历史卖国之罪恶!从现在卖到将来,从物质卖到思想。”要闻版登的是汉译全文,另在第九、  相似文献   

4.
汪精卫逃往河内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汪精卫,日汪勾结越来越密切。10月,汪精卫发表谈话,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议和条件。11月中旬,双方代表在上海“重光堂”签订密约,并拟定汪精卫从重庆出逃。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壁君、曾仲鸣、周佛海、陶希圣等10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日本政府得知汪精卫出逃后,提出了所谓的“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12月29日,汪精卫在香港发表臭名昭著的“艳电”,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翌日,汪精卫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蒋介石下令追杀汪精卫1939年元旦…  相似文献   

5.
1939年7月,汪精卫由河内逃抵上海,旋往东京与日本政府当局交涉,获准成立汉奸“新中央政府”。返。上海之后,便开始了成立伪政府的活动。1939年11月1日,汪精卫派周佛海、陶希圣、梅思平(后增派林柏生)等人,与日本“梅机关”的影佳祯昭、须贺彦次郎、犬养健、谷获那华雄、矢野征记等人,在上海闸北虹。公园附近的六三花园(后改在沪西愚园路1136弄31号)进行了近两个月的谈判,于12月30日签订了名为《调整中日新关系之协议》文件的秘密条约及附录,即《汪日密约》,接受了日本灭亡中国的各项要求。代表汪精卫签字的为周佛海、梅思平、…  相似文献   

6.
新疆日报这一期间组织了强大的讨汪运动,反对妥协投降,维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8年底,日本首相近卫发表声明,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原则,作为中日和谈条件。12月29日,汪精卫在河内发表“艳电”,响应近卫声明,公开投降日本帝国主义。1939年底,汪日秘密签订《日支新关系调整纲要》。1940年3月,汪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针对汪逆卖国求荣的丑恶行径,《新疆日报》配合进步舆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讨汪舆论攻势,对投降派的汉奸理论逐一批驳,同时指明了潜藏在统一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权,加紧其卖国求荣的无耻勾当。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独家发表汪精卫汉奸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全文,并附登陶希圣写的《致大公报记者函》,举世瞩目。当天在新闻版上的大字标题是:“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注:自汪精卫投敌后,大公报直呼其名),副题是:“集日阀多年梦想之大成!极中外历史卖国之罪恶!从现在卖到将来,从物质卖到思想。”要闻版登的是汉译全文,另在第九、十两版刊登日文原件的照片铜版。1月23日,发表陶希圣撰写:《日本对所谓新政权的条件》专文,揭露了日汪勾结内幕。这一震惊世人的事件的来龙去脉据说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突然逃离重庆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傀儡政权,加紧其卖国求荣的无耻勾当。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独家发表汪精卫汉奸政府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全文,并附登陶希圣写的《致大公报记者函》,举世瞩目。1月23日,发表陶希圣撰写的《日本对所谓新政权的条件》专文,揭露了日汪勾结内幕。  相似文献   

9.
(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在其占领区内实行灭亡中国的法西斯殖民主义政策。新闻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实行的新闻政策,可用“统制”两字以蔽之,即将我国沦陷区的新闻事业置于它的法西斯军事管制之下。“九一八”后,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与把持的伪“自治指导部”颁布了一个秘密文件《自治指导员服务心得》,强调“对各  相似文献   

10.
汪精卫早年是孙中山的追随者,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改组,汪精卫被推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汪精卫仍任国民政府主席.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与汪精卫相对抗,自此他与蒋介石不和. 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一向亲日主和的汪精卫.12月19日,汪精卫率陈璧君、曾仲鸣、周佛海等10余人乘飞机逃离昆明,飞抵越南河内.10天后,汪精卫发表“艳电”,希望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与日和谈.第二天,汪精卫又建议日本对重庆施以致命的轰炸.蒋介石闻之大怒,1939年元旦,他下令军统特务追杀汪精卫.  相似文献   

11.
严茂亮 《青年记者》2017,(3):104-105
1928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出兵山东,制造了山东近现代史上最大的惨案五三惨案(又称“济南惨案”),山东交涉署交涉员蔡公时被残忍杀害,日本帝国主义“杀我官吏、戮我人民、血流成河”.①本文选择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申报》,以《申报》数据库(1872-1949)为史料来源,分析探讨五三惨案周年纪念的话语呈现.  相似文献   

12.
1945年8月11日凌晨4时,日本天皇不得不接受无条件投降.紧接着,由日本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汪精卫伪汉奸政权于8月16日宣布解散.在各界"严惩汉奸、快惩汉奸"的强烈要求下,国民政府确实惩办了一批汉奸,然而也出现了一幕幕丑闻.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七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在上海、汉口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彻底背叛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最后破裂。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轰轰烈烈的工农大革命遭到了惨痛的失败。经过一年多的军阀混战,蒋介石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打败了其他新军阀,国民党反革命政权获得了形式上  相似文献   

14.
陈蓉 《湖北档案》2010,(5):44-45
1907年初,汪精卫、胡汉民赴南洋宣传革命、筹募经费。汪精卫在槟榔屿演讲时,当地富商之女陈璧君为他的风采所倾到。不久陈璧君也到了日本参加革命,并尽量找机会和汪精卫接近,可是汪精卫对陈璧君并不热情。不久,汪精卫为刺杀清政府官员做准备而离开日本前往香港,摆脱了同陈璧君的感情纠葛。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侵华以后,于是年12月13日在北平扶植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38年3月28日在上海扶植起“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后迁南京)。为使该南北傀儡政权合并成立“中央政权”,于1938年9月拼凑了“中华民国政府联合委员会”,作为建立“中央政权”的过渡。这里选编的该组史料,可供研究日本侵华史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盗匪打通层层关节 1932年春,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之后,抬出溥仪来充任“满洲国”皇帝。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笼络溥仪,以为他守皇陵为名,派“满洲军”开进东陵,并设置“东陵地区管理处警察署”,客观上也对东陵形成了一定的保护。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之后,东陵的守护和管理又一次出现了“真空”的状态。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中国东北守军沈阳北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同时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务大臣签署日本投降书。参加仪式的人数众多,各国记  相似文献   

18.
伪满广播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以后,由日本人操纵控制的一种广播。但是,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广播领域进行侵略活动。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取胜后,取代了沙皇俄国的地位,成为我国东北南部辽东半岛的霸主。为了永久霸占辽东半岛,日本帝国主义将这个地区划为日本的一个州,  相似文献   

19.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北,策划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包括当时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热河省)。这个傀儡政权,在日本帝国主义的直接操纵下,统治东北长达14年之久。历史学家一般把东北这个时期称为“伪满时期”。目前,对伪满历史的研究,在我国尚未充分展开,对伪满广播的专门研究则更少见。研究伪满广播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对广播这种舆论工具性质、作用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中国广播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20.
汪精卫逃往河内 1938年7月,日本决定撇开蒋介石,诱降汪精卫,日汪勾结越来越密切.10月,汪精卫发表谈话,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议和条件.11月中旬,双方代表在上海"重光堂"签订密约,并拟定汪精卫从重庆出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