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乾隆四次征缅是前清著名反侵略战争之一,常为正史津津乐道,“服缅”成了乾隆的伟大功绩之一;其实乾隆并没有服缅或称“胜利”,因素很多,其中边官的腐败助长了缅甸的实力和气焰,这不能不是未胜的远源.  相似文献   

2.
承德避暑山庄内的万树园是"康乾七十二景"之一,建于乾隆初年,因绿草如茵,古木蓊郁而得名。乾隆、嘉庆等皇帝曾多次在此接见、宴会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节。作为避暑山庄的政治活动中心之一,万树园在清代前期起到了独有的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全球都面临着日趋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我国也不例外,这将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增加极大的负担,影响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因此,研究如何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实验法,以乾隆养生术为练习手段,选取中央民族大学老年大学和太申祥和山庄的30名老年人为实验对象,通过对受试者练功4个月前后某些形态、生理、血液和生活能力等指标的测试和统计分析发现:练习乾隆养生术,可明显改善不同年龄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血脂和生活自理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且没有任何副作用,也可以很好的避免损伤。研究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推广乾隆养生术,并进一步开展对乾隆养生术机理和文化内涵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乾隆帝沿京杭大运河南下,六次御驾亲临济宁州,登太白楼,赏游南池,御制诗文,缅怀李杜:御制太白楼诗歌6首,御制南池诗歌15首,并作《御书杜诗》文一篇,立南池杜甫《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诗碑,题济宁南池少陵祠"荩臣诗史"匾额一个。乾隆以帝王之特有视角,吟诗品评李杜劣优。以详实全面的史料文献为依据考证源流力图还原乾隆畅游济宁太白楼南池的本真历史和作为一代帝王乾隆情系南池杜甫的思古幽情。  相似文献   

5.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的.权衡三界"内供奉一尊铜镀金吉祥天母和从神像,为外八庙现存最大的铜镀金造像.  相似文献   

6.
粉彩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自康熙中后期创烧至今,各个时期的粉彩瓷纹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本文就现有资料概述了乾隆及其以后历朝粉彩纹饰的区别,并以"婴戏图"为例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7.
上次说了康熙时期的几种官窑瓷器,现在接着说雍正和乾隆时期官窑瓷器中的几个品种。雍正(1723——1735年)朝虽然只有13年,但在瓷器上取得的成就却是清代历史上官窑的顶峰,品种之多,工艺之精,都是后代无法比拟的。这个时期在制瓷上  相似文献   

8.
承德外八庙珍藏清代著名宫廷画家丁观鹏绘制的十六罗汉玉版画.该画嵌紫檀边,长38cm,宽16cm,厚0.8cm.正面绘描金罗汉像,另一面为描金铭文"十六罗汉之名见于<法住记>,咨之章嘉国师云西域但有十六之号而无十八常闻……命丁观鹏写十六应真像.乾隆丁丑清和御笔".  相似文献   

9.
在避暑山庄广袤深秀的土地上,曾经留有康熙、雍正(当皇子时)、乾隆、嘉庆、咸丰五位帝王或洒脱或局促的身影,而盛世时期的两位帝王康熙、乾隆,他们迈着从容稳健和志得意满的步伐,几乎每年,甚至一年两次大驾临幸避暑山庄,满朝王公大臣将扈从避暑山庄视为极大的政治殊荣,他们中的大批扈从文臣以体会、发挥和灵感创作了诗、词、歌、赋、散文、以及书画作品,写景状物,记事抒怀,因物比兴,托物言志,构成了避暑山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保存于避暑山庄永佑寺内的乾隆御制石碑以其装饰精美的龙型纹饰倍受世人瞩目.这些纹饰形象丰富、造型优美、雕刻精致、气韵生动,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保护好这笔文化财产,是每一个文博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1.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嘉庆年间诗人、散文家.乾隆三年(1738)中举人,乾隆四年(1739)中进士,入翰林,曾任江宁等地知县.乾隆十三年(1748)辞官.于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归隐定居达五十年,论文赋诗,广交文士,过着闲适的生活,颇为世人所重,称随园先生.著《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活》以及笔记体小说《新齐谐》等.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影印本嘉庆《重修一统志》(民国二十三年)卷152山西《保德州·城池》“河曲县城”下云:“……改名河保营。本朝乾隆二十七年为县治,三十三年重修。”同卷《古迹》“河曲故城”下云:“……乾隆二十七年,移治西北河保营。”按:今考其他文献,《重修一统志》“乾隆二十七  相似文献   

13.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竣工,历时四年半时间,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大型古寺庙。这坐寺庙是仿西藏的布达拉宫而建,在该庙  相似文献   

14.
在承德避暑山庄万树园以东,距离宫墙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座北朝南的寺庙--永佑寺.这座寺庙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乾隆皇帝为纪念祖父康熙皇帝而建,寺内御容楼供奉着圣祖康熙、世宗雍正皇帝的御容(高宗乾隆死后,御容也供奉在这里).永佑寺是山庄内十几座寺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  相似文献   

1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为世人所知;而较早登上历史舞台的阮元,其影响力在今天看来远不及曾氏.曾国藩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军功卓著,在文教方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从当今对曾氏家书及文集之推崇可见一斑,因此,曾国藩研究热长盛不衰.阮元历任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显宦要臣,被称为"三朝元老,九省疆臣",文治武功都有所建树.阮、曾二人前后相继,所处时代虽有差别,但两人为政、为学、为人的特点,以及两人事功的成就和影响却有很多相近之处,并且都反映出时代因素对于二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清王朝曾趁着“康乾盛世”的势头,多方兴学重教、行礼乐、宣教化,企图用教育的力量挽留住渐次消逝的气运.康熙下谕旨,曾召试“博学鸿词”,是为了“崇儒重道.培养人材”;雍正元年曾命“各省改生祠书院为义学,延师授徒,以广文教”;乾隆二年,兴建南学(钦赐学舍),岁给银六千两资助办学;乾隆四十八年,营建辟雍于彝伦堂南,乾隆亲临辟雍行讲学礼……历代统治者的这些措施与政绩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呼唤教育,来使封建统永保无虞.  相似文献   

17.
作为乾隆时期的著名诗人,蒋士铨在当时诗坛具有独特的地位,一方面,他与当时著名的诗派“性灵派”的代表袁枚和赵翼被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但另一方面,他的诗学又不同于性灵派,而是在豪荡中自有一股磊落迂回之致,带有宋诗派的痕迹.本文从蒋士铨的学诗历程和他的交游出发,试图考察他的诗学源流,阐述清代江西诗风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林寺作为避暑山庄内一座修建较早的寺庙,建筑规模较小,几经改建,建筑格局至乾隆时期方确定下来。建筑内陈设丰富。清时,寺庙内宗教活动丰富。  相似文献   

19.
陈林  冰样柠檬 《阅读》2006,(3):32-33
盛夏,清代大学者纪晓岚赤膊编撰《四库全书》时,乾隆皇帝突然驾到,他慌忙钻进桌下。衣冠不整见驾可是有欺君之罪的呀!一我头子啊?乾隆见了故意坐在桌前不走,并示意左右不要出声。纪晓岚在桌下憋不住了。因为有桌围布遮挡,他未看见皇上,于是低声问别人“:老头子走了没有?”二乾隆命纪晓岚出来,并故意沉着脸问“:你为什么叫朕老头子?讲得有道理就饶过你,否则,哼……”三乾隆听罢,不禁笑道“:卿机智可嘉,朕恕你无罪!”哈哈哈!算你聪明!真不好意思,哈哈!答:……纪晓岚答道:“陛下是万岁,应该称‘老’;举国之首,当然是‘头’;子者‘,天之骄子’也…  相似文献   

20.
法林寺作为避暑山庄内一座修建较早的寺庙,建筑规模较小,几经改建,建筑格局至乾隆时期方确定下来。建筑内陈设丰富。清时,寺庙内宗教活动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