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立方 《青年记者》2007,(16):137-137
作为一名记者,牢牢地把握新闻的客观性是一种基本的职业素养,但在记者的实际工作中,不应该只是置身于事件之外,要针对事件的性质加以区别对待,用最佳的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用最适当的方式来报道新闻事件,用最合理的形式来表现事件,具体地来说要做到“远事”、“近事”和“入事”。先说“远事”,这里所说的“远”,不是站得远远地观望,而是置身于事件之外,  相似文献   

2.
所谓灾难性事件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事件的报道。这些灾难事件主要可分为“天灾”和“人祸”两大类,比如洪涝灾害、坠机事件等。西方新闻界有一种说法,把灾难性事件称为记者的节日。因为它们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所以,社会上一出现重大的灾难事件,各路媒体都趋之若鹜,大肆炒作。而在我国,政府部门出于保持社会稳定团结的考虑,对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向来严格关,媒体对这些事件也表现得十分“调”。如今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增加,这状况开始发生变化。堵塞信息将会带来舆论失控随着社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同题章”,顾名思义是“同一个主题。同一类题材”的章,在这里,笔指的是对同一题材的新闻事件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李辉 《今传媒》2005,(11X):51-51
随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与大众文化的崛起,我们的媒体现今正沿着“新闻八卦化”和“八卦新闻化”的道路大步前进。在商品经济冲击下,有些媒体为了抓住读者的眼球,无关社会大众利益的事件侵占了大部分新闻版面,八卦事件一再成为新闻焦点,而新闻自身的品质已不再重要。  相似文献   

5.
岁末年初的“马桥事件”“抄袭”和“模仿”从何谈起———著名作家李锐谈“《马桥词典》事件”(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8日)百姓张颐武和王干共同制造的“《马桥词典》事件”在大江南北文坛内外流传之时,也引起了文坛的强烈震动。对于这一事件,李锐说:说...  相似文献   

6.
李想 《新闻传播》2009,(9):37-37
在新闻类别的划分上,如按照新闻事实的时差性与事件特征来划分,有事件新闻与非事件新闻两个品种。 非事件性新闻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事件为中心.而是由许多事实经过综合归纳、概括、提炼而成的,并有鲜明主题的新闻。有人又叫它资料性新闻。由于它不是新近发生的事,新闻性本来就不强,但又必须要求它是新闻,下面,就如何写好非事件性新闻,本人谈一谈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7.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吗?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以及围绕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为新闻自由被撤职“9·11”事件之后,正当美国人愤怒不已的时候,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说,塔利班不会交出本·拉登,还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美国应该停止不断扩张其帝国的行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到了美国,美国之音决定播出,这时,美国官方立即出面制止。美国国务院9月24日表示:政府禁止“美国之音”播放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讲话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1957年,在海南岛发生了一起轰动广东乃至全国的重大事件,这就是至今仍让海南人记忆犹新、令人揪心的所谓“海南地方主义事件”。而临高县,更是首当其冲,是遭受“地方主义事件”危害的“重灾区”。当时在临高县发生的“临高地方主义事件”,临高人称之为“临高反党事件”,上级定性为“临高反革命暴乱  相似文献   

9.
沈芸 《视听纵横》2003,(3):56-57
起源于广东的“非典型肺炎事件”是一起重大的突发性事件。这起事件的传播过程,非常具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价值,为分析大众传播功能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资源共享越来越普遍,新闻媒体的域外新闻事件报道也日益增多。所谓“域外事件”,主要指发生在本地以外的新闻事件,它是相对本地新闻而言的。对地市报来说,在“厚报”时代,要增加信息量,拓宽报道视野,最大程度地吸引读。除了抓好本地新闻的报道外,域外事件的报道也不可小视,而要在域外事件的报道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关键要在“关联度”上下工夫。  相似文献   

11.
骆正林 《记者摇篮》2004,(11):35-36
社会生活纷繁复杂,记者只有深刻地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新闻事件的价值所在,并使新闻事件在报道中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前段时间,关于南京长江大桥“跳桥事件”引发的报道,如果记者能够对新闻背景进行全面的了解,也许报道的社会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来看,平民关注的题材很多,从经济生活到社会事件都已与市民息息相关。但是,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还是批评性或焦点性事件报道以及重大事件报道,这类报道相对容易受到关注。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的定位十分鲜明,既站在人民中间,不俯视,也不仰视,尝试以平民化视角关注百姓的生活百态,讲述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将领导、百姓、事件用恰当的传播手段链接起来。  相似文献   

13.
凯利事件对BBC来说最具杀伤力的是其消息来源单一,可信度有折扣。如此重大的新闻,BBC在操作中居然只根据单一消息来源就做出判断向全球播发,确实有悖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看新闻,人们记忆最长久的,莫过于那些重大事件、典型事件。  相似文献   

15.
“平陆事件”的背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年龄在五十岁左右的人,一定都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平陆事件”,即“六十一个阶级兄弟”中毒事件。平陆事件当时几乎无人不知,但人们只知有反革命分子投毒搞破坏,北京有关部门为抢救阶级兄弟而连夜空运药品到平陆,至于事件的全部情况,并无人知晓。李敬斋所《跨越时空的真情》,为我们提供了当时的具体情况,并记述了数十年后当年的供药部门与尚在世的中毒民工重聚之情,今天读来颇有感人之处。  相似文献   

16.
长镜头的运用 运用长镜头纪录事件过程是电视纪录片的根本手段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镜头几乎成了纪录片的代名词,因而长镜头运用得好坏是决定纪录片成功与否的关键。摄像机好比观众的眼睛,在事件发生的现场观察、感受所发生的一切,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正是纪录片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例如,在2004年荣获浙江省广播电视政府奖的纪录片《一个人的医院》中,考试的那一段长镜头特别耐人寻味。老刘在参加全国“执业医生资格证”考试时在考场内左顾右盼,被监考老师发现,  相似文献   

17.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经历了整个社会的大量关注之后,最终还是以“补偿拆迁”的方式顺利解决了√在整个事件中,媒体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最先网络上民众议论纷纷,到传统媒体跟进事件报道进程,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各尽其能,促进了事件的圆满解决。而从媒体对“钉子户”事件的关注到整个事件的解决,  相似文献   

18.
5月中旬,越南胡志明等7省市发生针对中资企业和人员的暴力打砸事件,菲律宾发生扣押中国渔民事件。与东盟合作,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考验大国勇气与智慧的时刻.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一连串“网络暴力”事件,如“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孔子PK章子怡事件”等轰动一时的网络事件,引起舆论高度关注。笔者认为固然应该对其中的极端事件予以谴责,对涉嫌违法的始作俑者应该依法惩治;但是社会舆论也不必反应过于激烈。其实许多“网络暴力”恰恰是被一些人过激的反应推波助澜的。  相似文献   

20.
魏超 《新闻传播》2004,(12):62-63
介入,即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介入式报道是指报道者对所报道的新闻事实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参与意识,通过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进行报道,有意识地对事件的发展态势施以一定的影响.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或达到某种效果而采用的新闻报道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