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启松 《今传媒》2010,(8):138-139
由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发起的全国省市党报(包括《河南日报》)世博稿件合作平台日前在上海正式启动。世博会期间,合作媒体将通过该平台开展稿件交换、联合报道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该平台的稿件将通过各地党报(集团)所辖网站、手机报等新媒  相似文献   

2.
叶俊 《新闻世界》2011,(11):208-209
世博会期间,我国媒体成功地进行了相关报道,展现我国的良好形象,在公共外交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解放日报》在世博期间对世博会的报道进行分析,探讨媒体是如何在重大事件中展开公共外交,起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大节庆如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奥运会、世博会等不仅是节日的庆典,也是媒体的盛宴,更是党报大胆创新和彰显自身主流媒体地位的最佳平台。党报如何在重大节庆报道中实现创新?《新华日报》在重大节庆报道方面,近年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重大节庆如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奥运会、世博会等不仅是节日的庆典,也是媒体的盛宴,更是党报大胆创新和彰显自身主流媒体地位的最佳平台。党报如何在重大节庆报道中实现创新?《新华日报》在重大节庆报道方面,近年来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虽然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媒体而言是主场,但国内媒体在世博会报道上呈现的时空格局也截然不同.中央媒体、上海媒体、其他省市地方媒体的报道方案和报道重点都不一样,世博会对上海媒体而言是持续的本地新闻,对中央媒体而言是持续的国内要闻,对各地方媒体而言,则从开幕时短暂的国内要闻变成了持续的外地新闻,再到各省市周举办期间来上一点集中而短暂的"本土新闻".  相似文献   

6.
包玉青 《新闻传播》2012,(8):159-160
每年的"高考"报道,对于媒体而言,如何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与眼下的受众关注度,如何把握好舆论宣传角度与受众接受程度,是历久弥新的课题。本文以党报《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报纸媒体中的高考报道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些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7.
包玉青 《今传媒》2012,(8):38-39
"PM2.5"是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专业概念,也是2012年两会和政府工作中环保议题的焦点。而对于媒体而言,有关"PM2.5"的报道突破了传统环境报道的原有范式,呈现常态化、理性化趋向。本文以上海市党报《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报纸媒体中的环境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创新之处?记者在环境报道中肩负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对媒体人世报道进行梳理和研究,为以后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并从中发现问题,以提高媒体应对重大事件报道的能力。 我们选取在各个层次具有代表性的8种报纸,既有中央级的党报《人民日报》,也有地方性的党报《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同时也采用了《经济日报》、《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这样中央和地方级的专业经济类报纸,另外也兼顾到了通俗类大众化报纸如《华西都市报》(四川省)、《新闻晨报》(上海市)、《南方都市报》(广东省)。时间确定为入世报道最为集中的2001年10月25日至2001年11月25日,力求使我们的研究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张春林 《新闻窗》2008,(1):80-82
围绕“新形势下党报群众工作状况如何”这个问题,笔者近日对川渝黔鄂沪浙苏7省市12家党报的群众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在党报群众工作普遍不理想的背景下,上海《解放日报》既创造性地继承了党报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又对群众工作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创新,为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党报群众工作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地方两会报道,是主流媒体开年第一场硬仗,也是党报拓展传播力影响力的绝佳窗口,如何才能创新出彩?本文结合《解放日报》和上观新闻的探索,总结出三条经验:直播、现场和互动。  相似文献   

11.
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前,报社的编辑记者、甚至地方党报的编辑记者都认为作为党报的《解放日报》就应该是那个样子;但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和来自中央的批评意见,使得党报记者编辑开始探索如何成为完全党报的具体途径和做法,经过一次次的探索,党报从上到下的思想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党报报道内容与倾向越来越明确,一些做法被当作模式继承下来,党报终于被重新塑造了。  相似文献   

12.
严瑶  王珊 《今传媒》2012,(6):41-42
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法,以上海《解放日报》、《新民晚报》、《青年报》这三家报纸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志愿者报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分析,考察媒介呈现的世博志愿者形象,并进一步审视媒体所塑造和构建的当代青年群体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地市级党报作为当地媒体的中流砥柱,应该不断创新对党政领导活动报道的方式方法。本文通过思考如何正确把握党政领导活动报道的新闻性和政治性、新闻性和文学性、报道和受众的关系,增加时政新闻的鲜活度和亲切感,提高党报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播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党报推进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党报舆论监督报道会迎来怎样的挑战和机遇?在角色定位、表达方式等方面,党报又应该如何做出改变和应对,以便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党报监督的职能,提升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本文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情12345"栏目作为研究范本,从其在解放日报社2016年3月转型后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不足,梳理出关键着力点,以期为业界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材料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党报有党报的优势解放日报总编辑丁锡满在全国林林总总2000多种报纸中,党的机关报所占比例很少。省市一级的党报只有30种。这少数党报面临着与大量其它报纸激烈的竞争和挑战。面临着这严峻的形势,党的机关报怎么办?我看办法是有的,就是坚定不移地立足于自己的定...  相似文献   

16.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微信、微视频、自媒体等新媒体,对党报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融媒体快速便捷的传播、生动活泼的海量内容等优势,党报必须积极转变观念、加强策划、挖掘优势、打磨精品。本文主要以获得黑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的系列报道"龙江科技企业孵化器巡礼"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党报深度报道应该坚守什么?转变什么?从而在报道出彩的同时,增强党报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17.
7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在醒目位置刊登《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110米栏刘翔破世界纪录》的最新消息。这在我国纸质媒体中是首家报道,在当天全国日报、晨报、早报中则是独家新闻,因而广受各方好评。继而《解放日报》于13日头版、第五版刊登《刘翔创造世界新纪录揭秘》、《为完美飞翔,喝彩!》追踪报道。整组报道步步领先于其他报纸,构成党报抢得独家新闻的一个典型案例。这组新闻是怎样诞生的,产生过程又有哪些幕后故事,给人以哪些启迪呢?  相似文献   

18.
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的重要原则,群众在党报报道中曾有过不同的定位。从中共早期党报实践到《解放日报》改版前,群众是党报教育、组织和鼓动的对象;改版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党报成为群众的报道者、反映者和喉舌;抗战胜利后,尤其自土地改革宣传开始,群众逐渐成为党报工作者"学习的对象"。"群众性"内涵重心的不断变化,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党报工作者对群众认知的改变,也有不同历史时期宣传政策调整、甚至党的大政方针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省级党报要闻版如何处理好较重大的国际国内新闻,是使党报视野更开阔、更具影响力,彰显主流媒体“旗舰”作用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浩瀚纷杂的国内外新闻,如何才能做到取舍得当,沙里淘金?下面从国内较有影响的省级党报如《解放日报》等的要闻版对国际国内新闻的处理中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党报具有很强的社会公信力,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上有着比其他报纸更大的发挥空间。然而,重大事件与个别受众的生活、工作等私人活动又存在不一致之处。本文通过对《解放日报》近期报道议程设置艺术的评析,对党报内容改革的有效方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