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承载箱型结构支铰钢梁,介绍了支铰钢梁制作工艺的论证与实践。内应力消除采用振动时效技术,并按照标准JB/T10375-2002《焊接构件振动时效工艺参数选择及技术要求》进行残余应力定性、分析、定量检测,证实了振动时效技术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大型箱型结构支铰钢梁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金属结构件在铸造、焊接、锻压和机械切削加工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和机械力造成的变形,在工件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致使工件处于不稳定状态,降低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物理性能,使工件成品后使用过程中因残余应力的释放而产生变形和失效,因此要采取措施消除残余应力,由于振动时效具有投资少、生产周期短、使用方便、节约能源等优点被广泛用来作为消除残余应力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徐勤良  邢丽 《科技通报》2010,26(3):446-450
某工程部分节点是多根杆件焊接相连,节点牛腿内翼板与中间板采用全熔透焊缝,节点牛腿的主焊缝采用部分熔透,节点中间劲板与外翼缘板的焊缝及中间劲板与牛腿腹板的焊缝采用部分熔透焊缝,因此在节点部位存在多次焊接,为检测焊接在节点区域产生的残余应力,评价残余应力对结构的影响程度,特进行此次试验。本文采用盲孔法对节点进行了残余应力测试,同时对节点进行了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由于节点焊缝较多,所以产生的残余应力很大;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试验结果说明应力消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1、引言某机组1~#样机的A~#工件尽管焊后经 880℃处理,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仍发现变形,而且变形是随着机械加工过程的变化而变化。经测量表明:A~#工件靠近法兰端直径方向最大变形量为0.5mm,靠近筒端直径方向最大变形量为0.6mm,如继续加工会导致A~#工件报废。为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任务完成,经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决定采用振动时效工艺进行消除残余应力处理。基于A~#工件已接近精加工尺寸,余量不足,考虑消除应力过大会导致新的变形,故在制定振动时效工艺时仅考虑降低残余应力效果。尽管A~#工件经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处理后,与热处理相比切向应力平均降低了93.18MPa,轴向应力平均降低了82.74MPa,但仍由种种原因未通过验收。为解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9,(9)
机械加工过程中通常毛坯或粗加工后的零件需要进行预备热处理或调质处理,以改变工件的切削性能消除内部残余应力,这道工序通常在热处理车间完成。为了节省生产成本,故采用振动时效的方法来替代普通热处理,最重要的是将振动时效装置移植到工艺装备中,用振动顶尖不但起到支承、定心作用而且能产生激振,达到振动时效的作用从而更加节省工件的加工时间。针对大批大量生产类型将会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验表明本装置既改变了工件内部组织,又保证了零件尺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振动特性的裂纹检测法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裂纹的存在对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得振动系统的柔度发生改变,因而,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将发生相应的变化。本文利用ABAQUS软件对含多裂纹缺陷钢梁进行振动模态分析,以研究裂纹对缺陷钢梁固有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残余应力的产生机理、残余应力的分类、残余应力的危害以及目前国内较常用的一些消除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各种消除残余应力方法的效果以及利弊对比.  相似文献   

8.
从小参数渐进展开和摄动方法的均匀化理论出发,给出复合材料求解残余应力的数学表达式.针对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提出了一个目标优化设计模型,以优化残余应力为目标,组分材料用量为约束,利用周长控制消除棋盘格,采用最大主应力理论和最大主应变理论作为复合材料强度失效准则,结合有限元方法和对偶凸规划求解技术,对二维微结构的残余应力轴向径向组合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现场制造20台120m^3卧式地埋溶剂贮罐,为防止罐壁焊缝附近因焊接应力造成贯穿性裂纹,通过振动时效处理以降低焊缝残余应力,可避免应力腐蚀开裂的产生。容器重体积大(Ф3600*14000,δ=16mm),采用多点振动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研究包括变形机理、变形检测技术、变形预测技术、变形控制技术等内容。目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力学问题主要表现为:残余应力预测模型不完善,测量方法不全面,残余应力变化的分析不详细,接头力学性能了解不全面。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完善措施:完善残余应力预测模型,加强测量工作,提高测量精确度,重视残余应力的深入分析,并探讨残余应力对材料力学性能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大型工程,尤其是钢结构工程中,焊接技术处理对工程施工质量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何消除焊接残余应力一直是困扰焊接技术研究工作者的重点问题,各种处理方法的研究一直在继续。就机械应力消除法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介绍了切削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研究方法与进展,提出了控制和调整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焊接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循环不可避免地导致残余应力的产生,从而影响焊接结构的加工精度和使用性能等。因此,分析焊接接头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以控制和消除残余应力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广泛应用实际测量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焊接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分析。研究表明,实际测量法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焊接全过程,从而实现对焊接过程温度场、应力应变场分析和监控,有效地控制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火灾温度的变化,考虑火灾高温对结构钢屈服强度和梁塑性弯矩的影响,分析了火灾均布冲击荷载作用下简支钢梁的动力响应,计算了火灾场简支钢梁在均布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残余变形,分析表明冲击荷栽和火灾高温钢梁的变形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国华 《大众科技》2011,(12):101-102
文章通过分析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焊接结构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控制焊接残余应力的措施及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明确了控制与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构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纯弯段长度对波纹腹板钢梁抗弯性能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波纹腹板钢梁模型,通过从构件破坏模式、应力分布等方面与相关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数值建模方法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改变纯弯段长度,对波纹腹板钢梁进行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纹腹板钢梁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和抗变形能力随纯弯段的增加有相应增长,但当纯弯段增加到一定长度后,钢梁承力性能出现明显下降,建议实际工程中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7.
运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sysweld,对Q420不锈钢管多层多道焊接头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了焊接温度场和预热温度(层间温度)对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如果不进行焊前预热,那么冷却后焊接接头中的残余应力水平很高,进行焊接预热以后(层间温度),纵向残余应力峰值、横向残余应力峰值、钢管壁厚方向残余应力峰值以及Von MiSe等效残余应力峰值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采用200℃的预热温度(层间温度)时,Von MiSe等效残余应力峰值水平可以降低144Mpa。  相似文献   

18.
正应用盲孔法对中厚板机器人横焊接头的残余应力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横向残余应力分布呈现为拉应力,且在焊缝区域附近应力值较大,焊趾位置应力值达到最大为235MPa,达到母材的屈服强度值;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呈现为拉应力,在焊缝中心区域达到最大值385MPa;远离焊缝中心位置时,应力值逐渐变小,但仍表现为拉应力。随着国家大力推广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多的焊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受到剪切变形弹力作用的影响,产生线性梁柱动力弹塑性应变力,影响结构强度。提出一种考虑剪切变形弹性修正的超高层结构设计方法。进行了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剪切变形弹性修正应力拟合模型分析,在各种尺寸下分析梁的荷载位移,由Monter Carlo方法在试件截面进行劈裂破坏面的惩罚约束,得到超高层建筑钢梁结构抗剪连接梁应力-应变全曲线,然后进行了超高层建筑的钢梁结构优化设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有效提高超高层钢梁结构的受力强度,实现剪切变形弹性修正,提高超高层建筑的强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残余应力是机械或机械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必然伴随的产物。诸如拉拔、挤压、轧制、校正、切削、磨削、滚压、喷丸、以及热加工的焊接、铸造,还有热处理的淬火、回火、渗氮等都会产生各不相同的残余应力。其中有些残余应力引起加工后零件尺寸变化、开裂,有些严重影响到材料的腐蚀、疲劳等机械性能。为此,研究残余应力对机械系统的影响,其意义就在于保证材料在应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并且通过残余应力的调整,能动地利用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