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觉新闻写作的特点,具有目击现场的形象、画面或镜头以及典型的细节。换句话说,新闻中要再现报道现场的一情一景或人物活动,使读者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新闻写作要做到这一步,记者或通讯员只坐在办公室单凭冥思苦想实现不了。那么,写好视觉新闻的关键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闻同其它新闻一样,要写出它的动态感,同样要求我们首先从事物过程的动态变化中准确地提炼出参与新闻表述的动态因素,然后用运动式的表达技巧来表现事物的变化和实质,使写出的新闻活而不滞,充满动感。一、抓住现场,用生动形象的写实手法,活生生地再现新闻发生的氛围和场景,通过动态的外在表现,深刻地反映内涵。这种写作方法,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寓意深刻的现场情景,感人的场面或精彩的人物对话,以绘声绘色的动态描写:“引人入境”。这种动态描写,可以将经济事件对人对社会的密切关系表现得更加鲜明,让读者看到一个经济活动的活现场,以感染读者,增强读者的接受效果。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这批箱子该不该  相似文献   

3.
记者的功力,应当是能够向读者、听众再现新闻,把读者、听众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广播新闻的现场感尤其重要,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现场意识。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现场短新闻,通常是指记者、通讯员及作者在深入现场采访时写出的现场新闻。一篇优秀的现场短新闻,使读者犹如亲临其境,产生出与新闻现场同时跃动的感知效应。那么,怎样写活现场短新闻?笔者认为:写活现场短新闻,应该把握好现场短新闻的三个写作要点:  相似文献   

5.
第一,从掌握丰富的材料人手,紧紧抓住人物最有特色的一点展开写……采访一篇精彩的人物新闻,得靠深入采访。掌握的素材愈多,选择性愈大,其比较的天地也愈宽阔。一位擅长采写人物新闻的记者曾对笔者说过:“采写一篇人物新闻,难在发现先进人物的特色。在采访中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思索了又思索,比较了  相似文献   

6.
高明的记者,不是给读者叙述新闻,而是向读者再现新闻。再现的“诀窍”之一,就是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读者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受到气氛……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一) 现场描述,是维系新闻真实性的一大要素。没有现场感的新闻,就象没有香气的花朵、没有奏响的乐曲、没有动感的电影镜头一样,难以很快赢得读者的信任及征服读者。当然记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现场”所发生的一切细枝末节都“转播”给读者。但是,记者应当  相似文献   

7.
精选材料,展示细节为人作传,不论是全传、小传、或是评传,都要求全面反映人物生平事迹。写人物新闻却必须弃这种“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模式,只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和风貌的突出事实。人物新闻对人物传记而言,可谓“抓住一点,不计其余”。这是人物新闻对选材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花香不在园小,鱼跃也喜小塘。以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短新闻,生动活泼地反映了两个文明建设,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可读性,对推进新闻改革,改进记者的作风与文风,起了积极的作用。一、抓住现场把新闻写活现场短新闻,比较注重新闻的现实性,比较注重说明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及新闻事件与环境的关系。在现场短新闻中,记者一般都置身于新闻发生的现场,向读者描述亲眼看到的新闻事实及与新闻相关的环境。这种新闻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记者  相似文献   

9.
大千世界,人是万物之主。表现和反映人的活动,抓拍人物的精彩瞬间,自然成了新闻摄影工作者们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传神与真情纪实、传神是新闻人物摄影的基本要求。一些好的人物照片,多是抓住了能够表达内心世界、精神状态的典型瞬间。这是人物运动中最有代表性的,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最令人感到生动、自然、亲切面又说明主题的那个刹那间的动态或神态。要人物传神,应当使人物在一定的现场气氛中,让真情实感自然表露。去年,我在拍摄新闻人物、亚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新闻单位,没人爱跑会议、没人爱写会议新闻,但负责跑党政机关的记者,却天天离不开写会议稿,开各种形式的会。我在跑党政新闻的所谓“枯燥乏味”里,却寻找到了在文山会海中挖掘新闻“金矿”的乐趣。一、跳出程序寻突破把党政新闻写活跑五大委的记者几乎绝大多数的新闻都是写会议报道、领导活动。这类稿子最容易写成程序式的“八股新闻”,不但读者不愿看,而且这类稿子多了,也严重影响了报纸的质量,时间长了,连记者自己都懒得写懒得看了。本人在采访此类稿件中,注意跳出程序化的束缚,真正把新闻写活、写生动,写得老百姓爱看…  相似文献   

11.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写现场短新闻同样也要重视结构安排。因为结构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不同的报道形式具有不同的结构要求和方法,现场短新闻的结构形式即有其显著特点。由于现场短新闻要向读者再现记者在现场耳闻目睹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2.
禄秦剑 《报刊之友》2012,(11):116-117
人物是文学作品写作的核心,写好人物是代表一个作家写作水平,文学功底最集中的表现,而写人物对于新闻工作者也同样重要,一篇通讯报道中,只要人物写好了,通篇报道就活了,读者喜欢去看,笔者通过对典型通讯的分析,分析新闻事件人物描写在新闻报道写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我们形容短新闻的现场感强时,常用这样的话: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就是说:好的现场短新闻能够把读者带到事件发生的场景之中,好像看到活生生的人,听到现场的各种声音。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短新闻的现场感呢?这需要运用多种白描手法。下面不妨从描写对象角度将白描手法做一些粗略的分类。1、人物白描。就是用白描的方法勾勒人物轮廓。它可以通过肖像、行动、语言的白描突出人物的心理状态、性格特征、思想情感,把人写“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力。人物肖像。在现场短新闻中,往往抓住人物肖像的特征简笔勾勒,不作过多交代,使读者有概貌了解,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如特写《总书记的问候》,总书记的肖像是这样写的:“最前面的那位(江泽民同志)身材魁梧,身着蓝色中山  相似文献   

14.
高明的记者,不是给读者叙述新闻,而是向读者再现新闻。再现的“诀窍”之一,就是把读者带到新闻发生的现场,让读者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嗅到气味、感受到气氛……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是新闻与摄影相结合的产物,是新闻报道的一种独立形式。在我国,新闻摄影与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电影新闻一样,是党的宣传工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新闻战线上五大兵种之一。新闻摄影报道不仅具有新闻性,而且还具有形象性、纪实性。它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显示新闻人物的形象,使读者直观地看到人物的活动瞬间,满足“百闻不如一见”、“先睹为快”的愿望,增强报道  相似文献   

16.
“新闻——因人而生动”,而图片新闻因为有不同的人物特征、丰富的表情、生动而感人的瞬间,会更吸引读者的眼球,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新闻摄影要体现“以人为本”,即注重拍好新闻图片中的人——这一新闻主体。  相似文献   

17.
“传神状物尽在阿堵之中”,这是古人论及画事的见解。所谓“阿堵”是指眼睛。眼睛活了,人物就活了一半。 新闻作品同样要写活,但不能生吞活剥古人的画论。要写活一个人物,需把握人物身上两样活的东西,一个是语言,一个是动作。关于活的语言,许多记者都懂得要再现人物有特点的说话方式和口头语,用这些语言来表现人的笑貌音容,达到“闻其言而知其人”的效果。但是,仅凭闻其“言”是不够的,还必须观其“行”,就是必须把人物的动作行为准确地写出来,使  相似文献   

18.
人物新闻的文体要求是篇幅尽量短小,内容力求丰厚,所写的人物既要有历史的纵深感,又要有个性特征和生活情趣。这种文约而事丰的特殊要求,决定了它在语体选择上的笔法多变。常见的笔法变换是交替使用粗线条勾勒和工笔细绘。所谓粗线条勾勒,是指概括性的叙述,用极简省的文字勾画出人物的主要事迹和历史发展,像画家的速写一样,寥寥几笔便显示出人物的形态和轮廓,给读者一个总体印象。所谓工笔细绘,是指细节描写,就像工笔画一样,用细腻的笔触,活画出人物的个性、神态和风貌,给读者以栩栩如生的感觉。粗线条勾勒像电影中的全景镜头,工笔细绘则是中近景镜头,有时是特写镜头。两种笔法各有妙  相似文献   

19.
1.用眼睛来写现场短新闻是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用自己耳闻目睹的事实,再现于形象描写的、短小的纪实性报道。是再现式报道,不是追述性报道;是纪实性报道,不是反映式报道,更不是解释性报道。因此,我们要把现场短新闻写好,核心是“要用眼睛来写”,百闻不如一见!而用眼睛来写,须把握采访、报道、写作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戴建伟 《新闻窗》2005,(5):12-12
细节是展现新闻魅力的重要环节,细节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加以突出,可以放大新闻的信息点,增强读者记忆深度,记者在新闻中抓住了的传神的新闻细节,无需赘言,读者便能随着你的现场细节再现整个新闻报道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