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注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把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引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通过介绍注意理论,阐释注意理论如何在二语词汇习得中起作用,最后提出注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曹丽娜  陈红平 《考试周刊》2010,(41):102-103
注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重要概念。二语词汇习得是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视角。本文把认知心理学中的注意理论引入二语词汇习得研究.通过介绍注意理论.阐释注意理论如何在二语词汇习得中起作用.最后提出注意理论对二语词汇习得策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自兴起之时便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在学科交叉的大趋势下,二语习得不再局限于语言学领域,而是与社会学、心理学、认知学等学科紧密相连。二语习得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其发展趋势在有些学者看来以达到顶峰。该文便讨论了二语习得近十五年的发展趋势,为更好的理解二语习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词汇习得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方面,词汇记忆是词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对记忆的研究,即人脑是如何分析储存和提取信息的.文章回顾了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建构,并结合二语习得研究和中国外语教学的实际环境,对词汇记忆的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旨在强化记忆效果,提高词汇教学质量,促进学习者的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5.
现代外语教学日新月异地发展,尤其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发展,促使外语教学方法和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然而,过去我们对外语学习研究,侧重于认知方面,对情感因素的系统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由于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第二语言习得作为独立研究领域的兴起,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也受到了很大重视.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Kellerman为代表的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对语言迁移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语言迁移再次引起了二语习得领域的关注。多年来,许多学者比较关注语  相似文献   

7.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语言的习得有其临界期,而第二语言习得的临界期问题一直未得到证实.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语言对认知发展既有促进又有阻碍作用.而在中国,英语作为外语,缺乏真实的语用环境.这无疑会对儿童的英语习得造成障碍.因此,中国儿童的早期英语教育问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合理安排,不能提倡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8.
认知心理学影响着二语习得中的词汇习得的全过程。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探究英语词汇习得,旨在帮助英语词汇习得者在词汇习得时掌握科学而全面的方法和技巧,去习得更多的词汇。  相似文献   

9.
潘丽  于云玲 《教书育人》2006,(12):84-85
一、前言 当前从事二语习得研究的专家学者们研究涉及语言发展过程中的记忆认知过程,注意力、形式识别的学习过程,而很少涉及心理学起源问题。而且,二语习得的个性差异研究也很少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究其原因,从不同理论视角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对于怎样理解第二语言发展中的个性差异有不同的假设。  相似文献   

10.
在外语教学领域,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派生的两大二语习得理论模式对其影响深远:对比分析模式及创造性建构模式。本文通过对比两大模式分析其异同得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关于语言的脑加工机制研究主要是根据口语语言的研究所获得的.既然手语在国外已经获得了独立的语言地位,因此可以通过对手语语言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关于语言的特征,从而判断以往研究中得出的语言特征是否是口语或听觉语言所具有的特征.实际上,已经有研究相继表明了手语和口语在脑加工上的相似性,并在神经系统上找到了相应的支持:比如这两种语言都激活了优势的左外侧裂周区网络系统的加工.不过除了共同点,研究人员也试图进一步发现二者存在的加工差异.毕竟手语与口语是使用不同信息通道的语言,对其差异性的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一般性,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加工的特殊性,从而促进聋人的语言发展.  相似文献   

12.
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在外语界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也是外语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时刻面临的问题。但一直以来,研究重点一直放在母语的负迁移上,而对母语的正面影响关注不多。母语作为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应充分利用使其起拐杖的作用,充当帮助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语言研究的哲学视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语言的本质要素为切入点 ,鸟瞰语言研究的多元化走势。针对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这种世人注目的时代趋势 ,探讨了作为一门学科的语言哲学的科学内涵 ,考察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新闻评论是一种说理艺术,既要讲求内容上的说理逻辑,又要重视形式上的语言艺术。本文以报刊新闻评论的语言创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新闻评论语言创新不足的原因、语言创新的技巧、以及对语言创新的要求,同时也列举了几种新闻评论语言创新的具体方法,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国内语言接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十多年来国内学者们有关语言接触的探讨,在理论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方法、接触的机制、与其他学派关系等方面;在不同语言之间的接触研究中关注于接触与语言的变异、借词、语法渗透、语音干扰、翻译研究等方面;在语言接触与汉语方言研究中主要涉及接触与汉语方言的特殊语言现象、方言系属、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交互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如同存在女性歧视一样,社会文化中也存在男性歧视.英语中针对性别歧视语的研究之作屡见不鲜,但极少有人论及针对男性的歧视语。因此本文旨在对英语中折射出来的男性歧视语进行初步的探讨.这个探讨不仅具有语言学意义,而且具有社会学意义,希望它对我们了解并最终克服由语言反应出来的社会文化中的消极面,逐步实现性别和谐,构建人类和谐社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不同语言的文化性质差异会影响到语言的习得与应用,因此外语教学不能仅仅是语言形式的学习或特定语言技能的训练,必须与文化教学相结合。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英语和汉语在文化性质上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外语教学的启迪。  相似文献   

18.
语言迁移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对比分析、错误分析法,主要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但自从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手段之一,概念隐喻理论就为语言的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换句话说就是对比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能让我们从思维系统角度来探寻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语言正迁移。  相似文献   

19.
喜剧性语言的研究通常作为文学或者戏剧美学的一个附庸和补充,从语言学角度研究很少。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喜剧大师,在喜剧创作中进行了丰富的喜剧性语言实践,其喜剧性语言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一些学者对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整体语言做了研究,如"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多样性"[1]等,但是都没有对莎士比亚的某一剧本进行详尽的语言特征分析,尤其没有对喜剧性语言进行分析。《无事自扰》是莎士比亚四部喜剧中十分成熟的作品,它的喜剧氛围直到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令人为之捧腹。从双关语、夸张、反语、反复以及排比等修辞手段对剧本中的喜剧性语言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莎士比亚运用丰富的语言形式构建的喜剧性。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Much work has been done on gender stereotyping in textbooks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owever, little has focused on the language of dialogues, which are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light of this gap,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author's own study analysing discourse roles in dialogues in three recent text book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results showed an encouraging level of gender fairness. The authors then explore whether this fairness was achieved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gender balance in social and occupational roles, and suggest that this was so in the case of these three books. They also discuss the negative implications of gender-imbalanced dialogues for female students + languag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This study has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ers, teacher educators, and writers and publisher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