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国电视剧大举进入我国,对电视剧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对韩剧与国产剧进行比较研究显得甚为必要与迫切.二者差异甚多,但从艺术角度来看,韩剧在题材资源、编剧手法、表演风格、情感尺度与美学品格等五个主要方面走出了一条既符合电视剧本性又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道路,这正是国产剧一直努力做到却一直未能做到的,也是值得国产剧改进与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张敏 《视听界》2014,(3):43-45
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代表的新派韩剧在我国电视剧市场上又鼓起风浪,诸多观众随即将矛头指向国产剧,认为国产剧不敌韩剧。本文从体量、播出模式、市场方向、类型、社会审美心理等方面分析国产剧与韩剧的不同点,认为不同业态下产生不同的运营模式,不能简单判断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3.
电视剧     
《视听界》2006,(3):101-102
广电总局取消电视剧题材审批;专家解读电视剧公示制;广电总局严控粗制滥造古装剧;韩剧引进受限;国产剧进军海外 遇韩流冲击步伐变缓……  相似文献   

4.
经典热门剧目"翻拍热"是我国影视界由来已久的现象,近几年更愈演愈烈,成为了一条博取观众关注的"捷径"。国产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却鲜有精品,翻拍、跟风抄袭等反映出国产剧创造力不足的弱势,在美剧、韩剧的强势"围攻"下,国产剧陷入"走不出"、"迈不动"的窘境。从大学生视域看目前国产电视剧翻拍跟风泛滥的现象,以创新为核心,深入分析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探讨其在题材、编播制度、编剧管理和审查制度方面的可学习借鉴之处,以期国产电视剧能在进行本土化合理改造后更好地迈向海外市场,打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电视剧品牌。  相似文献   

5.
方堃 《新闻知识》2012,(2):96-98
目前,国内电视剧市场国产剧量多而质不精,韩剧、美剧等国外电视剧在各大视频网站热门剧集搜索排行榜上稳居高位。因此,研究国外电视剧的发展模式,对于增强我国电视剧的国际竞争力十分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美国、英国、韩国的电视剧特点,探究其对我国电视剧在高速发展时期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韩剧的产业化运作为切入点,重点阐释制播合一、观众参与、关照受众三方面对韩剧成功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国外电视剧在韩国的播出情况以及中韩两国观众的收视需求加以对比分析,总结了韩剧对国产剧发展的三点启示:政策扶持,产业引导;按需生产,以质取胜;产业链延伸,多样化盈利。  相似文献   

7.
“韩剧热”:电视文本的文化旅行——以《大长今》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剧的风行已是不争的事实,无需细述。问题是,何以如此?在当下的有关讨论中,最简捷的答案就是,韩剧与本土电视剧相较有其过人之处。因此,众多言论以为,国产剧应该在制作理念、影像技艺、剧情安排、甚至发行手段等方面向韩剧学习,走出国门。显然,这是“成王败寇”的逻辑。从电视  相似文献   

8.
基于搜狐、腾讯和优酷这三大视频网站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网络平台播出的电视剧是否存在"追剧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对于视频网站播出的美剧、韩剧和国产剧,中国网民均表现出显著的追剧行为;而且,相比于当天未更新的剧集,正在更新的剧集的质量对它的点击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被称作“韩流”的韩剧曾在中国掀起过收视狂潮,近年来却呈现明显降温的态势.韩剧在我国转而遭受冷遇的原因主要有二:创作模式化,冗长拖沓以及歪曲历史、知识性错误频繁等是其内部原因;观众接受心理的微妙变化,国产电视剧的逐渐崛起以及我国限制韩剧进口转而引进多国电视剧等是其外部原因.韩流退潮现象给我国电视剧创作和传播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2013年末开播,不仅获得了韩国本土民众的追捧,在我国大陆也掀起了一股"都叫兽"热。本文以该剧为例分析韩剧运作机制与国产剧的不同,韩剧的制作模式对我国电视剧行业的指导意义有:"制""播"更要注重"制"、强大的剧本编辑团队是核心、"边写边拍边播"显创新、重视观众的地位、延伸产业链、多方盈利。  相似文献   

11.
Using British radio and stage drama as its example,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a new medium took over an old genre and, after attempting to reproduce it closely, gradually modified it into something more suited to its own character. Initial disagreement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radio's blindness were attributable to the unreliability of pure sound as an epistemological guide. Yet this unreliability is a source of radio's unique dramatic strengths: It is a "theater of the invisible," severing drama's recent connection with spectacle and renewing its pristine association with speech. Radio drama has, in its turn, influenced the conventional theater.  相似文献   

12.
曲目拾补     
本文从诗文别集、方志、笔记等材料中发现前人著作未曾著录的十三种曲目,并对前人已著录的三种曲目有所匡正.  相似文献   

13.
一、日本历史剧 日本的能和木偶净瑠璃从广义上被看作是历史剧,尤其是歌舞伎被看成是典型的历史剧,大多是描写王朝和史实的作品。比如《劝进帐》和《菅原传授手习鉴》等,里面的出场人物有些就被神化了。明治维新以后掀起了一场“活历剧”运动,即将活生生的历史,原封不动地用剧把它表现出来。这些是以9世市川团十郎和河竹默阿弥为中心、再加上福地樱痴和依田学海搞起来的,他们过于忠实史实,不追求艺术性。不过,以这次运动为契机,开创了坪内逍遥的历史剧论和新历史剧创作的道路,这就是逍遥发起的新歌舞伎运动,由此诞生了既忠于史…  相似文献   

14.
<曲海目>为乾隆间黄文旸作的曲录,佚.后人认为<扬州画舫录>所载<曲海目>即为原本,<重订曲海总目>是对<扬州画舫录>载<曲海目>的重订.本文将<扬州画舫录>载<曲海目>与<重订曲海总目>作比较,从内证着手,多方面证实了<重订曲海总目>的原本,当是有别于<扬州画舫录>所载<曲海目>的别本,且论述了它文献价值之无可替代处.  相似文献   

15.
处在特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的中国电视剧,具有独特的媒介传播特性.电视剧作为当代中国"第一"叙事艺术体现了家庭通俗艺术的基本传统以家庭故事为主要题材,以日常经验为主体内容;以生活化戏剧为叙事特征,以主流意识为价值观念.与电影相比较,电影更重视情节、场面和奇观,电视剧则更重视人物、对话和细节,电影更强调以导演为中心,电视剧则以编剧和演员为核心;电影更体现流行文化的矛盾和差异,电视剧则更体现价值整合的主流性.中国电视剧这种家庭大众文化的传统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凤子(女)(1912-1996),著名戏剧理论家,广西容县人.原名封季壬,笔名禾子,艺名凤子.凤子1912年生于广西,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世纪三十年代在复旦剧社、上海剧社工作社等团体参加话剧演出,以擅演《雷雨》、《日出》及电影《白云故乡》中的女主角闻名.曾在上海主编《女子月刊》,《人世间》.建国后,历任《剧本》月刊主编,中国剧协书记处书记,中国剧协第三、四届常务理事.197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著有《旅途宿站》、《台上台下》、《画像》等.  相似文献   

17.
新剧是中国话剧最初的名称,以区别于传统京、昆旧剧,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民国初年,上海、北京许多演新剧的剧场后台,常挂有一幅照片,照片上那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是辛亥烈士、被称为“新剧泰斗”的王钟声。  相似文献   

18.
民生剧源自民生新闻,通过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的真性情、真情趣、真心话的再现,以体现出独特的地方色彩.  相似文献   

19.
周志辅和他收藏的戏曲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辅是中国现代专门收藏戏曲文献的重要人物之一,1949年他离开上海时,将自己收藏的所有有关戏曲的藏书及文献全数捐献给上海图书馆,包括明刻善本书,清代南府和升平署抄本,各种名伶的资料、脸谱、戏单,戏班抄本,戏曲抄本,清宫戏曲文献等。这些珍贵资料1965年前即被上海图书馆全部装裱成册,得到妥善的保存,定会被后人重新认识并加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多媒介共存与融合语境下,电视剧需要传播创新,而传播创新又是以本体新质为基础的.传播创新与本体新质,是电视剧本体研究新的论题.此论题主要内容包括:电视剧本体范畴和新质识别维度;处理好艺术文本新质与媒介文本及传媒新质的函数关系,创新实践与体制对话关系的传播创新;电视剧本体新质及传播创新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