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徐迅 《声屏世界》2014,(5):51-51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论是中央、省或地市党报,时政报道的版面占有量都较多,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源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力度的加大,政务不断公开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有领导活动多、领导讲话占用版面的不利影响。这样一来,便使一版及相关新闻版的时政报道较难操作,更不容易出新出彩。如何改革时政报道,如何将时政版办成真正意义上的新闻版也一直是办报人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种,指题材较为严肃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要闻版既是报纸的“门面”和“脸面”,又是直接体现报纸形象、特色、风格和品位的重要版面;要闻版既是政治版,又是新闻版;既担负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又承担报道国际国内地方要闻及重大典型等职责;要闻版既是各级领导干部和高文化读者最关注的版面,又是具有政治政策影响力和时政新闻吸引力的版面,因而,办好要闻版是地方党报给读者的“第一印象”.版面需要激活精编,规范简洁,展现党报的品位和特色。展现吸引和感染读者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时政新闻涵盖党与政府的重大方针路线和政策、重要会议、重要法律规章制度、主要领导人之政务活动等内容,同时也包含对世界局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政治新闻。一般而言,受众选择观看一档电视新闻的参照标准可概括为好看,有用,重要:时政新闻的价值引发读者兴趣以及满足受众需求的特点主要表现于重要、有用。首先,时政新闻能满足观众对于"大事知情者"这一心理需求,具备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高宏 《视听界》2013,(2):80-82
长期以来,在城市台的时政新闻节目中,普遍存在着重宣传不重信息量、重领导排名不重新闻价值等现象。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贴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多有关,那么,随着新一届党中央带头提出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严格控制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的报道之后,时政节目如何回归新闻的本真,主流新闻节目如何既体现高度又吸引观众?  相似文献   

7.
办好报纸要闻版,历来是各级党报编辑工作的重中之中。对此,《闽南日报》近几年做了有益的尝试。拓宽报道内容一提起地市党报要闻版,就会想到领导活动多,工作报道多,可读可看的东西少等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闽南日报》在采编工作中,注意从指导思想、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到具体编稿审版,认真把党的精神与群众实践结合起来,把新闻规律、政务报道规律与市场规律结合起来,体现在稿件内容和版  相似文献   

8.
王磊 《新闻爱好者》2002,(11):46-47
时政新闻是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对于各级党报,更是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党委机关报的属性,决定了做好时政新闻是各级党报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它主要包括对党和政府重大路线、方针、政策,重要法律法规,重要会议以及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等内容的宣传报道。时政新闻尤其是党报的时政新闻,要求准确、严谨、及时、到位,同时,如何在时政新闻的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上进行探索,使之更紧密地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更及时地起到指导基层工作的作用,更加能够满足读者知情、参政的需要,有很多文章可做。近两年,河南日报编采…  相似文献   

9.
游景升 《新闻窗》2012,(5):84-86
电视时政新闻一直是电视新闻报道中的核心内容部分,它一直是国家党政方针、领导人的政务活动、宣传和解读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平台,其内容主要是大量的新闻消息,是国家展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成就的一个载体,是党贴近群众、沟通群众、发动群众的有效手段。然而由于时政新闻的程式化、概念化的特征,大大减弱了时政新闻的可看性。  相似文献   

10.
戴畅 《记者摇篮》2010,(9):28-28
创新难不等于不需要创新,更不等于不能创新。领导政务性活动的时政新闻报道如何推陈出新,是当前尤其需要研究与探索的课题。正因其是新闻报道创新难的领域,才更需要创新,关键在于记者开阔政务报道思路,用创薪的体裁、创新的题目,针对新闻事件本身特点,采用最适合、最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方式来报道。  相似文献   

11.
时政报道,顾名思义,是时事政治的报道,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报道好领导的政务活动。这些政务活动又往往涉及到一些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的酝酿、出台等,因此,时政报道属于“硬性”报道,必须全面、准确。从实践中看,一篇时政稿件往往承担着多种任务:一、党政领导在重大事件、重大问题上向社会表  相似文献   

12.
所谓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按照西方新闻学的“硬新闻”的理论,时政新闻也是属于硬新闻的一种,硬新闻是指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例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报道都属于时政新闻的范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京津沪穗 4家党报即《北京日报》、《解放日报》、《天津日报》、《广州日报》 3月份的要闻版、国际新闻版、地方新闻版等项内容进行了分析 ,调研数据结果分述如下。1、要闻版 (头版 )分析要闻版是“报纸登载最重要的新闻、评论以及其他稿件的版。每种报纸不论版面多少 ,都只有一个要闻版 ,通常都以第一版为要闻版。”[1 ]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 4家党报要闻版即第一版的情况。本文拟从新闻信息量、新闻时效性、新闻报道的内容等几方面加以考察。( 1)新闻信息量新闻信息量主要体现在新闻报道的数量上。我们对 4家党报头版刊登的报道数量进…  相似文献   

14.
杨峰 《新闻窗》2014,(6):30-31
一版是报纸的"门面"。提高一版质量,让其更有可读性、吸引力,对报纸来说至关重要。一版又是要闻版,对行业报来说,一版是集中报道业界新闻的板块。不同于时政类、都市类等综合性报纸,行业报具有一定专业性,如果内容不够活、形式不够美,很容易枯燥乏味,跟读者拉开距离。推进一版改进创新,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本行业新闻,是行业报必须啃下的一块"硬骨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劳动保障报》积极推动一版内容和形式的改进,力求更活、更实、更新、更美,为行业报一版的改进创新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所讲的"抓活鱼"强调新闻工作中应该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抓活鱼"对于时政记者而言,是一项必备的能力。"活鱼"与"死鱼"最大的区别就是"活鱼"是生动、鲜活的,时政记者的"抓活鱼"强调报道的主题性、及时性、针对性与实效性,并突出稿件的可读性,报道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要想报道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时政记者必须要懂得抓"活鱼"的方法,加强学习,深入地进行分析与研究,正确地利用各种利益关系与矛盾,加强与基层的联系,掌握好正确的报道方法,加强与其他记者之间的联系。基于此,主要分析时政记者抓"活鱼"的具体方法,以期促进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杨秋芬 《新闻窗》2005,(4):26-27
时政新闻,就是时事与政治新闻的简称。在实际运作中,时政新闻往往特指关于党政要员活动的报道,尤其是国家级和中央级,以及省级的新闻单位,就主要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大国事活动与外交活动,于是狭义上的时政新闻即指关于领导人物的新闻,其新闻价值的大小与领导者的职务的大小成正比。广义上的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党的施政纲领、政治思想及其政治与政策发布的报道,内容包括:政党的日常活动与重大活动、政府的工作动态、外交事务、政治会议、法制建设、重大政治性庆典、突发性的政治事件、体现党和政府意志的政治性斗争等等,另外,重大的社会性新闻有时也是时政新闻,比如反腐败的新闻,往往既是社会新闻也是时政新闻。  相似文献   

17.
《青年记者》1995年第一期刊载童兵教授文章《报纸由谁唱主角》,读来颇多启发。童教授的文章侧重于探讨当前的报纸杂志化的问题,但我以为,在注意报纸各种专栏、专版增多,防止报纸杂志化的同时,也应当关注报纸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中的非新闻倾向。翻开我们的报纸新闻版,特别是要闻版,头题、二题、三题稿件极少昨日讯(除了会议消息、领导人活动等),甚至本周、本月的新闻都很少,常见的时间要素是“几年来”、“近年来”、“去年以来”、“年初以来”……。占据新闻版的大部分稿件是生产报道、经验报道、典型报道以及会议动态、讲话摘要等等,其中大多数稿件很难与杂志报道区别开来,有的甚至难以区别于工作报告和总结。新闻版的非新闻倾向,主要源于将新闻与宣传对立起来。这使得新闻版甚至是“要闻版”缺乏较强的新闻性。报纸,特别是各级党委的机关报要不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一般指报道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国家的重大纪念日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重大出访活动等的新闻。从一个省的范围来说,时政新闻的报道范围主要是指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的重大会议,省主要领导人的出访、会见,省内各种节日、纪念日的重大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信息     
解放日报宣传改革抓信息解放日报为适应新时期的需要,把改革和建设放在宣传首位,最近统一了几点认识:第一,报纸要以新闻为主。为了适应改革的形势,必须大大增加新闻报道的信息量。为此,对版面作了调整:第一版要办成真正的要闻版,要闻包括本市、上海经济区以及国内、国际方面;第二版要多发一些深入实际提出问题的报道和社会新闻以及知识性、服务性稿件;第三版是时政版,新辟《上海经济区通讯》《港澳通讯》《体育新闻》和《国际通讯》等四个专栏,轮流刊出;第四版是专刊、副刊,并坚持办好《周  相似文献   

20.
肖毓媛 《青年记者》2006,(10):66-67
本文试图以两会报道为切入口,通过观察《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在这一事件上的报道,分析两报的采编方法和策略,探讨成都都市报的异质化改革的措施和方法。研究样品为两报今年3月3日至3月15日要闻版和国内版的所有与两会相关的新闻报道。数据分析(一)对主流资讯的报道度在报道量上,《华西》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7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158篇,在此两版中所占比例为34%。《成商》要闻版、国内版稿件数量为480篇,关于两会的报道数量为87篇,所占比例为18%。《华西》高度重视两会报道,体现了它积极报道主流资讯,打造主流都市报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