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讲适合高中) 求集合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小)值问题的方法通常有:类分法、构造法、反证法、一般问题特殊化、特殊问题一般化等.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一道题需要综合运用几种方法才能解决.下面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当我们对一个集合A的元素个数进行计数有困难时.如果我们发现另一个集合B和A可以建立一一映射,那么我们可以转而研究B集合的元素个数.本文讨论了如何应用对应原理来解排列组合题.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经过学习,学生应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集合作为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第一个重要内容,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许多内容,它是研究高中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各地高考都将集合作为考查学生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二元点集是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它一般都具有某种几何意义,求解这类题的策略是:在认准运算所涉及的各个集合中元素的几何意义后,将抽象的符号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和直观的图形语言,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图形分析的方法求解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集合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特别是当集合语言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结合时,更增大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感到困惑和不解,从而影响到问题的正确求解.下面就求解该类问题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例谈如下.1要注意认清集合中元素的特征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标准形式是(xx具有的属性),其中坚线前面的字母x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一般形式.在解答有关集合问题时,首先应搞清楚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性质,即集合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 例1已知集合A={xy=x2+2x-3},B={y y=x2+2x-3},则…  相似文献   

5.
集合中常会出现的错误问题: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性,解题时忽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不注意检验是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沟通知识与能力的桥梁.集合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高考的必备题.集合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是解决集合问题的灵魂,值得我们去挖掘和领悟.  相似文献   

7.
1.认清集合的元素 集合,由元素构成,认清元素,对于处理集合之间的关系及认识集合都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集合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每年高考必考的一个部分.这些题都有"突破口",解决的策略在于"分析元素".一、分析两集合的公共元素例1(2010年江苏高考题)设集合A={-1,1,3},B={a+2,a~2+4},A∩B={3}  相似文献   

9.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及无序性.确定性是指元素所具有的属性明确而不含糊,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元素只能属于某集合或不属于某集合,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彼此不相同(只能出现一次).无序性是指集合中的元素可以随便排列.集合中元素的三性很易理解,但准确应用及灵活掌握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10.
1.背景 集合是整座数学大厦的基石,也是步人数学王国的敲门砖,因而集合理所当然地成为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不过以往的集合考题主要以集合的概念、集合的表示法及集合的运算等内容为主,且一般为容易题,分布在前三题的位置,然而随着高考命题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有关集合考题的位置不断后移而成为各类题型的把关题或压轴题,同时也是高考命题创新的试验场,并且还加进了一些“竞赛数学”的元素,使得问题情境新颖,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集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往往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集合的概念、元素的性质及集合的运算等.课程标准对集合内容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在高考题中一般属于容易题,较易得分.但若对其中的易错点不加以重视,也可能出现不必要的丢分.下面结合具体例题剖析集合问题中的易错点.  相似文献   

12.
集合是数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认识集合,理解集合的内涵,是学好集合知识的基础,只有深入地认识了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才能正确解读集合,才能处理好与集合知识相关的问题.本文就高中数学中两类主要集合(数集和点集)进行探究,以求加深对集合的认识,提高分析解读集合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1.元素的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有互异性,在具体问题中容易被忽略.解题时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清楚互异性的判断(即一个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应该是不同的,相同的元素在构成集合时只能作为一个元素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两个、三个集合的并集中元素个数问题,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经常用到.如何求两个、三个集合的并集中元素的个数?又如何解答社会实际问题中的相关问题呢?这正是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这是组合的原始概念.联系排列的概念推导出组合数的公式,这是分析、解决组合问题的逻辑起点.然而,数学概念本身是发展的、联系的,它具有生动的各个侧面和层次.我们可以把组合的概念理解为这样一个模型:设集合A含有n个元素,求集合A的含有m个元素的子集的个数.也可以理解为另一个模型:方程模型,本由组合的原始概念推导出方程模型,进而把方程模型作为逻辑起点,解决一些应用问题,作为组合概念的丰富和发展.下面先给出一个方程模型.  相似文献   

16.
火眼金睛 指点迷津 (1)集合作为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础,是高考必考的知识点之一,在全国各类试卷中多为选择题出现.偶尔也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解不等式相结合,但是都是作为基础题出现,只要抓住集合的三大性质、注意集合表示方法或利用文氏图或数轴,就可以顺利过关.  相似文献   

17.
一、注意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集合中的元素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实数(数轴上的点)、有序实数对(坐标平面上的点)、直线、二次曲线等等.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是掌握集合概念的基本要求,是进行集合运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集合是高中数学首先接触的内容,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内容。集合是一个基本的数学概念,对于集合基本理论的分析和讨论是在19世纪开始的,集合看似是非常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其中也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函数方面的数学基础。集合有人理解为一堆数字的集合,但是集合中的内容也被称为元素,是需要数学思想进行划分的。基于此,本人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中集合子集个数创新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创新性探究。  相似文献   

19.
【考点分析】 集合与简易逻辑是高中数学的语言和工具.其中集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基础和212具;简易逻辑知识是学习数学的需要,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集合是高考必考内容,一元二次不等式、逻辑语言的理解及表述、充要条件也是高考常涉及到的知识点.该考点在2005年高考的命题趋势一般是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也有可能以大题形式出现,属中低档题。  相似文献   

20.
高考对集合问题的考查,都是以选择、填空等客观题形式出现,题虽小但解法灵活多样,对创新、交汇能力要求较高,笔者总结了解集合问题需要注意培养的几种能力,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