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相较于中国经济已取得的成就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显滞后,呈现出低增加值率的非典型特征。对OECD17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显示,影响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最显著的正面因素是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负面因素是高技术产业的R&D广度。而中国R&D强度远低于OECD国家,是中国高技术产业低增加值率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国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提高R&D强度,政府还需通过政策的指导作用,将有限的资金集中在一起,提高R&D投入的增加值效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入率和需求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制造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立足于制造业国内增加值效率,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低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中国高。为此,中国应借鉴美国高端产业经验,采取加大高端产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2,(5):42-43
处于优势地位的地区 近年来,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规模一直排在全国的前四位,已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发展基地.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低于普通制造业,因此有观点认为高技术产业是一个经济效益差的产业。文章在对增加值率指标和大量相关数据进行更深入分析基础上认为,上述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从销售利润率、人均利税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看,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出经济效益优于普通制造业。  相似文献   

5.
胡鞍钢  任皓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2):1355-1365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做出战略决策,国家制定"863计划",中国高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开始起步。在经历30年的成长期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性产业。高技术产业呈现出增加值高增长、就业高增长的态势,并在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产品出口额、出口增加值各方面都实现了对美国的追赶和超越。这主要得益于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与互补带动,表现为经济发展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生命周期趋势的一致性。此外,高技术产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起到了促进制造业高增长、改善经济结构、推动贸易发展转型、发挥技术溢出效应的作用。高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重要的支柱产业与新的增长引擎。展望未来,实现高技术产业由大变强,由多变优,由粗变精,由跟随变为引领,在质量创新等方面赶超美国。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值税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寄中  姜守涛 《预测》2002,21(1):10-12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近几年的一些数量指标的计算和比较,论证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目前具有增加值率低、固定资产相对比重不高、增值税的实际税负并不较其他产业为高等特点,说明我国若实行对高技术产业“消费型”增值税的政策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OECD-WTO联合发布的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核算的方法,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角度构建了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计算增加值贸易核算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内增加值贡献度、RCA指数和GVC参与指数,以及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GVC地位指数,更加准确地分析出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评估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专利开发与经济增加值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高技术产业尤为突出.分析专利开发与经济增加值的互动关系,以1995~2007年高技术产业各行业为对象,采用格兰杰检验方法验证两者的互动关系,进而采用DEA方法测量1998~2004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开发与经济增加值的互动效率,得出互动关系存在且互动效率逐年增长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4-2006年间中国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额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具有正相关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远远低于R&D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不畅与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性较大是导致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作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资源转化和市场化两个维度上的竞争实力及其演进态势。通过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资源转化能力仍然较弱,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增长,增加值率和利税率呈振荡下滑态势;市场化能力优势明显,产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国际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贸易竞争力和显示性比较优势不断提高,新产品竞争力振荡上升,部分产品质量与档次有所提升,绝大部分产品低价格竞争力仍得到维持。中国未来应推动高技术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源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吉林省也开始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本省的主导产业之一.到1998年底,全省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千余户,高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吉林省高新技术企业起步晚,资金实力单薄,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中国高技术产业时空分布,发现东部沿海高技术产业处于高度集聚状态.应用面板协整检验与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东部沿海高技术产业集聚度与集聚效益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考虑截面效应下,东部沿海高技术产业集聚度和集聚效益存在双向长期因果关系,但短期内集聚度对集聚效益因果关系不成立,显示集聚非经济迹象.典型地区研究表明,短期内广东和江苏高技术产业出现集聚非经济迹象,上海和山东集聚有效,而河北和海南集聚不足.  相似文献   

13.
增加值是反映高新技术产业“高产出”的重要指标,而增加值率作为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率,其大与小意味着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质量的优与劣.通过分析美国、日本、韩国三国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变化特点,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作用因素,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下降是客观规律使然,产业结构和产业创新能力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的关键因素,但产业革命和技术变革可提升增加值率,经济危机则相反.最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启示与建议,为我国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R&D资本存量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若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永续盘存法分别计算了全国及高技术产业在1996—2006年期间每年的RD资本存量,研究了从1996—2006年这11年中全国及高技术产业的RD资本存量与高技术产业若干指标(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专利申请项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全国及高技术产业的RD资本存量都与高技术产业的这些指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适当的范围内应加大全国及高技术产业的RD支出,以进一步增大RD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失衡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英  汤亚非  邹纲明 《现代情报》2010,30(8):157-162
通过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绩效数据的分析,其中包括:总产值、主营收入、增加值、新产品产值、利税和出口交货值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了解到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国区域分布,发现高技术产业集中我国的东部地区,而中部和西部在高技术领域处于明显劣势,严重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均衡发展。据此建议国家应该尽快调整高技术的产业结构,让高技术产业成果,带给中部和西部的人民一些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16.
华广敏  黄伟 《科研管理》2020,41(5):69-77
随着世界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成为发展趋势。本文首先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投入变化趋势,然后,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立足于国内增加值效率,分别分析了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及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影响,探讨二者互动的内生机制。结果表明,除极少数行业外,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相互中间投入基本处于上升趋势。中国高技术服务业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中国低端制造业除化工及医药制品业外,绝大多数低端制造业效率提高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产生增加值;中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等高端制造业效率不能有效带动其他行业产生增加值。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应以创新为主要内生动力,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摘要:当前,中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然而中国当前面临着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突出问题,服务业特别是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相对于制造业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业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产业效率不高。本文首先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运用感应力系数和影响力系数2个产业关联度指标,测算产业间的相互影响和波及程度,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均越来越强。然后,本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高技术服务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分析中国高技术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动态变迁,发现高技术服务业还不能有效促进制造业效率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中国应以创新为主要内生动力,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提高劳动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技术产业空间转移模式及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本文在探讨产业转移若干经典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高技术产业转移的特殊性,包括快速转移、涌浪转移、逆梯度转移、聚集现象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现象等五方面,并从模态形式的角度对中国高技术产业转移进行分类,将转移分为风浪型转移和涌浪型转移两大类,最后从技术转移过程和转移动力因素两个方面对高技术产业转移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过早去工业化问题。对此,基于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过早去工业化的阻滞作用及其机制。理论析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制造业投资和就业吸引力,阻滞过早去工业化:一方面通过促进制造业规模扩张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避免劳动力过度流入传统服务业即抑制逆库兹涅茨化;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虚拟经济过度发展,防止脱实向虚。进一步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4—2021年数据,以工业增加值占比作为去工业化的代理变量、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代表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运用带有倒“U”型曲线的调节效应检验模型,构造转移份额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解释变量为实体经济比重、被解释变量为二三产劳动生产率比值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发展能够使得工业比重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倒“U”型曲线转折点右移,并使得曲线变得更为平滑;高技术产业发展通过抑制经济脱实向虚和经济结构逆库兹涅茨化阻滞过早去工业化。  相似文献   

20.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对1994-2006年间中国R&D经费支出、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投资额与专利授权数、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以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具有正相关性,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远远低于R&D对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作用,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不畅与风险资本市场波动性较大是导致我国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作用不显著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